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079贴子:10,061,673

回复:【梦语】赵姨娘的有理与无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时李纨倒是出人意料的主动,曹公笔法多狡诡,不能单纯看,李纨本是贾政长儿媳,娘家曾翰林院首,虽言不重才只重德,但都带着姑娘,诗词上虽不能比肩倒也略通一二,从一口说出凤姐不知宝玉不晓的红玉身份,也未必粗心之人,且另有一事,也略见其精明,挟姑娘,以为平儿不平为名,让精明凤姐亦心甘情愿出资五十银子,然而未见几社又让姑娘们集资,皆是证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8-04-07 11:12
收起回复
    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日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此种处理倒也未见大错漏,平儿后来的话也是合道理的平儿笑道:「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度着,再添些也使得。」有人指凤姐设圈套,才是真无理,又不是凤姐从此卸任,前任故意放水让后任左右不是为难,此刻不过病假暂时休息,自然指令还是管用,且要为此负责,说凤姐有意讨好协助者可以,圈套则无礼,而管事者权宜处事也是情理,更是毫无圈套可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04-07 11:29
    收起回复
      2025-07-29 17:05: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从支出的性质而言,此笔开销当理解给员工的福利支出,这和后来给晴雯的丧葬银两还是有所不同,晴雯丧葬银却证明了奴才撵出亦还是贾家奴才,哪有自由身可言,此题外话不扩展。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04-07 11:32
      收起回复
        从管理而言,贾府是有一定的的定例,目前知道的是对于日常事务,比如月规钱,确实按照等级执行,各自有规定,但也不是铁律,当权者有绝对权威更正,贾母可以肆意为孙子添人,王夫人可以做主准妾其实还是丫头,王熙凤觉得邢姑娘可爱,也给贾府姑娘等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8-04-07 11:39
        收起回复
          而亲人故去,给的慰问福利费未言及规定,只提及惯例,也就是已经曾经如何如何,这严谨性大大减弱,平儿言权宜处理偏合理合情,而惯例中也常有特例,更是管理者可灵活处理的证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8-04-07 11:42
          回复
            李纨出于何种心态,积极处理此事,我们不得而知,合理性我们也论证了,而不妥当处也要指明,毕竟临时代打,多参考多思虑,尤其面对一帮刁奴,李纨只知参考就近例子,袭人,没有考虑袭人例子亦有其特殊性,从全面考虑问题言似有不足,但也不是大问题,管家,尤其这大的家,苛责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也是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8-04-07 12:38
            收起回复
              此刻探春思虑到了,除了袭人特例,我们家应该还有其他可参考例子啊,这是探春敏锐处,原文,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有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一问,吴新登家的便都忘了,忙陪笑回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赏少,谁还敢争不成?」探春笑道:「这话胡闹。依我说,赏一百倒好!若不按理,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吴新登家的笑道:「既这么说,我查旧账去;此时却不记得。」探春笑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不记得,倒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算是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心,倒象我们没主意了。」吴新登家的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众媳妇们都伸舌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8-04-07 12:40
              收起回复
                此博弈中,很明显,探春又一次棋高一着,分明告诉那刁奴,你是有些体面贾家历来如此,且老办事的,有经验,若是以此欺负新主管年轻不知事,思虑问题不周,那是错打了算盘。最后不过落得丢尽了几辈子老脸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8-04-07 12:45
                回复
                  2025-07-29 16:59: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里又回别的事;一时吴家的取了旧账来。探春看时,两个家里的赏过皆二十四两,两个外头的皆赏过四十两。外还有两个外头的,一个赏过一百两,一个赏过六十两。这两笔底下皆有原故:一个是隔省迁父母之柩,外赏六十两;一个是现买葬地,外赏二十两。探春便递给李纨看了,探春便说:「给他二十两银子,把这账留下我们细看。」吴新登家的去了。这里不得不说,探春还是偏稚嫩,账本在此,上回记得询问李纨,此时再不询问,毕竟涉及自己亲娘,倒是看看李纨态度啊,更重要,又何必急着处理,先放下,我们自然是三驾马车李纨自己宝钗商议再决定,哪里急着这一时半刻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8-04-07 12:51
                  收起回复
                    果然,赵姨娘瞬间就到,很明显,分明婆子又出招,而那个贪财愚蠢的妇人,果然耳根子又软,又自以为是,即刻发作,兴师问罪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8-04-07 12:54
                    收起回复
                      忽见赵姨娘进来,李纨探春忙让坐。赵姨娘开口便说道:「这屋里的人,都踹下我的头去还罢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该替我出气才是!」一面说,一面便眼泪鼻涕哭起来。探春忙道:「姨娘这话说谁?我竟不懂。谁踹姨娘的头?说出来,我替姨娘出气。」赵姨娘道:「姑娘现踹我,我告诉谁去?」很明显,连细节,赵氏也十分清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8-04-07 12:57
                      回复
                        在论特殊事情特殊处理,袭人妥帖,又常劝导主子,得贾母王夫人欣赏,尤其王夫人,加大恩赏,本是情理之中,只是赵姨娘精心伺候贾政,想来贾政是满意的,且子嗣为重,人丁单薄的贾家,赵氏的儿女尤其男丁,贡献更大,哪里是一个忠心奴才能比肩的,混了半辈子,竟不如,不服有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8-04-07 13:10
                        收起回复
                          包公无私,执法如山,那是国法,无人不服,管家之事,确是私人家事,也要讲理,更要讲情,情在理之上,赵氏有理,然太自私,丝毫不为亲女着想,庶女出生已属不易,若不自强,谁看的起,刁奴环绕,稍有不慎,权威尽失,何以自处。身为亲娘,不能从旁协助,只为自己,刻意刁难,实属可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8-04-07 13:16
                          收起回复
                            若是好好的说情缘由,说出些正理,倒也罢了,这糊涂东西,进来就是一副胡闹样,说话更是不着调,赵姨娘没话答对,便说道:「太太疼你,你该越发拉扯拉扯我们。你只顾讨太太的疼,就把我们忘了!」这是放在场面上说的话么,该说的不说,不该的胡说,生生置亲女于左右不合适的尴尬地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8-04-07 13:20
                            收起回复
                              2025-07-29 16:53: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这也是话顶话气死人的死局而已,有人拿出古代规矩,探春只能认嫡母不认庶母,这是误区,认嫡母首尊嫡母没错,割裂血缘不认亲娘是误读,即便皇家在首尊母后皇太后,也要尊圣母皇太后,非个别皇帝任性而是宗法如此,事实上,探春又何曾不认这亲娘,原文,一忽见赵姨娘进来,李纨探春忙让坐。二探春听说,忙站起来说道:「我并不敢。」等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8-04-07 1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