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吧 关注:1,184贴子:5,529
  • 5回复贴,共1

重经前地还是重红满地,群投票小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夜飞鹊是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感情诚挚,用典贴切,结构精妙都是清真词中的代表性作品,夜飞鹊为周邦彦自度曲,作为自度曲从倚声角度来看,作为大晟府出身的官方音律专家,在作品中出现两个平仄完全不同的字的版本可能性很小。
目前查阅的资料中采取“何意重经前地”的著作及影像资料有:周济宋四家词选、郑文焯所修订的清真集、海绡翁说词、宋词三百首、词综、唐宋词鉴赏辞典、清真集校注及叶嘉莹先生公开课,最有意思的就是罗忼烈先生所著之清真集笺注,该书词作所采取的版本是何意重红满地,但是最后却在笺注中写道:按重红满地则非遗钿不见,上一句当以作“何意重经前地”为是。而南宋版本的宋刊片玉集、草堂诗余及四库备要里所录均是“重红满地”,国图电子版各版本片玉集均录为“重红满地”。四库备要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元本作重经前地,而毛刻本作重红满地,这里的元本指的是元巾箱本[1],在《关于郑文焯批校本<清真集>》一文中刘德崇先生有具体考证。据上归纳可以看出,元本中的重经前地,作为主流版本的成型时间大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郑文焯以后的大多数词学研究学者,据郑文焯校订后的清真集作为词选蓝本,采信的是元巾箱本里的重经前地。
那么这样的采信方式是否值得商榷呢?除了早期版本的不一致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郑文焯先生所开创的理论对这四个字采取格律上的考量,按一般情况,阳平和上声是很难通押的,可以将何意重经前地(A)和何意重红满地(B)分为两种格律形式。我搜索了全宋词中除周邦彦以外的作者,所写的夜飞鹊词共8篇,其中7篇(张炎 “明月明年此夜”,陈允平 “回首征帆缥缈”,刘辰翁 “自小秦楼望巧”,胡翼龙 “谁念才情未灭”,张艾 “落晚文禽点镜”,赵以夫 “长记秋庭往事”,吴文英 “浑似飞仙入梦”)采取了格式B(可归纳为中平平平仄仄),只有卢祖皋“一自秋娘迢递”采取的是格式A的版本,南宋时代的作者对格式B的压倒性青睐从侧面也证实了当时主流的版本应是重红满地。最有意思的是在宋词三百首中选用了重经前地版本的朱祖谋先生填词的时候选择了B格式(“阑外秋香泣露”及“不信秋江睡稳”),但他的弟子龙榆生先生的著名的著作《唐宋词格律》中所载的平仄平平平仄格式检测则B格式是出律的,而郑文焯先生的词集里根本就没有夜飞鹊。
重经前地和重红满地到底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可以互相代替呢?从格律上来看,这种能够互相代替的可能性很小(毕竟卢祖皋也填了一首,不能说没有)。这首词结构十分精妙,与一般词在换头处进行空间时间的切换不同,这首词采取了在换头后的第二句,进行时空的切换,而且是由回忆跳至实景,这样的结构即便在清真词里也十分罕见,重经前地一出,明显词的理解就容易多了,脉络清晰明了。再说重红满地,为什么会重红满地,还遗钿不见呢,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作者精妙之处,所谓遗钿是上次送行时的落花,而重红满地是新落下的花朵铺了一层又一层,故上次落花的遗迹已经不见了,短短八个字既是实景的描绘,也说明了时序的变化。但这样细腻的描写,同时代的人或者当事人本身会有很深刻的体会,但对于后世读者,难免有生涩之感。故校对者不选这一版本,也有从全篇上完善著作的考量。
周美成这首夜飞鹊词中,所选题材、情感、意向及用典四个方面,基本上没有太生僻难懂的地方。仅仅是词的结构与的长调有所不同,而重红满地的表达方式又比一般的表达方式更加细腻一层,就到了词学家也认为可改得更加直白的地步,那一心想要求新的今人,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宁从陶令野,不取孟郊新。”,如果情感很独特了,请表达得朴实点,如果立意很高远了,请表达得朴实点,如果结构很新奇了,请表达得朴实点,如果表达已经很抓眼球了,那请把立意局限在大家能理解的大众口味范畴。
参考文献:
1.刘崇德. 关于郑文焯批校本《清真集》[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3):27-32.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30 22:00回复
    补记:其实我内心真实的想法是:重红满地对宋朝的人应该完全没有理解困难,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大佬们操纵着认识另一个大佬,所以全方位的阅读有时候特别重要,或许是因为我并不想认识郑文焯调教后的周美成,我觉得重红满地这种表述方法很细腻,又有真实感,给一些流派开了一扇窗,但是如果我只看过宋词三百首,我可能永远不知道周美成可能是这个样子。以前觉得理科第一首材料重要,现在发现文科也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30 22:06
    回复
      2025-09-17 09:31: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郑文焯的词集里有一首夜飞鹊并且次清真韵。


      3楼2018-05-31 11:14
      收起回复
        好的,真的找到了郑文焯的夜飞鹊
        夜飞鹊
        需南有情月,知我凄其,临别更送清辉。吟边白发已愁尽,京尘依旧缁衣。烟霄旷回眺,看仙山楼阁,海戍旌旗。长安梦短,过津亭、酒醒偏迟。○身似十年江燕,帘幕易秋风,残社空归。休问乌衣故国,寻常陌巷,重到应迷。数峰缺处,倩苍云、补向天齐。但红桑成亩,青芜变海,弱水还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5-31 13:05
        回复
          自己填个故国……却考证的重经前地,后人居然这么取信了,大佬们的套路我看不懂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5-31 1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