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深藏心底的美好回忆。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但是,时过境迁,人和物可能也会随之改变,对于自己而言“ 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存在 ”,而深藏在我心底的那个杂货铺,也已经成为“ 永远而恒定的过去式 ”了。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外婆家。那时乡下没有什么大超市,有的只是一间小小的杂货铺。
那时的杂货铺,备受老人和小孩的青睐。老人经常去买调料品,或者跟四十多岁的老板娘唠唠嗑;小孩子呢,经常手里攥着三五块钱,成群结队到那儿买零食,而我,就是这“ 大部队 ”中的“ 队长 ”。
还记得那时的几块钱能买好多吃的,而且还不重样儿,:五毛钱一袋的QQ糖,一块钱一碗的豆腐花两块钱一小袋的五香瓜子……“大采购”结束后,我们又一起排坐在桃树下,分享零食。你喝一勺我的姜糖豆腐花,我咬一口你的冰糖葫芦。而且这些东西还很消食,吃完这些还吃得下妈妈准备的饭菜。
慢慢的,我长大了,随爸妈到城里上学,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现在那个杂货铺也不在是以前的那个杂货铺了吧?听外婆说,现在的杂货铺变了一个样儿:那儿不再买零食了,多了许多蔬菜水果和土特产。老板娘也没时间和村里的老人唠嗑了。她忙着种菜、运水果和收购土特产,看店的有时是他的大女儿,有时是她的小儿子。
随着铺子里商品品种的增加,那个蓝色的铁皮小屋离我也越来越远。我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那个杂货铺了,我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时光了。那间小小的铺子,只能深藏在心底,在无聊时拿出来嗅一嗅,希望能嗅出一丁点童年的味道。
别了,那个深藏心底的杂货铺。别了,我亲爱的童年。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外婆家。那时乡下没有什么大超市,有的只是一间小小的杂货铺。
那时的杂货铺,备受老人和小孩的青睐。老人经常去买调料品,或者跟四十多岁的老板娘唠唠嗑;小孩子呢,经常手里攥着三五块钱,成群结队到那儿买零食,而我,就是这“ 大部队 ”中的“ 队长 ”。
还记得那时的几块钱能买好多吃的,而且还不重样儿,:五毛钱一袋的QQ糖,一块钱一碗的豆腐花两块钱一小袋的五香瓜子……“大采购”结束后,我们又一起排坐在桃树下,分享零食。你喝一勺我的姜糖豆腐花,我咬一口你的冰糖葫芦。而且这些东西还很消食,吃完这些还吃得下妈妈准备的饭菜。
慢慢的,我长大了,随爸妈到城里上学,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现在那个杂货铺也不在是以前的那个杂货铺了吧?听外婆说,现在的杂货铺变了一个样儿:那儿不再买零食了,多了许多蔬菜水果和土特产。老板娘也没时间和村里的老人唠嗑了。她忙着种菜、运水果和收购土特产,看店的有时是他的大女儿,有时是她的小儿子。
随着铺子里商品品种的增加,那个蓝色的铁皮小屋离我也越来越远。我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那个杂货铺了,我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时光了。那间小小的铺子,只能深藏在心底,在无聊时拿出来嗅一嗅,希望能嗅出一丁点童年的味道。
别了,那个深藏心底的杂货铺。别了,我亲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