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1日漏签0天
襄阳吧 关注:686,065贴子:4,768,891
  • 看贴

  • 团购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襄阳吧
>0< 加载中...

躬耕地 南阳襄阳之争的形成和演变史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优雅儒商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诸葛大名垂宇宙,卧龙胜迹天下扬。关于诸葛亮隐居躬耕地、刘备三顾茅庐地,引发了南阳、襄阳两地旷日持久的论争,几乎是家喻户晓,国人皆知。清代名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本意是平息争端,息事宁人,结果更引发一波又一波口舌之争,堪称文史学界一大“奇观”。
一、有关诸葛亮躬耕受三顾地所在的最初记述是在蜀汉建兴5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在汉中出师伐魏时给后主刘禅所上的奏章《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作为诸葛亮本人自陈,其真实性不容置疑。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此未提出任何异议。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镇南将军刘弘驻节宛,李兴为之撰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沔”指汉水,“沔之阳”,即指汉水以北,刘弘在沔之北的南阳举行祭祀诸葛亮活动。这段记载与诸葛亮本人所述的躬耕受三顾地是一致的。
东汉末年,宛县和襄阳分属南阳郡和南郡,以汉水为界,伏牛山之南、汉水之阳(北)为南阳,汉水之阴(南)为南郡。其中南阳郡治为宛,下辖包括郡治宛共37县,人口240万,为天下第一大郡。南郡郡治在江陵,下辖包括襄阳共18县。因此,有学者所谓“今襄阳隆中东汉时属邓,邓亦南阳郡一辖县”,甚至还有人主张“襄阳在东汉时属于南阳郡”,来试图解释躬耕于“南阳”即躬耕于“襄阳”,实属缺乏历史地理常识之谈,不值一驳。
二、东晋时期,王隐、习凿齿称隆中有诸葛亮“故宅”和隆中隶属南阳郡邓县。但这记述又与古代文献中对秦汉时期南阳郡与南郡之间界标的记载明显不符。东汉时,“南阳”是郡名,又是郡治宛县的代称。因此,诸葛亮自述躬耕之地“南阳”,既可谓南阳郡,亦可称宛县。东晋时涉及到与诸葛亮躬耕受三顾处有关的文献是王隐的《蜀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诸葛亮与隆中联系在一起的记载,但该文没有说明隆中的具体方位。此地的“隆山”,显然是在汉水以北。据《水经注》记载:比水出湖阳东隆山。史志记载唐河桐寨铺亦有“诸葛庄田”。所以王隐此处所称“隆山”,即宛东湖阳镇隆山,今称“廖山”,而不是后人附会的汉水之南所谓“隆中山”。
  在王隐撰《蜀记》后约二十余年,襄阳人习凿齿在其所著《汉晋春秋》一书中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此语既明确了隆中方位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又指明隆中归属为南阳郡邓县所辖。虽然这句话只言隆中为亮“家”,未指明即亮当年躬耕受三顾处,但后世一些学者常将此言作为亮“躬耕于南阳”的注解,争论也由此而始。
三、南北朝时期,不断有记载襄阳隆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献,但由于漏洞百出,使人难以信服。刘宋元嘉14年(公元437年),盛弘之《荆州记》中载:“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梁武帝普通4年至中大通2年(公元523年至公元530年),鲍至《南雍州记》中载:“隆中有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以上诸史料包括习凿齿《汉晋春秋》在内,只言襄阳隆中有亮“故宅”、“家”,而将“故宅”、“家”指明即“孔明躬耕受三顾处”者,则为郦道元的《水经注》:“‘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自此始,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说正式形成。遗憾的是,郦道元虽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但在当时作为北魏官员,随意踏上南朝领地实地踏勘并非易事,所以对于汉水以南包括襄阳等地南朝水域地理的记述,还需更多借用前人史料。上述对诸葛亮宅的记述显然是以王隐的《晋书》、《蜀记》和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等作为依据,导致此处破绽洞开,出现多处明显错误,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这一时期,也有人为了调和隆中在东汉时究竟属南郡或是属南阳郡这一关键问题,曾绞尽脑汁进行过一些设想,如刘宋时刘敬叔在《艺苑》中说:“南阳是襄阳虚名,非南阳郡也。”由于这是一种无视史实的随意发挥,故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但可笑的是,历经1600多年后,此类奇论再现。2002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科书《语文》节选古文《出师表》中,对“躬耕于南阳”的解释是:“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如此简单无脑、颠覆常识、罔顾事实的荒谬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遭到社会的口诛笔伐也是必然。
四、唐宋时期,南阳诸葛庐、南阳诸葛亮已是名扬天下,大量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受三顾于南阳。唐代众多诗文留下“躬耕南阳”的记述。尤其是最为景仰诸葛亮的唐代诗人李白,曾于开元年间先后遨游过襄阳和南阳,写下多篇涉及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名人及典故的诗文。而凡是在襄阳的作品中只字未提诸葛亮,而在《南都行》、《留别王司马嵩》、《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等有关南阳的诗作中,多次明确提到诸葛亮。
