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暑假,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水里泡着,甚至睡觉前都要去凉爽一下。忘了暑假作业,就是玩啊疯啊,等到剩几天开学了,一个个的就傻眼了,那是以光速做作业呀,那时候的我们也没那么多心眼,老师也极其负责,作业做不完是真惩罚,都怕丢脸呀。记得二年级吧,我就有一次偷懒了,作业没写,老师挨个检查,我说忘家了,老师说你给我回去取去,我没词了,跟那些没写作业的站后面一排,永世难忘,从此后再不偷懒耍滑,成绩从此一路高歌猛进,一度霸占年级组第一好长时间,结果到了初中,由于各种原因吧,当时家庭条件极差,又加上青春期敏感的自尊心,成绩一直在下滑,居然发展到一上代数几何物理课就完全听不懂,最高纪录数学考了9分,我的青春期呀!
扯远了。九月开学,每次第一天开学都是除草。然后再有几天,我们家乡最重要的日子就到了,那就是,摘梨。经过了一个春天,一个夏天,中秋前后,梨就成熟了,那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起码当年是。成熟的梨,沉甸甸的挂在枝头,随手摘一个,水分十足,有甜的白梨,酸的花梨,厚皮的安梨,看吧,漫山遍野,棵棵梨树就是巨大的果园,成熟的梨的芬芳,和那秋高气爽,在告诉人们,赶快摘梨吧,把这大半年的收获带回家吧!同样的,摘梨时我们依然有农忙假,家家户户都忙着摘梨,各种三轮车,马车,不停。车上都载着梨包,用柞树叶编织的苫子絮在梨包里,怕硌坏了水灵灵的梨。还有好多小梨笼子,方便高处摘梨上下运送。这时候的山坡上,平地里,都是农民们的欢声笑语,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梨树多的人家,都是天不亮就出门,天黑透 了才回家,即便这样,有的人家也要好几天才能摘完自己家的梨。等到这一工程告一段落,秋也逐渐深了,梨树叶纷纷落下,大人们开始搂叶子。靠山吃山,冬天的烧炕柴就是这些梨树叶,每家都有一个叶栏子,搂回来的叶子存放其中,冬天下雪也不怕被打湿。我们有时候放学回家,也会背起一个花篓,拿上竹耙,去山上帮大人搂叶子,梨树叶冬天暖炕,还不压灰,比杨树叶好烧。赶在下雪前多存一些,冬天就可以保证每天热炕头了。
雪花飘起来,冬天就真来了。上学的时候,远处的同学刚进教室,睫毛都是白色的,那时候天真冷啊。手冻得发吗,要缓好久才能写字。不明白的是,小学时教室都是太阳能蓄热板的,不需要暖气,更别说炉子。到了中学,那么大的教室就一个炉子,冻得哆嗦,还要从家里带烧柴。不过炉子也有好处,可以热饭。有带饭的同学,中午就把饭盒放在炉子上,结果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女生带的盐豆粒,被闻到味儿的两个男生给偷吃了,哈哈,现在想起来还能笑出声。快放寒假的时候,最冷的时节,我们就开始蒸饽饽,就是粘豆包。记得工程也很浩大,要提前准备各种面,各种豆类,再磨面,烀豆馅儿,和面,发面,发面的大缸要搬到炕头上,第二天请来左邻右舍的帮忙,女人们坐在炕上做饽饽,男人们一锅一锅蒸,火候和时间都要把握好,否则出锅后有的会有蜂窝眼,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为啥,反正不影响吃。在大人们做饽饽的时候,小孩子会偷偷地抓一把红豆馅儿塞嘴里,因为红豆是加了糖的。那时候的我们零食少的可怜,觉得甜甜的豆馅儿真是美味无比,呵呵。大人们忙,不管你偷吃不偷吃,忙着填火,揭锅,摆饽饽。而我们,抢着给刚出锅的饽饽点红花,红色的颜料,用细细秸秆绑成的花朵形状,蘸着往刚出锅一会儿的饽饽上点,觉得其乐无穷,争抢着不肯相让,真怀念。
