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自幼喜爱京剧.曾受专业演员传授演唱技艺.成年后.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平常为演员和剧团编写剧本.已有剧本结集出版发行.常听他谈起迟世恭.赞不绝口.现将家父谈迟世恭的文章.全文照发如下.....
.........上世纪的1954年.我尚在童稚阶段.有幸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几场由周信芳院长带团的上京和上海新民京剧团联合赴渝演出.其中的一场演出.给我印象颇深.六十余年来.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记得那是一个午场的演出.剧目为---四郎探母.演员是迟世恭.张南云.金素雯.來看演出之先.虽也接受过本地赫赫有名的厉家班的京剧启蒙.但在看过本场演出之后.竟自产生了此为天籁之音.天人化境的艺术享受之叹.可见这些艺术家的实力.有多深厚.
印象中迟世恭之好.首在其嗓音.当时的我.尚无流派的明确观念.只觉得其嗓音高处穿云裂帛.不干不燥.低平处流畅自然.声声悦耳.情深意切.字字动人.清亮时.如晨啼鸟雀.婉啭流丽.圆润如流动珠翠.熠熠生辉.总之听觉上感受惠及终身.张南云的铁镜公主.除了嗓子一流.匹敌于迟外.在表演上也大可称道.那种辽国公主的大方.大气.全无小儿女的扭捏作态.一上场便不同凡响.仿佛带來了滿台艳丽的阳光.绚烂的鲜花.夫妻的缠绵.恋情.关心.体贴.尽展无遗.特别是那一口娇滴滴.脆生生的念白.把表演推上了最高境界........
事情过去了六十余年了.现在虽常看各种演出.但象当年的那种感受.确并不多见了.............
.........上世纪的1954年.我尚在童稚阶段.有幸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几场由周信芳院长带团的上京和上海新民京剧团联合赴渝演出.其中的一场演出.给我印象颇深.六十余年来.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记得那是一个午场的演出.剧目为---四郎探母.演员是迟世恭.张南云.金素雯.來看演出之先.虽也接受过本地赫赫有名的厉家班的京剧启蒙.但在看过本场演出之后.竟自产生了此为天籁之音.天人化境的艺术享受之叹.可见这些艺术家的实力.有多深厚.
印象中迟世恭之好.首在其嗓音.当时的我.尚无流派的明确观念.只觉得其嗓音高处穿云裂帛.不干不燥.低平处流畅自然.声声悦耳.情深意切.字字动人.清亮时.如晨啼鸟雀.婉啭流丽.圆润如流动珠翠.熠熠生辉.总之听觉上感受惠及终身.张南云的铁镜公主.除了嗓子一流.匹敌于迟外.在表演上也大可称道.那种辽国公主的大方.大气.全无小儿女的扭捏作态.一上场便不同凡响.仿佛带來了滿台艳丽的阳光.绚烂的鲜花.夫妻的缠绵.恋情.关心.体贴.尽展无遗.特别是那一口娇滴滴.脆生生的念白.把表演推上了最高境界........
事情过去了六十余年了.现在虽常看各种演出.但象当年的那种感受.确并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