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绝的艺术家尹桂芳
(二)
尹大师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了太多的白眼,排挤,欺压,但是她就是一颗极富生命力的小草,慢慢地迎来了她自己的春天。她改演小生后,因扮相俊美,唱腔醇厚,表演入神,开始成为头肩小生,与竺水招成为舞台上的黄金搭档,在上海滩的名气越来越大。难能可贵的是,尹先生虽然自己吃尽了苦头,可是她成名后却留有高尚的艺德,从不为难后辈演员,需要她帮助的姐妹只要开口,她都慷慨相助,她和竺水招义结金兰,终其一生,都是不记其怨,只记其情。
尹先生是有大境界的艺术家,抗日战争期间,她多次组织越剧姐妹为抗日义演,为此还错过了当时已经准备开拍的电影《王孙公子》,在越剧舞台上,她拒演黄色低级趣味的“粉戏”,她在舞台上塑造的人物都是高雅健康,爱国爱民的品格,在编演的很多剧目中,都以南宋军民抗金斗争来鼓舞当时上海人民抗战的士气。
尹先生也有过几段恋情,曾经在1947年奔赴香港与男朋友会合,准备规划自己的未来,可是她终究舍不下越剧舞台,在新中国成立前回国重新组团,这段感情因为香港和内地此后隔断开往而终止,此后尹先生终生未婚,把她所有的爱和精力奉献给了芳华剧团。每当看到这些,我总忍不住潸然泪下。那个一辈子在台上演绎恩爱缠绵的女子,人走戏散后,她是怎样的孤独地承受了人间给她的所有的伤痛。
刚解放时,尹先生工资较高有500元,可是她自己生活简朴,剩下的钱都给了剧团里家庭困难的员工,还资助学校里的贫困学生。上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号召,到边疆去,为越剧走向全国,尹先生又离开生活条件和演艺条件十分优越的大上海,远赴条件艰苦的福建。可是她硬是在不懂越剧言语的福建深深地播洒了越剧的种子,并让它开花结果。在十年文革中,尹先生遭遇了身心沉重的迫害(恕我不忍再提细节),几次中风后她死里逃生,凭着坚强的毅力,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传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尹大师在做人做事的品格上,对国家尽忠,对姐妹尽义,对事业尽才。虽然她是一个如花般弱女子,可是她却有男子般的胸怀,我想她在舞台上多少次演绎着忠勇刚烈,不屈不饶的男儿汉,是她成就了那些男儿汉的风骨还是那些男儿汉的风骨成就了她?
(二)
尹大师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了太多的白眼,排挤,欺压,但是她就是一颗极富生命力的小草,慢慢地迎来了她自己的春天。她改演小生后,因扮相俊美,唱腔醇厚,表演入神,开始成为头肩小生,与竺水招成为舞台上的黄金搭档,在上海滩的名气越来越大。难能可贵的是,尹先生虽然自己吃尽了苦头,可是她成名后却留有高尚的艺德,从不为难后辈演员,需要她帮助的姐妹只要开口,她都慷慨相助,她和竺水招义结金兰,终其一生,都是不记其怨,只记其情。
尹先生是有大境界的艺术家,抗日战争期间,她多次组织越剧姐妹为抗日义演,为此还错过了当时已经准备开拍的电影《王孙公子》,在越剧舞台上,她拒演黄色低级趣味的“粉戏”,她在舞台上塑造的人物都是高雅健康,爱国爱民的品格,在编演的很多剧目中,都以南宋军民抗金斗争来鼓舞当时上海人民抗战的士气。
尹先生也有过几段恋情,曾经在1947年奔赴香港与男朋友会合,准备规划自己的未来,可是她终究舍不下越剧舞台,在新中国成立前回国重新组团,这段感情因为香港和内地此后隔断开往而终止,此后尹先生终生未婚,把她所有的爱和精力奉献给了芳华剧团。每当看到这些,我总忍不住潸然泪下。那个一辈子在台上演绎恩爱缠绵的女子,人走戏散后,她是怎样的孤独地承受了人间给她的所有的伤痛。
刚解放时,尹先生工资较高有500元,可是她自己生活简朴,剩下的钱都给了剧团里家庭困难的员工,还资助学校里的贫困学生。上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号召,到边疆去,为越剧走向全国,尹先生又离开生活条件和演艺条件十分优越的大上海,远赴条件艰苦的福建。可是她硬是在不懂越剧言语的福建深深地播洒了越剧的种子,并让它开花结果。在十年文革中,尹先生遭遇了身心沉重的迫害(恕我不忍再提细节),几次中风后她死里逃生,凭着坚强的毅力,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传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尹大师在做人做事的品格上,对国家尽忠,对姐妹尽义,对事业尽才。虽然她是一个如花般弱女子,可是她却有男子般的胸怀,我想她在舞台上多少次演绎着忠勇刚烈,不屈不饶的男儿汉,是她成就了那些男儿汉的风骨还是那些男儿汉的风骨成就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