  宋人坚持诸葛躬耕南阳说,并对襄阳隆中与诸葛亮的关系作了解释。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初,琅琊人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彻底否定了习凿齿、郦道元的隆中属南阳说,视隆中为诸葛亮“寓居地”。南阳说的愈发巩固,也使南阳武侯祠的规模不断扩大,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岳飞过南阳谒武侯时手书武侯出师二表跋文中的“细观壁间昔贤所赞文辞赋及先生祠前石刻二表”诸文字可知,当时的南阳武侯祠已颇具规模。
五、元代,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大量咏赞南阳卧龙岗和襄阳隆中的诗赋,国家严肃的历史地理书籍依然持诸葛草庐南阳说,如《大元一统志》在卷三河南江北行省《古迹》中载:“卧龙岗在南阳县境,诸葛孔明躬耕之地。”
六、明代,南阳说得到进一步巩固,官修史书称襄阳隆中为孔明“尝隐”之地,襄阳地方志承认隆中汉代不属南阳郡。
七、进入清代,对诸葛草庐所在地众说纷纭:有持明代学者观点的,有持两说共存的,也有持宛襄两地都为后人附会说的。
八、民国时期,学者卢弼在20年代所写的《三国志集解》中持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这对后来辞书中有关辞条的编写影响很大。
九、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侧重于重大理论研究,对于诸葛草庐所在地问题未予较多关注。1987年国家邮电部决定发行“三顾茅庐”邮票,“三顾”事件发生于何处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并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学术之争,由邮票引发的南襄两地“草庐”之争等一系列问题在全国彻底公开化。最终国家邮票发行部门决定《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第二组首发仪式南、襄两地均可自办。
十、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史界有关“茅庐”归属问题讨论愈发日火热,两说交锋激烈。
1990年,史学家谭其骧引用习凿齿《汉晋春秋》,“正史不可全信、野史不可全不信”,认为襄阳是躬耕地。
1991年4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在郑州联合举办了“诸葛亮学术讨论会”,京、津、川、鲁、鄂、豫等地专家学者就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公开发表一致意见:历史文献关于躬耕地问题的记载是不一致的;记载简略歧异是人们争论的主要原因;东汉时,汉水之南为南郡,汉水之北为南阳郡,因此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南阳”是不包括今襄樊隆中的;从当时两地的政治形势,诸葛亮、刘备与荆州刘表的关系及诸葛亮的迁徙路线分析论证,诸葛亮只能在汉水之北躬耕、刘备也只能在汉水之北三顾茅庐。
  1991年3月,襄樊方面将近年来有关持襄阳说者的论文集结成册,书名《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由川大教授缪钺题写,武大教授唐长孺作序,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2年8月,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将“郑州会议”论文及有关“南阳说”文章汇集成书,书名《诸葛亮躬耕地新考》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陕西师大教授史念海作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5年5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又将持南阳说者有关“草庐对”的研究文章汇集出版,书名《草庐对研究新编》及序言仍为赵朴初和史念海题写。
十一、2003年7月18,襄樊日报刊发“《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对襄樊政府强力公关人教社、介入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做了全面详细报道,引起南阳方面轩然大波,这种“不打自招”、“自曝家丑”的行为引发全国热议。教科书事件后,人教社迫于舆论压力,把“南阳”的注释修改为:“南阳,地名,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但其明显倾向襄阳说的解释依然备受诟病。而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对“南阳”一词的注释为“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同一地名,两版教科书不同解释,让教师哭笑不得,学生无所适从。
十二、2009年前后,在襄樊决策层频繁更迭,主政者通过各种场合发出“打好三国文化牌”的声音,2010年11月26日,湖北省襄樊市终于更名为襄阳市;2011年3月,湖北襄樊学院开办“孔明学院”,设立“诸葛亮班”。在此之前,古隆中景区附近的泥咀镇在2003年更名为卧龙镇。
十三、2010年,由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新《三国》热播,剧中徐庶告诉刘备“襄阳城外三十里,有一片山野,名叫隆中,住着一位当代奇才……此人姓诸葛,字孔明,因为住于卧龙岗上,所以号卧龙”。
十四、2013年5月27日,《光明日报》国学版整版刊发长文《汉之南都时势英雄》,刊载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王子今等各界文化名人观点,从历史记载、实物资料和逻辑推理分析论证,认为今日之南阳,无疑就是诸葛亮躬耕地、刘备三顾茅庐的“南阳”。此文一经刊发,立即在两地引发热议。
近10年来,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由专业学术团体论证向民间和网络蔓延,天涯论坛、大河论坛、中部网等网络论坛以及新媒体围绕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论争烽烟再起,两地论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请您发表一下对南阳襄阳诸葛亮之争的看法!