那时候的冬天,冷得嘎嘎的,我们穿的大棉袄,二棉裤,厚厚的,都是妈妈或者姥姥亲手做的,朴实却温暖。一直到过年,也许会换新衣服,那时候的年也就成了我们最大的期待。不像现在,越来越想逃避。
今天这里又下雪了,看微信,老家也下雪了。好想回家。一个人,不管有多远,经历过多少,心底最深处,永远是生养自己的那个小院。
扯远了。九月开学,每次第一天开学都是除草。然后再有几天,我们家乡最重要的日子就到了,那就是,摘梨。经过了一个春天,一个夏天,中秋前后,梨就成熟了,那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起码当年是。成熟的梨,沉甸甸的挂在枝头,随手摘一个,水分十足,有甜的白梨,酸的花梨,厚皮的安梨,看吧,漫山遍野,棵棵梨树就是巨大的果园,成熟的梨的芬芳,和那秋高气爽,在告诉人们,赶快摘梨吧,把这大半年的收获带回家吧!同样的,摘梨时我们依然有农忙假,家家户户都忙着摘梨,各种三轮车,马车,不停。车上都载着梨包,用柞树叶编织的苫子絮在梨包里,怕硌坏了水灵灵的梨。还有好多小梨笼子,方便高处摘梨上下运送。这时候的山坡上,平地里,都是农民们的欢声笑语,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梨树多的人家,都是天不亮就出门,天黑透 了才回家,即便这样,有的人家也要好几天才能摘完自己家的梨。等到这一工程告一段落,秋也逐渐深了,梨树叶纷纷落下,大人们开始搂叶子。靠山吃山,冬天的烧炕柴就是这些梨树叶,每家都有一个叶栏子,搂回来的叶子存放其中,冬天下雪也不怕被打湿。我们有时候放学回家,也会背起一个花篓,拿上竹耙,去山上帮大人搂叶子,梨树叶冬天暖炕,还不压灰,比杨树叶好烧。赶在下雪前多存一些,冬天就可以保证每天热炕头了。
雪花飘起来,冬天就真来了。上学的时候,远处的同学刚进教室,睫毛都是白色的,那时候天真冷啊。手冻得发吗,要缓好久才能写字。不明白的是,小学时教室都是太阳能蓄热板的,不需要暖气,更别说炉子。到了中学,那么大的教室就一个炉子,冻得哆嗦,还要从家里带烧柴。不过炉子也有好处,可以热饭。有带饭的同学,中午就把饭盒放在炉子上,结果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女生带的盐豆粒,被闻到味儿的两个男生给偷吃了,哈哈,现在想起来还能笑出声。快放寒假的时候,最冷的时节,我们就开始蒸饽饽,就是粘豆包。记得工程也很浩大,要提前准备各种面,各种豆类,再磨面,烀豆馅儿,和面,发面,发面的大缸要搬到炕头上,第二天请来左邻右舍的帮忙,女人们坐在炕上做饽饽,男人们一锅一锅蒸,火候和时间都要把握好,否则出锅后有的会有蜂窝眼,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为啥,反正不影响吃。在大人们做饽饽的时候,小孩子会偷偷地抓一把红豆馅儿塞嘴里,因为红豆是加了糖的。那时候的我们零食少的可怜,觉得甜甜的豆馅儿真是美味无比,呵呵。大人们忙,不管你偷吃不偷吃,忙着填火,揭锅,摆饽饽。而我们,抢着给刚出锅的饽饽点红花,红色的颜料,用细细秸秆绑成的花朵形状,蘸着往刚出锅一会儿的饽饽上点,觉得其乐无穷,争抢着不肯相让,真怀念。
那时候的冬天,冷得嘎嘎的,我们穿的大棉袄,二棉裤,厚厚的,都是妈妈或者姥姥亲手做的,朴实却温暖。一直到过年,也许会换新衣服,那时候的年也就成了我们最大的期待。不像现在,越来越想逃避。
今天这里又下雪了,看微信,老家也下雪了。好想回家。一个人,不管有多远,经历过多少,心底最深处,永远是生养自己的那个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