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纲:诗趋奇险谱新篇——从杜甫到韩愈
2017-03-25 17:54
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
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

作者/ 张忠纲,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原载/ 《文史哲》2012年第6期,5-16页
(本文为节选/请点击页面左下方
“阅读原文”获取全文)
◆ ◆ ◆ ◆ ◆
按 语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到杜甫为一大变化;唐诗的发展,到韩愈为一大变化。而韩诗之变,就继承关系而言,主要是承杜诗变化而来,特别是将杜诗的奇险倾向推扩到极致而“自成一家新语”。而这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和诗学渊源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探索新的体式和句式,是杜、韩相继促成唐诗大变的主要手段。杜、韩是古典诗歌由“唐音”转向“宋调”的关键人物。
如果以“安史之乱”为界,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为前后两期,套用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那么,杜甫可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最后一位诗人,后期的第一位诗人。以杜为界,前后期的诗歌风格大变。他的许多著名诗篇,如《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登岳阳楼》等等,都作于大历以后。而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只有100多首。所以,严格来讲,“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是李白,而不是杜甫。杜甫的诗,不是盛唐的“颂歌”,而是盛唐的“挽歌”,是对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反思。杜诗所达到的高度成就,使其成为人们学习和效仿的范本。他人无论,只就韩愈而言,他的诗虽学多家,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杜甫。
2017-03-25 17:54
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
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

作者/ 张忠纲,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原载/ 《文史哲》2012年第6期,5-16页
(本文为节选/请点击页面左下方
“阅读原文”获取全文)
◆ ◆ ◆ ◆ ◆
按 语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到杜甫为一大变化;唐诗的发展,到韩愈为一大变化。而韩诗之变,就继承关系而言,主要是承杜诗变化而来,特别是将杜诗的奇险倾向推扩到极致而“自成一家新语”。而这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和诗学渊源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探索新的体式和句式,是杜、韩相继促成唐诗大变的主要手段。杜、韩是古典诗歌由“唐音”转向“宋调”的关键人物。
如果以“安史之乱”为界,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为前后两期,套用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那么,杜甫可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最后一位诗人,后期的第一位诗人。以杜为界,前后期的诗歌风格大变。他的许多著名诗篇,如《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登岳阳楼》等等,都作于大历以后。而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只有100多首。所以,严格来讲,“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是李白,而不是杜甫。杜甫的诗,不是盛唐的“颂歌”,而是盛唐的“挽歌”,是对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反思。杜诗所达到的高度成就,使其成为人们学习和效仿的范本。他人无论,只就韩愈而言,他的诗虽学多家,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