  • 优雅儒商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纯粹是讨论,欢迎大家文明参与!


2025-08-01 05:05: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我才三岁吖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诸葛亮是山东的 没啥争论的 此贴终结


  • 优雅儒商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诸葛亮的躬耕地,不是出生地


  • w8888491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没什么好高兴的 事实就是如此~~
历史上诸葛亮躬耕襄阳无可争议 不然哪来的隆中对一说??难道你们谁听说过南阳对?卧龙对?
再者 东汉末年那种诸侯乱世 如何解释诸葛亮的交友圈 亲属圈全是襄阳人士? 襄阳南阳间隔一百多公里 即使现在开车 不走高速也得快两个小时 何况那时候只能骑马 路况和现在还没得比~
如果诸葛亮在南阳 那他怎么拜师水镜先生?
黄承彦会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南阳去 曹操的地盘? 知道黄承彦是刘表的亲戚么?不怕女儿被绑了人质?
徐庶 石韬 孟建 这些朋友怎么和他天天聚会? 骑马都要跑几个小时 还不考虑马累死的情况~~
再者 宛城当时可是被曹操占据的 刘备还会跑去曹操的地盘见诸葛亮 送人头么?
所以 从历史书籍和诸侯关系 占领区事实角度来考虑 诸葛亮也绝对不会在南阳~~


  • w8888491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者 从之后两地的政府宣传中看 南阳在以前一直是认可诸葛亮躬耕襄阳这一说法的
以前看到过南阳市委宣传部 出版社 出版的书籍 明确说明了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 包括网友发的以前的南阳卧龙岗旅游门票 也明确写着南阳躬耕地在襄阳 南阳卧龙岗是后人建的纪念地~这些都是南阳政府宣传部自己认可的东西~~
这两年南阳争诸葛亮的躬耕地 无非就是为了照顾噱头 拉动旅游业而已~~
最后 最权威的国家历史考证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对南阳和襄阳的评价 南阳是武侯祠 襄阳是隆中诸葛亮故居
祠堂和故居的区别 只要不是文盲应该都能分辨出来
祠堂是纪念 怀念的地方 故居是以前住的地方
还有那些不识字的文盲 要争辩的?


  • w8888491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优雅儒商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诸葛亮为何躬耕南阳
  王震中(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从南阳历史沿革及南阳在历史上的地位上来分析一下诸葛亮选择在南阳定居的原因。南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杰地灵,自然风光与文化交融在一起,留下许多文化资源,在全国都是独特的。
  南阳建郡始于战国后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南阳郡,郡治在宛,就是今天的南阳市,这点已非常明确。南阳为什么称为南阳,也很明确。古代命名地名的传统是水之北、山之南为阳。山指南山,即今天的伏牛山;水指汉水。南阳位于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因此称南阳。当时南阳郡与南郡划分时,是以汉水为界,汉水之北称南阳郡,汉水之南称为南郡,在历史上很明确。因此,历史上南阳的地理沿革很清楚。
  秦汉时期南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都说到南阳“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南阳是天下名都,宛就是南阳郡治所在地,即现在的南阳市。战国、秦汉时,南阳的军事、政治地位非常突出。汉代南阳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光武帝的“帝乡”,地位仅次于洛阳,政治上具有特殊地位。春秋战国时,南阳就是楚国最著名的冶铁中心,《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代魏,迁孔氏于南阳,大鼓铸,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战国至秦汉时,宛是冶铁和手工业重要基地,《盐铁论》说宛是“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一,有全国最大的冶铁遗址。因此,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南阳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文化上,南阳汉画像石是全国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规模最大。汉画反映出南阳当时的经济发达和贵族云集的程度,更加证明了南阳汉文化的灿烂和独特。由于南阳有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才产生出范蠡、张仲景、张衡等历史名人,才吸引诸葛亮到南阳躬耕。


2025-08-01 04:5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w8888491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事实无可争辩 多说无益~~~


  • 消磨时间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百度一下 自己找找 很多这样的帖子 不用在发第二次了 感觉像来找茬的


  • 昧惑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是南阳人魔怔了,而是外界人只认出师表,他们的逻辑就是如果不是南阳,那么诸葛亮是啥子嘛


  • 蓝格子围巾6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闲里**!赶紧挣钱吧,襄阳房价一直涨,南阳好多人都来襄阳买房了


  • 别说你难没难过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南阳卧龙岗我去过,里面文物假的一比


  • 撸断肠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诸葛亮生于哪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诸葛亮的人际关系集中在襄阳,在襄阳组建的家庭,在襄阳接受的教育,同时也在襄阳生活,并且在襄阳走向仕途,就好比李嘉诚,生于潮州,祖籍福建,但更多人认为他是香港人,因为香港让他有了成为亚洲首富的机遇,让他走向巅峰。所以生于哪里未必重要,哪里成就你才最重要。


2025-08-01 04:53: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毛丶先生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谁知道是哪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襄阳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