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 信 校 园 游 记
一直以来辽阳这座曾诞生过塞外圣人王尔烈且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底蕴的古城为没有一所真正的省属大学而抱憾,而羞愧,而不好意思。看看和自己差不多的城市丹东锦州阜新,人家或多或少都有一所正儿八经的本科大学。咱这古城尽管也曾有过什么名不见经传的辽宁外语师专辽阳化专之类的学校但在前几年大学合并潮的洗礼中都被沈阳的某些大学收编沦为人家的二级学院而在辽阳的地面上属于狐假虎威。近日有街谈巷议赞叹地处古襄平青年大街西侧的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崛起且已初具大学之规模初绽大学之风范初展大学之宏图。对此笔者将信将疑颇有些不以为然。想那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就是从前的辽宁电子学校和辽宁供销学校两所中专在2000年合并而成的吗?说起来这两所学校当年还赶不上曾经在青年大街上一度鹤立鸡群一度藐视群雄一度牛皮哄哄最后一哄而散的辽宁省邮电学校之大之阔之美,这九年以后的今天怎么就大学了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得,近日闲暇,就近前往辽信校园一游观瞧观瞧,呵呵,您还别说,这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或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咱就骑着26号的小飞鸽信马由缰的游游逛逛的走马观花的在辽信校园轱辘了几圈,呵呵,您还别说就这么简单的一轱辘就生发了几多感慨几许赞叹,信笔胡乱涂鸦游记如下:
感慨一:校园挺大滴。整个辽信校园的占地面积由于是二校合一且把两校原来之间的街路取消划入校园因而显得校园特别宽敞特别大气。往日中专的那种逼仄狭小之气早已随风飘散剩下的是一片恢宏大度。其规模大小和和所谓的昔日辽宁外师今日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园国土面积相比,呵呵,不是其3倍也是两倍半吧。仅就校园占地这一项辽信就足以有望将来成就一所中等规模的本科大学。估计这也是辽信学院未来几年的努力目标奋斗方向吧。
感慨二:规划挺好滴。整个校园无论是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办公区服务区各系区运动区都规划有致布局合理,所有旧楼均重新粉刷淡妆浓抹,曾经的斑驳的面孔得以掩盖焕发出些许新意。许多新建的大楼拔地而起都亭亭玉立漂漂亮亮的。楼区之间绿草茵茵鲜花盛开校路宽敞树影婆娑。曾经的简陋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中专面孔已成为历史的沧桑,一副堂堂正正的大学脸孔正在生机勃勃天天向上的渐显本科峥嵘。
感慨三:学生挺多滴。辽宁信息学院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因此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华夏各地,学生数量已是很上规模,据说已达七千之众,相当于青年大街上原来几个中专学校学生人数之和。信目望去,运动场上人声鼎沸龙腾虎跃朝气蓬勃,校园路上熙来攘往南腔北调,自习室里人影幢幢人满为患。整个校园一派蓬蓬勃勃生机昂然。
遥想当年这两所位于辽阳青年大街西侧的省属中专,无论其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办学人数办学资金和青年大街东侧的全国重点中专辽宁省邮电学校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的辽宁邮校财大气粗俾倪群雄不可一世喘气呼呼的,不用说对这两所学校的存在连眼皮都不愿翻一下,就是对门高其一等的大专辽宁外师也仿佛视作无物一般。记得2000年邮校正走在黄与不黄的十字路口时电子供销二校曾谦恭的上门欲与邮校联合办学一同升格为省属大学。结果被邮校一顿狂扁铩羽而归羞愤而去。时至今天不可一世的邮电学校大名早已在青年大街上销声匿迹风流云散不知所终。就是自己曾经美丽的校园也被通信公司鸠占鹊巢,一会儿中国网宽天下,一会儿联通你我精彩在沃了。而曾经被邮校认为不入流的电子供销二校却顺应历史潮流因势利导趁势而上两相合并进而成为今天古城赫赫有名的辽信学院。看看如今它的规模,它的校园,它的学生,可以想见只要踏踏实实的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把办学的路走正走稳,千万别碰上乱校之徒,那么它升格为一所全日制省属本科院校将是指日可待。其实一所大学无论地处何方身处何地,只要你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有好的校长、有好的师资、再把握好招生、就业、基础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等相关环节,在教育科技愈来愈重要的今天,把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改造成为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应该说不是件特别难的事。这里关键是学院要有一个好的校长大人。北大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北大还不是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蔡元培校长。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成就了北京大学百年的辉煌。否则如长邮辽邮之类即使你占有再好的办学资源而没有一个好的校长好的办学理念还不是把好端端的学校毁于一旦。其次是要有好的老师。著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群南郭先生混迹的学堂校园,一群行政混混主导的学校,呵呵,再美的校园也会成为历史的沧桑,再好的设备也是一堆废铜烂铁,再高的大楼也会成为历史的残垣断壁,再辉煌的。。。。呵呵,也都不过是灰黄而已。
以上是为初窥辽信校园之几点感慨。属于浮光掠影浮皮潦草管窥蠡测之见,姑且称作辽信校园游记尔。打住。
