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五号是一款非常经典的香水,我自己也非常喜欢,很多香友对其年代和版本有些混淆,我整理了一下自己手里的香精版本,说一下对它的看法,不过我自己见过的也很有限,有不客观之处还请香友们纠正。
(1)1921年初版,手里没有这个标本,很难评价,
(2)1930年代至1950年代版本
为何将这三十年合在一起写,因为这个时期的瓶塞很薄,昨天和朋友聊到这个话题,他分出了30年代版,40年代版,50年代版,但是个人觉得其实没有任何官方证据或者史论资料能证明最尖锐瓶塞的是30年代,带黑点的是40年代,带paris字样的是50年代,作为品牌,会不会每十年做一些修改很难证明,因此个人把薄塞子版本5号统一归纳为30-50年代。这几十年前的瓶身很好分辨,特征是——
1,薄塞子。

2,纯一体玻璃塞,很平整,没开凹槽,也没加塑料垫层

3,标签不光滑,为具有磨砂质感的白色纸张,标签字体没有做凸起来的特殊处理,比较平整。

4,玻璃瓶塞经过了后期人工机械打磨,并非直接倒模而成,非常精细,

5,盒子内衬是瓦楞纸

6.瓶口火漆为单C 字样,(80年代以后火漆变成了双C字样,见对比)


(3)1960年代至1970年代版本
为何把60年代和70年代合在一起写,原因稍后再叙述。
下面先看一瓶这个时期的样本,做工非常精致,和50年代以前的没有区别,只是把塞子加厚了

标签为3排字,理论上是1952年之前的习惯,因为1952年亨利罗伯特调制出了2号的edt(淡香水)版本,我个人猜想 到了后期为了区分古龙水、淡香水和香精,所以慢慢地在后续版本标签上 加了parfum字样,在此时,60年代标签没字 也是说得过去的,所以 不少朋友把三排字标签的统统划分为60年代,如图所对比:

貌似合理,但是想一下不对劲,因为19号也有3排字的,

而19号很确定无误地是上市于1970年,因此,光靠标签三牌子来界定它产于60年代不合理,只能界定为60-70年代。
三排字的五号,其实都有4个版本,区别在瓶塞的处理上,

第一个版本,纯玻璃塞,中间开槽,这样是防止液体漏出,因为早期玻璃塞是没开槽的,容易滑动,而中间开的槽能渗入一点液体从而反而阻止渗漏更多,是一个技术上的进步,因此这个版本极少有自然挥发严重的。
第二个版本,玻璃塞直接套了一个塑胶头,这样增加摩擦和弹性,有利于防漏,这个版本我曾经担心过会不会塑料头老化脱落,而事实在使用过程中 ,至少香奈儿的香精 从来没坏过,而且塞得很紧。

第三个版本,也就是现在但部分香精都流行的版本,简化了塑料头,改为再玻璃塞开的槽里填充一圈,这样既能最大限度防止液体渗漏,还不容易坏,因此现在几乎所有大牌出的香精版本,只要是玻璃塞的百分之90都是这种做法。

这时候会不会觉得三排字加纯玻璃塞肯定是60年代而不是70年代?当然,我个人觉得就这种工艺和包装的陈旧程度,肯定非常老了,应该在60-70年代这段时间区间内的早期,但是没法界定为60年代,因为这样没任何意义,并且,也有侧证,比如 ,又提到19号了,19号也有3牌字加纯玻璃塞的,而19号诞生于1970年(如图所示这个19号,虽然没拆开,但是顶上看下去刻意确定 为纯玻璃, 没有任何塑料配件),


所以 讨论把 三拍字加纯玻璃塞版本的5号是60年代肯定是不客观的。
并且说一个另外的情况,把标签为perfume版的定位70年代也不一定准确,
因为 早期有的香水 销售往法国和销售往美国的写法不一样
法国的版本,香精单词为parfum,美国的版本,香精单词为perfume,没法界定就是70年代,只能界定为60-70年代之间,与此类似的还有娇兰的午夜飞行香精,如图(墨水瓶版的写的法语VOL DE NUIT,而伞形瓶则是写的英语 night fly)


