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与建盏吧 关注:69,833贴子:969,306
  • 9回复贴,共1

(转)紫砂壶上的钤印是一种独特的记号,还是一种金石艺术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紫砂壶上都有印章?
中国的民间艺人,大多隐姓埋名,众多精致玩件皆无款识。
景德镇陶瓷名冠天下,存留的名器上却难找到工匠名姓,因为制作是分工合作,经二十几道流水线作业,多数工匠终生只精于某道工序。合作完成者无法称为个人作品。
宜兴紫砂壶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工艺,从打泥条、围身筒,到成型,完整体现了制作者自己的技艺和风格趣味,落名款也适合了崇尚名器名工的市民文化。除却“文革”特殊年代,制作者都要郑重其事署名、不厌其烦落款。一把壶,至少可在壶底、壶盖、壶把三处看到作者的印章。


紫砂壶曾为贡品,但从无官窑,“乾隆御制”、“大清制造”一类的官印没能取代个人落款。在“合作社”、“紫砂厂”、“紫砂集团”的组织形式下,创作与生产,也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买家、炒家和藏家,都是只认作者不认单位的。

一代宗师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
壶艺界自古尊重壶艺家的个体劳动,自古重视作者意识、责任意识与品牌意识。而对于这些意识的重视,其意义是深远的。依照鲁迅的说法,那是“人的自我觉醒”的标志。
壶上钤印、款识和铭刻有什么重要性?
制壶高手和名家对钤印和款识十分讲究,多数印款篆刻均出自金石高手。金石刀痕难于完全仿真,形状尺寸及烧成收缩率变化较大,制作者又有各自的钤压偏好和习惯,只要细心琢磨大都可辨真伪。

一件珍品,作者会暗制特有的、不大轻易被人发现的记号。斋室名号、制作纪年及壶名编号等铭刻,也能提供真伪鉴别的依据。
历代制壶名家,用印十分讲究,对布同、形式几近苛求,从而使得紫砂壶独有的记号在不经意之间化身成一种艺术,一种金石艺术在紫砂壶上的完美展现。
1.印章制作考究,金石味足。
2.钤印用力平均,深浅一致。
3.钤印位置讲究,整体和谐般配。用于盖内必在孔侧;用于壶底必在中间;用于把梢必在梢下;用于壶腹必在诗画尾部。

4.印章大小与壶的大小、所处的部位协调。壶大印大,壶小印小;底印比盖印大,盖印比把梢印大。
5.印章风格与壶的造型风格协调。精致的作品,款识娟巧奇丽;朴实奔放的作品,款识粗犷老辣;端庄稳重的作品,印章方正平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13 23:42回复
    感谢分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14 06:26
    回复
      2025-08-03 19:16: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感谢分享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5-14 10:00
      回复
        好的紫砂作品的落款其实是非常讲究的.


        IP属地:江苏4楼2018-05-14 10:05
        回复
          路过帮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5-14 12:24
          回复
            顶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5-14 12:52
            回复
              感谢分享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5-14 15:05
              回复
                感谢分享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5-15 22:53
                回复
                  2025-08-03 19:10: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感谢分享!


                  IP属地:广西11楼2018-05-16 17:0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5-17 12: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