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665,518贴子:73,192,255
  • 4回复贴,共1

现在出国留学,是浪费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类,或者说灵长类技能的掌握能力,最好的衡量指标是模仿,而不是外界所说的创新能力。所谓的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标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6-10 18:18回复
    人们一直以来对留学都有一个误区,就是海外学生更有创造力,中国人更喜欢死记硬背。
    这些论调是十分不道德,而且愚蠢的。
    中国人从清代开始留学美国,就展现出比撒克逊民族智力方面的优越特质,至今为止,华人留学生的都超出美国人太多,能跟华人竞争的,只有犹太裔美国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6-10 18:20
    回复
      2025-11-03 11:05: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以,美国的排华史,不仅是排斥华人劳工,还排斥留学生。欧美人习惯用自己的学术期刊制定一套标准,制造很多壁垒限制华人的进入,或者将华人创作剽窃为己有。
      我们不排除越来越多的华人在欧美取得了很高标准的成就,这恰恰是因为留学生本身的素质高,而不是留学本身。
      出国最大的目的是学到本领回来。所谓的在美国奋斗,那只是笑话,对非撒克逊种族的人而言,机会更是为负值。
      小留学生,是指在孩子只有小学或者中学的时候,就送往国外读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6-10 18:21
      回复
        从小送到国外读书的,这些人智商将大大降低,这些人,作为一个整体,不会有任何出息。如果你认为有出息就是找到一份年薪30万的工作,那出息这个词,需要被重定义。
        从小留学成才唯一的可能,是中国父母对孩子说外语,然后孩子一出生就完全讲外语。
        比如在宇宙的起源来说,我们中国人认为,并无一物生自他物,世界亦
        无生起,亦无消灭。而基督教思想认为,必有一物生自他物,必有一神存
        在,创造万物。同样的语言基础,人家少年天才,十八岁就是教授了。你从小出国,对世界的思维方式,从东方突然扭转到西方,就是相当于思维的婴儿期。
        前文说过,大脑对于第二语言的理解,永远是翻译机,而不是思维的机器本身。但一个欧洲国家,到另一个欧洲国家,这个情况是不一样的,尤其同是拉丁语系的国家,虽然他们叫法语、英语、德语,等等,不能算是第二语言,但整个语言的工作机制没有变,而学中文转换到学欧洲语言,整个语言的工作机制改变了。
        这些从小留学的中国人,思维质量将大大变差。
        你不要看他表面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加强,这些都是好奇心产生的假象,等到抽象思维阶段,就全部死翘翘了。
        仔细想一想,世界是并无一物生自他物,还是必有一物生自他物?
        判断一个西方海外华人、中国移民的思维,成就等各方面的标准,就是:
        1. 他的语言是否达到精通拉丁语的水平;
        2. 他的言论中,是否经常谈及他跟外国朋友的交往和感受。
        两者必须达到其一,跟学历名校公司没有关系。
        过去大家的思维,想当然认为,留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质量自然高出一等,因为看到的世界更广阔。
        古人常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推崇留学的人,无疑是受行万里路思维的影响。行万里路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且慢,后面还有一句:交八方友。
        如果行了万里路,没有八方友,那留学反而是浪费时间。
        很多中国移民,无论是偷渡去,还是去常春藤,往往一生没有交到真心的外国朋友,本质就是一个宅男,性格孤僻,对世界的认知,完全是扭曲的。在东西方不同的思维世界中,产生扭曲和混乱。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6-10 18:22
        回复
          有大部分留学生还是希望学成回国,在福利待遇都很好的外企里谋一份高薪职位。由于现在外资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出现呈现颓势,未来,这一动力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如果是纯粹为了谋生,年轻人应该更早接触社会,和三教九流打交道,了解社会的运行模式,如何与人相处,自处。尽早了解自己的目标,迅速积累第一桶金。就算没有这个基础和魄力,至少不用把家里辛苦的积蓄,供给外国本土学生享受廉价学费。
          到了国外,一会接触这个想法,一会接触那个思潮,最后弄得自己思维体系混乱。把本应该获得财富和机遇的宝贵年华,耗在留学梦上,极大地浪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机会成本。
          更多深度分析请关注…………公子镔………
          weixin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6-10 1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