顺便给个顶视对比图来说明3个版本的玻璃塞如何区分
纯玻璃塞的顶部看上去透明,侧面没有锯齿,说明 没有加塑料防滑层



(1)1921年初版,手里没有这个标本,很难评价,
(2)1930年代至1950年代版本
为何将这三十年合在一起写,因为这个时期的瓶塞很薄,昨天和朋友聊到这个话题,他分出了30年代版,40年代版,50年代版,但是个人觉得其实没有任何官方证据或者史论资料能证明最尖锐瓶塞的是30年代,带黑点的是40年代,带paris字样的是50年代,作为品牌,会不会每十年做一些修改很难证明,因此个人把薄塞子版本5号统一归纳为30-50年代。这几十年前的瓶身很好分辨,特征是——
1,薄塞子。

2,纯一体玻璃塞,很平整,没开凹槽,也没加塑料垫层

3,标签不光滑,为具有磨砂质感的白色纸张,标签字体没有做凸起来的特殊处理,比较平整。

4,玻璃瓶塞经过了后期人工机械打磨,并非直接倒模而成,非常精细,

5,盒子内衬是瓦楞纸

6.瓶口火漆为单C 字样,(80年代以后火漆变成了双C字样,见对比)


(3)1960年代至1970年代版本
为何把60年代和70年代合在一起写,原因稍后再叙述。
下面先看一瓶这个时期的样本,做工非常精致,和50年代以前的没有区别,只是把塞子加厚了

标签为3排字,理论上是1952年之前的习惯,因为1952年亨利罗伯特调制出了2号的edt(淡香水)版本,我个人猜想 到了后期为了区分古龙水、淡香水和香精,所以慢慢地在后续版本标签上 加了parfum字样,在此时,60年代标签没字 也是说得过去的,所以 不少朋友把三排字标签的统统划分为60年代,如图所对比:

貌似合理,但是想一下不对劲,因为19号也有3排字的,

而19号很确定无误地是上市于1970年,因此,光靠标签三牌子来界定它产于60年代不合理,只能界定为60-70年代。
三排字的五号,其实都有4个版本,区别在瓶塞的处理上,

第一个版本,纯玻璃塞,中间开槽,这样是防止液体漏出,因为早期玻璃塞是没开槽的,容易滑动,而中间开的槽能渗入一点液体从而反而阻止渗漏更多,是一个技术上的进步,因此这个版本极少有自然挥发严重的。

第二个版本,玻璃塞直接套了一个塑胶头,这样增加摩擦和弹性,有利于防漏,这个版本我曾经担心过会不会塑料头老化脱落,而事实在使用过程中 ,至少香奈儿的香精 从来没坏过,而且塞得很紧。

第三个版本,也就是现在但部分香精都流行的版本,简化了塑料头,改为再玻璃塞开的槽里填充一圈,这样既能最大限度防止液体渗漏,还不容易坏,因此现在几乎所有大牌出的香精版本,只要是玻璃塞的百分之90都是这种做法。

这时候会不会觉得三排字加纯玻璃塞肯定是60年代而不是70年代?当然,我个人觉得就这种工艺和包装的陈旧程度,肯定非常老了,应该在60-70年代这段时间区间内的早期,但是没法界定为60年代,因为这样没任何意义,并且,也有侧证,比如 ,又提到19号了,19号也有3牌字加纯玻璃塞的,而19号诞生于1970年(如图所示这个19号,虽然没拆开,但是顶上看下去刻意确定 为纯玻璃, 没有任何塑料配件),


所以 讨论把 三拍字加纯玻璃塞版本的5号是60年代肯定是不客观的。
并且说一个另外的情况,把标签为perfume版的定位70年代也不一定准确,
因为 早期有的香水 销售往法国和销售往美国的写法不一样
法国的版本,香精单词为parfum,美国的版本,香精单词为perfume,没法界定就是70年代,只能界定为60-70年代之间,与此类似的还有娇兰的午夜飞行香精,如图(墨水瓶版的写的法语VOL DE NUIT,而伞形瓶则是写的英语 night fly)


顺便给个顶视对比图来说明3个版本的玻璃塞如何区分
纯玻璃塞的顶部看上去透明,侧面没有锯齿,说明 没有加塑料防滑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