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啾咪,還是愛咋?--製作日誌Part.3】
自從建國百年的《狂魂》開始,
一心每年都會給自己一張新的考卷,
不論是東西方文學的改編、
現代劇場導演手法的挑戰、
甚或是不同劇種間的融合。
雖然觀眾們及學者老師們所給予的肯定,
鼓舞了我們的信心、堅定了我們的方向,
但我們從不因此自滿,
一次次的歸零,尋找著新的突破。
今年,是一心第一次,也是歌仔戲第一次,
迎來了一位外國導演!
無論是對當代戲曲的想像、
東西方劇場美學的調和、
演出型態的重塑...
從最基本的溝通開始,
每天都在「打破又重建」的激盪裡,
重新發現歌仔戲的可能。
可是,加入的跨界因子越多
我們越明白,戲曲「唱念做打」的根本,不能失去。
這幾年從唱腔的訓練、到身段的基本功培訓,
從新入團的演員、到當家雙小生,
都在70歲團長的「棍下」,揮汗鍛鍊。
「要學別人的東西,先顧好自己的功夫!」
《啾咪!愛咋》最終會呈現什麼樣的風貌呢?
其實一切都還在探索中,
9/15~17,帶著解謎的心,
一起來中山堂,便知分曉!
#早鳥75折倒數12天
#還不下手機會沒有
#更多活動及介紹請看:http://www.taipeifestival.org/FilmContent.aspx?ID=8
#啾咪愛咋
#臺北藝術節

自從建國百年的《狂魂》開始,
一心每年都會給自己一張新的考卷,
不論是東西方文學的改編、
現代劇場導演手法的挑戰、
甚或是不同劇種間的融合。
雖然觀眾們及學者老師們所給予的肯定,
鼓舞了我們的信心、堅定了我們的方向,
但我們從不因此自滿,
一次次的歸零,尋找著新的突破。
今年,是一心第一次,也是歌仔戲第一次,
迎來了一位外國導演!
無論是對當代戲曲的想像、
東西方劇場美學的調和、
演出型態的重塑...
從最基本的溝通開始,
每天都在「打破又重建」的激盪裡,
重新發現歌仔戲的可能。
可是,加入的跨界因子越多
我們越明白,戲曲「唱念做打」的根本,不能失去。
這幾年從唱腔的訓練、到身段的基本功培訓,
從新入團的演員、到當家雙小生,
都在70歲團長的「棍下」,揮汗鍛鍊。
「要學別人的東西,先顧好自己的功夫!」
《啾咪!愛咋》最終會呈現什麼樣的風貌呢?
其實一切都還在探索中,
9/15~17,帶著解謎的心,
一起來中山堂,便知分曉!
#早鳥75折倒數12天
#還不下手機會沒有
#更多活動及介紹請看:http://www.taipeifestival.org/FilmContent.aspx?ID=8
#啾咪愛咋
#臺北藝術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