一直以来辽阳这座曾诞生过塞外圣人王尔烈且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底蕴的古城为没有一所真正的省属大学而抱憾,而羞愧,而不好意思。看看和自己差不多的城市丹东锦州阜新,人家或多或少都有一所正儿八经的本科大学。咱这古城尽管也曾有过什么名不见经传的辽宁外语师专辽阳化专之类的学校但在前几年大学合并潮的洗礼中都被沈阳的某些大学收编沦为人家的二级学院而在辽阳的地面上属于狐假虎威。近日有街谈巷议赞叹地处古襄平青年大街西侧的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崛起且已初具大学之规模初绽大学之风范初展大学之宏图。对此笔者将信将疑颇有些不以为然。想那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就是从前的辽宁电子学校和辽宁供销学校两所中专在2000年合并而成的吗?说起来这两所学校当年还赶不上曾经在青年大街上一度鹤立鸡群一度藐视群雄一度牛皮哄哄最后一哄而散的辽宁省邮电学校之大之阔之美,这九年以后的今天怎么就大学了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得,近日闲暇,就近前往辽信校园一游观瞧观瞧,呵呵,您还别说,这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或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咱就骑着26号的小飞鸽信马由缰的游游逛逛的走马观花的在辽信校园轱辘了几圈,呵呵,您还别说就这么简单的一轱辘就生发了几多感慨几许赞叹,信笔胡乱涂鸦游记如下:
感慨一:校园挺大滴。整个辽信校园的占地面积由于是二校合一且把两校原来之间的街路取消划入校园因而显得校园特别宽敞特别大气。往日中专的那种逼仄狭小之气早已随风飘散剩下的是一片恢宏大度。其规模大小和和所谓的昔日辽宁外师今日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园国土面积相比,呵呵,不是其3倍也是两倍半吧。仅就校园占地这一项辽信就足以有望将来成就一所中等规模的本科大学。估计这也是辽信学院未来几年的努力目标奋斗方向吧。
感慨二:规划挺好滴。整个校园无论是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办公区服务区各系区运动区都规划有致布局合理,所有旧楼均重新粉刷淡妆浓抹,曾经的斑驳的面孔得以掩盖焕发出些许新意。许多新建的大楼拔地而起都亭亭玉立漂漂亮亮的。楼区之间绿草茵茵鲜花盛开校路宽敞树影婆娑。曾经的简陋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中专面孔已成为历史的沧桑,一副堂堂正正的大学脸孔正在生机勃勃天天向上的渐显本科峥嵘。
感慨三:学生挺多滴。辽宁信息学院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因此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华夏各地,学生数量已是很上规模,据说已达七千之众,相当于青年大街上原来几个中专学校学生人数之和。信目望去,运动场上人声鼎沸龙腾虎跃朝气蓬勃,校园路上熙来攘往南腔北调,自习室里人影幢幢人满为患。整个校园一派蓬蓬勃勃生机昂然。
遥想当年这两所位于辽阳青年大街西侧的省属中专,无论其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办学人数办学资金和青年大街东侧的全国重点中专辽宁省邮电学校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的辽宁邮校财大气粗俾倪群雄不可一世喘气呼呼的,不用说对这两所学校的存在连眼皮都不愿翻一下,就是对门高其一等的大专辽宁外师也仿佛视作无物一般。记得2000年邮校正走在黄与不黄的十字路口时电子供销二校曾谦恭的上门欲与邮校联合办学一同升格为省属大学。结果被邮校一顿狂扁铩羽而归羞愤而去。时至今天不可一世的邮电学校大名早已在青年大街上销声匿迹风流云散不知所终。就是自己曾经美丽的校园也被通信公司鸠占鹊巢,一会儿中国网宽天下,一会儿联通你我精彩在沃了。而曾经被邮校认为不入流的电子供销二校却顺应历史潮流因势利导趁势而上两相合并进而成为今天古城赫赫有名的辽信学院。看看如今它的规模,它的校园,它的学生,可以想见只要踏踏实实的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把办学的路走正走稳,千万别碰上乱校之徒,那么它升格为一所全日制省属本科院校将是指日可待。其实一所大学无论地处何方身处何地,只要你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有好的校长、有好的师资、再把握好招生、就业、基础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等相关环节,在教育科技愈来愈重要的今天,把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改造成为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应该说不是件特别难的事。这里关键是学院要有一个好的校长大人。北大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北大还不是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蔡元培校长。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成就了北京大学百年的辉煌。否则如长邮辽邮之类即使你占有再好的办学资源而没有一个好的校长好的办学理念还不是把好端端的学校毁于一旦。其次是要有好的老师。著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群南郭先生混迹的学堂校园,一群行政混混主导的学校,呵呵,再美的校园也会成为历史的沧桑,再好的设备也是一堆废铜烂铁,再高的大楼也会成为历史的残垣断壁,再辉煌的。。。。呵呵,也都不过是灰黄而已。
以上是为初窥辽信校园之几点感慨。属于浮光掠影浮皮潦草管窥蠡测之见,姑且称作辽信校园游记尔。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