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传吧 关注:12,109贴子:263,117
  • 44回复贴,共1

写辛宪英心想弃曹投司马太可惜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辛宪英是我最喜爱的三国人物top5,很开心今年三国杀和三国无双都出了,都很赞,但维传对辛宪英第一次登场(也是最重要的一次),R大最末添的一段,我觉得太可惜了:

上句说的是“尽忠职守是人生最大的道义”,到心理活动却成了投机,大义成了保全的手段,我看到这心理会咯噔一下。
R大想写辛宪英会做保全辛家的决定,这是根据辛家情况很合理的推测,何况辛宪英传记里种种神预言有没有晋人添油加醋也是很可疑的,但我觉得这段堪称维传精神标杆的剧情被写成这样太可惜了。
稍后详细解释


IP属地:上海1楼2018-02-12 20:18回复
    姜维最感染人的事迹肯定是“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出身降将、皇帝不信任、已经在剑门恪尽职守的姜维为什么要冒着让成都重陷战火、百姓遭殃的风险,去尝试百分之一希望的复国大计,这种不符合功利主义(最多人的最大快乐)或享乐主义(自身感受的最大快乐)的决定是需要被解释的。
    在我眼里,做出超越功利的决定,只会源于1.执行父母、恩师的志愿;2.尽自己工作的本分,这基本也是古代社会推崇的价值观,维传对此表现得很漂亮。
    如果说“恪尽职守”是维传表现的核心精神,那么辛宪英劝弟刚巧就是魏国里的代表(吴国那边是于诠死节),这些都是姜维最终决定的伏线,被聚焦的事件点,处理成这样不太好。
    有时间我再写写此事史料选取的分析


    IP属地:上海2楼2018-02-12 20:51
    回复
      2025-11-22 01:49: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诸葛亮遇到相同的事,我能肯定他不会像姜维这样做。因为诸葛亮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职守是为苍生计,而姜维是将军,将军的职守是国家不亡于己手


      IP属地:上海3楼2018-02-12 20:54
      回复
        情感充沛,但是略嫌小家子气。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2-12 22:02
        收起回复
          还是填完坑。。
          辛宪英的故事来自于她外孙给她写的传记。之后裴注引用,《晋书》基本抄过去,但略删改,《三国演义》翻译成白话,略删改,《姜维传》继承,加“辛敞乖乖”
          这层楼放些竖版截图,我下层楼解释
          《三国志》


          《晋书》

          《三国演义》

          《姜维传》



          IP属地:上海5楼2018-02-12 22:48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上海7楼2018-02-12 23:23
            回复
              古代士族不都这样吗,像丞相,姜维那样的才是少数人,作者这样写是因为作者是这样设计的角色,谁也不知道历史上辛宪英真实想法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2-12 23:38
              收起回复
                几版剧情基本相同,但细节上,我以为演义最好,也最让人容易接受。
                首先各版都挑明,辛敞问的是太傅所为是否不利国家。辛宪英倾向于太傅只想诛曹爽(诛杀是不需讨论的,曹爽倒弄不清楚形势)。如果只单纯争权杀曹爽,不篡位,这事没问题。演义没有通过辛宪英口述曹爽辣鸡,意思政争无所谓利不利于国家。
                这个故事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辛宪英明了曹爽必败,仍然劝他老弟恪尽职守。也就是平行了维传的重头戏:不利个人、国家,也忠心事主;不利百姓,也执意复国。能做出超越功利的决定,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人的尊严。
                中古时代人身依附关系比较暴力,原因也是荣华富贵基本是老师、主官给的,而不是通过科举国家给的,门生故吏背主就是不义(比如前面桓范出城的剧情)。《晋书》版没有中间的让步段,直接上“为人任,为人死”,显得应该不顾天下而保全坏人。到了老罗那,可能觉得这样太暴力的,不符合明清读书人该以天下先的主流价值观,删了曹爽当政不利国家,和“为人任,为人死”,一点点的删减,写成了现代人很容易接受的经典故事。
                仔细看演义版辛宪英劝弟的逻辑,这段剧情我一直以为该是整个维传的点睛之笔,可惜R大给辛宪英加了权衡利弊的心理活动


                IP属地:上海9楼2018-02-12 23:56
                收起回复
                  2025-11-22 01:43: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边还有辛宪英劝儿子的剧情呢,聪慧洞察识时务,可惜了王元姬和辛宪英都不是可选人物。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2-13 01:44
                  回复
                    我倒是觉得这一段的描写里辛宪英弃曹投司马以保全家族才是目的。
                    而劝自己的弟弟追随曹爽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
                    因为司马懿对曹爽的一般追随者并没有追究责任的兴趣,所以弟弟去投奔司马懿不会带来什么危险。
                    而追随旧主的行为能够把自己的节操展示给司马懿看,毕竟即便是阴谋高手如司马懿,也会喜欢手下都是有节操的忠义人士——谁会愿意收一堆随时可能恶犬弑主的混沌恶做手下啊。
                    这便是R姐这一段的逻辑。
                    至于与演义和三国志是否符合......世界观都不一样,爱符合不符合吧。


                    12楼2018-02-13 02:29
                    收起回复
                      想得太简单也太理想,全忠全孝、恩仇两讫之类的好事,不只是看品格看能力的,也要看老天给不给你这个机会(际遇)。人当然可以选择,但同时也必须做好舍弃的觉悟,舍不了,那姜维在骨肉分离、方寸大乱的时候就已经崩溃了,所以不要用常人的幻想来审视历史名人的事迹。名留青史,受伤是常事,全须全尾那得是老天爷开恩,没让他(她)遇到啥太糟心的事。
                      从后来的角度看,那高平陵政变是乾坤易手的转折点,但最初它是作为一场内部矛盾整肃来进行的,甚至于曹爽本人都没有放手一搏的想法;或许有人察觉到了微妙之处,但那又能怎么样呢?曹爽不主动,司马懿便掌握了全部的主动,旁人还能怎么样?该干啥干啥喽(所谓职分)。要尽忠什么的,内部矛盾敌人何来?保全家族利益才是实实在在的事情,那些空泛的理念只是现代人的一厢情愿,你要真心喜欢这个人物,就不要强加给她不必要的道德负担,她的责任,就到这儿了。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02-13 12:41
                      收起回复
                        只是不符合你心中的形象而已 即便看资料也看不出辛宪英哪里忠义了 她所做的一切也确实是为了自家利益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2-13 21:30
                        回复
                          你心中的辛宪英形象才是正确?你谁呀?从三国时代穿越过来的?
                          我觉得游戏中这描写很合理,辛家就是这种人。


                          IP属地:中国香港17楼2018-02-15 10:42
                          回复
                            像王经和姜维那样深明大义的母亲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母亲还是像辛宪英一样想着保全自己儿子的性命,所以我觉得这也不算毁人设,反而更贴近于母性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8-02-16 15: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