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有一株大树,岸上,有一个小孩。一个孩子和一棵大树相依为命,当孩子玩累了,就倒在树边休息,玩渴了,玩饿了,就上树摘些果子吃,孩子累了,大树给他树干依靠;孩子热了,大树用枝叶给孩子遮荫.就这样,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很长一段快乐的时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孩开始愁眉苦脸。于是大树问他:“你为什么不快乐?”小孩说:“我不快乐,是我想到别处走走,可我没有钱。”大树想了想,就对小孩说:“我也没有钱,可我的树上有很多果子,你可以摘下来卖些钱。”于是小孩就上树摘下了大树的所有果子,卖了钱,出发到了别处。大树很寂寞,常常想着小孩。
又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小孩回到了大树身边。他长大了,可是依然不快乐。于是大树又问他:“你为什么不快乐?”小孩说:“我不快乐,是因为我想安定下来,可是我没有房子。”
大树想了想,对小孩说:“我也没有房子,可是我的树上有许多枝叶,你可以折下来,盖间房子。”于是小孩就上树折下了大树的所有枝叶,找了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盖了间房子,安定下了。大树很寂寞,它依旧常常想着小孩。
又过了很长时间,小孩再次回到了大树身边,他已经长成一个青年,可是还是不快乐。于是大树又问他:“你为什么不快乐?”小孩说:“我不快乐,是因为我太无聊了,我想出海游历一番,可是我没有船。”大树想了想,就对小孩说:“我也没有船,可是我的树干又粗又大,你可以伐去做条船。”这时候,孩子发现如果连树干都没有了,大树就不能称为树了。大树告诉孩子:“没关系,我还有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 于是小孩就用斧子伐下大树的树干,做了艘船,出海游历去了。大树更加寂寞,它牵挂着小孩。
很久很久以后,小孩终于回来了,当孩子再回到大树身边时,已经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了。大树对他说:“现在我已经没有果实给你吃,没有枝条给你遮荫,没有树干让你依靠了。我只剩下一个圆圆的小凳子。”孩子很难过,很内疚,问大树可以为它做些什么。大树笑了:“你可以坐到我身上来,把你的经历讲给我听。”已经为成老人的孩子又坐在大树身上,把自己的经历慢慢地告诉大树,大树听得很专心,也很快乐。
小孩对大树很残忍。可是,这正是我们对待父母的态度。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本能,可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却叫做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