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厨房……最近,一股“共享”的旋风迅速席卷全国。各种五花八门的“共享xx”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衣食住行娱各个方面无孔不入。作为青年的聚集地,大学校园也开始追逐这股“共享风”。
五花八门的校园式“共享”
今年6月,西南民族大学将学校50间暑期闲置的宿舍,重新设计一番,打造成了民俗风的“共享宿舍”,供来成都旅游的背包客和暑期在成都实习的大学生使用。
近日,由湖北大学大四学生杨海北创办的“共享厨房”也大热起来。只需交10元的器材使用费,便可以约上小伙伴,拎着自己购买的食材,在共享厨房里享受大家做出来的家乡美味了。共享厨房开张近3个月,目前每个月基本上都有百余人预约使用。
事实上,校园里的共享经济往往让人感到“脑洞大开”。在浙江嘉兴学院梁林校区的共享篮球柜,用微信扫码就能取球,押金29元,玩半小时1.5元。在武汉市一些高校,出现了共享洗衣机,将脏衣服丢进洗衣机,扫码,下单,整个过程完全通过手机操作实现。而湖南大学一群大学生创业团队,则在校园内运营“共享饮水”项目。
面对校园共享热,网友纷纷提出疑问:可以共享教育吗?
切勿单纯的以为这是网友的玩笑话,这也给教育从业者们带来思考:共享教育可行吗?
共享教育还会远吗?



五花八门的校园式“共享”
今年6月,西南民族大学将学校50间暑期闲置的宿舍,重新设计一番,打造成了民俗风的“共享宿舍”,供来成都旅游的背包客和暑期在成都实习的大学生使用。
近日,由湖北大学大四学生杨海北创办的“共享厨房”也大热起来。只需交10元的器材使用费,便可以约上小伙伴,拎着自己购买的食材,在共享厨房里享受大家做出来的家乡美味了。共享厨房开张近3个月,目前每个月基本上都有百余人预约使用。
事实上,校园里的共享经济往往让人感到“脑洞大开”。在浙江嘉兴学院梁林校区的共享篮球柜,用微信扫码就能取球,押金29元,玩半小时1.5元。在武汉市一些高校,出现了共享洗衣机,将脏衣服丢进洗衣机,扫码,下单,整个过程完全通过手机操作实现。而湖南大学一群大学生创业团队,则在校园内运营“共享饮水”项目。
面对校园共享热,网友纷纷提出疑问:可以共享教育吗?
切勿单纯的以为这是网友的玩笑话,这也给教育从业者们带来思考:共享教育可行吗?
共享教育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