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慈热情的带我走访了回民巷里那些失落的明清民居。。。其中最著名的,应属川陕总督,一等功年羹尧的宅子。。。。(我现在都记得华妃的侄子一个叫年富一个叫年兴,她妈之前是三品后来是二品诰命夫人

)

穿过一个回民街小巷里不起眼的胡同,就是年羹尧的宅子。作为一等公的他,已经不再单单是臣子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清代王公贵族了,而这样的宅子就位于这条小巷子里。

原木构是一座三进院落,目前只保存了最后一进,这估计还要感谢这里的居民,因为他们在这里居住,并为房屋加固,才能为我们保存至今。这是一座戏楼因为上面铺了塑料布,所以看不出来屋顶的具体形制,但这张塑料布却非常好的保护了戏楼的木构,免受雨水侵蚀。下方因为砌了砖,所以看不出结构,不过估计再建造红砖的高度应该就是曾经一层的高度。
从戏楼的结构功能来考虑的话,作为一个戏楼,肯定要有专门的“更衣室”和演员们休息候场的地方。要么是一楼要么是两侧的阁楼。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因为作为一个三进院落,必然要与二进院落连通,不然根本进不来,那么连通的位置要么是一楼,要么是戏台的两侧开道。而且4图可以看到,两侧的阁楼的楼梯是后面修的,也就是说,原来是没有楼梯通向一楼的,那它们作为戏台的附属功能建筑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并且,从最后一张图的阁楼我可以看到,整个阁楼的手里不大,应该没有办法承受许多看客。阁楼的下面相当于回廊,人们在回廊下看戏,和北京故宫畅音阁的布局相同。

但是,我仍然对这座建筑存有疑虑。首先就是年羹尧的问题,清代规定要异地当官,年羹尧不可能拖家带口的把自己家人都带上,更何况当时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还在世。介绍说这是一个三进院落就很能说明问题。清代官员在地方上的住宅都是由zhengfu分配的,这间宅子原址一共30多间。清代对于当官的“公租房”有很明确的规定,一品官给住房20间,而作为一等公的年羹尧自然要比一品大员更显赫更气派。所以说这是年羹尧的家宅应该不准确,他任川陕总督期间没必要给自己修宅子。
第二是这个戏楼的问题。正常的民居,谁会拿出三分之一的地方建一个戏楼?更何况只有前两进四合院可能住人,根本住不了多少人,为什么要建一个规格这么高的戏“楼”?戏楼的一层究竟是什么功能我不知道可能是一楼二楼都可以演戏,也有可能我说的一楼只是过道。但无论布局怎么样,一个一等公也不可能拥有级别如此高的戏楼。。。恭王府的戏楼才是三脊勾连的单层建筑。。。两层都可以演戏也不太可能,年羹尧胆子再大也不敢这么玩。。。所以我认为,这个戏楼应该只在二楼演戏。而二楼演戏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看戏的人看不到,要是远一些还行。。。在这么局促的院子里,二楼演戏行不通。。。
第三是,后殿的规模形制。后殿的规模形制不是一般的高。从3图可以看出来,在小额枋下,柱子是有凹槽的。。。这个位置开槽,说明很有可能这间后殿是一座重檐建筑,那这座建筑就不是给人住的了,放眼望去,除了皇上,谁也不敢住重檐建筑。
综上所述。。。我觉得这个第三进院落不是年羹尧游玩的地方,而是一个宗教建筑,高高的二楼戏台也是在演给神仙们看。甚至当年整座宅子都是一个宗教建筑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