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划入济南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无奈之举:
1.莱芜被撤是趋势必然。作为传统的双核省份,近年来济南明显后劲不足,虽然贴吧里济南吧友各种不服,但差距就摆在这,和身前的南京、青岛等城市差距而来越大,身后的郑州、合肥等城市却越来越近。如果大家仔细留意: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概念已经由沿海+济南的概念——变成覆盖全省17(16)地市的城市群。帽子还是山东半岛的帽子,城市群的概念被淡化,都市圈的概念被加强。城市和周边的发展是互为因果关系,土壤肥沃的地方2、3个核心城市都可能发展的好,土壤贫瘠的地方1个能发展起来就不错了。中西部地区连搞双核的想法都没有,根本就没那条件。辽宁当年经济好的时候,大连、沈阳发展都不错,现在呢?粤、苏玩的转双核,关键是人家核心城市位置好,苏南县域、镇域经济是什么样子,深圳、广州周边的佛山、东莞是什么水准,所以才讲均衡化发展,不需要开疆动土合并城市吃相这么难看的举动。青岛为什么比济南强,无论是县域经济还是周边地市发展水平明显。济南呢?周边的地级市大多是人家县级市的水准吧,哪怕是淄博,不也就是人家镇江、扬泰的水准么。为什么莱芜并入济南,不是什么历史人文,就四个字“政治需要”,刘书记为什么提“讲政治”。山东省要么甘愿看着济南被人郑州、合肥等城市超越、地位越来越低,要么就得割肉往脸上贴。估计是省里也看透了济南无法像杭州、南京那样,省里帮着完善下基础设施、给点财政支持“输输血”,就能够做大做强。
2.下一个被撤销的城市是谁?城市设立、撤销不是积木游戏,随便你开动脑筋组合的。短期来看不会有针对地级市间的整合,但继续做大济南不是没有可能,比如把临近德州等地几个县划过去。目前山东地市平均人口600万出点头、面积接近10000平方公里,同粤苏浙相比,平均人口和面积都是最高的了,撤销地级市除非是并入副省城市,否则人员整合都困难。如果说非要撤销哪个地市,最大可能应该是滨州、枣庄,滨州主要是因为靠近济南、城市较小、发展势头弱;枣庄主要是因为强县弱区、资源型城市。但整体而言两市被裁撤的可能都很小,尤其是枣庄,没有必须要裁撤的道理,并入济宁、临沂?就是并进去了,临沂、济宁也只是5000亿水平的地级市,不过是淄博、潍坊的样子,也拿不到副省资格,也争不到国家战略,损害枣庄利益、临沂收益有限,零和游戏,赚个得罪人。
3.日照会不会被分割?大美觊觎岚山之心不死,但基本是没戏的。
①日照是山东的战略棋子,既是对江苏的棋子,也是对青岛的棋子。对江苏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如果按照某些人想的那样日照北部给青岛、岚山给临沂,青岛成为级别大市、全国前三大港,临沂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更,日照国际化都市自己也愿意,好像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有人考虑过山东的意愿么?一旦日照划给青岛,意味着山东将直接变成半内陆省份!靠东营、潍坊的小港是撑不起来的,岚山港支撑个临沂可以支撑全省也不行,烟台、威海港?那也得过青岛底盘,一旦青岛直辖想想什么后果吧。
②山东在日照有重大利益。日照是山东整合钢铁产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日照精品钢基地,现在主要有两家企业:日照钢铁和山东钢铁,前者在岚山区虎山站,后者在东港区涛雒镇,先不说青岛会不会被独立,就是不独立,难道会为了临沂发展临港经济,拆了自己的重要抓手?亿吨大港、瓦日铁路、输油管道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这个真金白银不是10、20个亿,是千亿级级别的投资,背后是全省万亿级的产业依托。
③岚山对临沂的作用有限。临沂商贸物流发达,核心是商贸物流及其带来的衍生工业。日照搞得是什么,是依托矿石、原油大进大出的临港工业。试问哪怕是把岚山给临沂,临沂会舍弃商贸业核心,转做临港工业?不会!临沂做的是日用消费品、五金装潢、农副产品,是基于“公路港”的陆运输体系,岚山港做的是原油、矿石、木材,对临沂商贸业支撑极其有限。在日照岚山就是产业核心,划给临沂变成拉动局部的副业,损害别人100分只为自己得利50分的事情,真是想的出来。
④莒南(临港)划入日照大有作为。莒南(临港)主导产业是冶金有色(镍合金)、绿色食品(味精、氨基酸)、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在临沂莒南(临港)就是200来亿的落后县区,划给日照莒南(临港)就是与主业高度契合、大有作为的新兴之地。镍合金产业距离岚山钢铁配套产业园十几公里,疏港大道直达,可以纳入日照精品港基地,产业链、港口货运都有保障。精细化工产业所在园区还是黑户,划入日照后旁边就是岚山化工园区——全省首批核准的22个化工园区之一。食品产业(味精、氨基酸)日照港大豆吞吐量全国前5。
自觉写的还算客观,估计会被大美人士喷成狗,有点害怕。
1.莱芜被撤是趋势必然。作为传统的双核省份,近年来济南明显后劲不足,虽然贴吧里济南吧友各种不服,但差距就摆在这,和身前的南京、青岛等城市差距而来越大,身后的郑州、合肥等城市却越来越近。如果大家仔细留意: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概念已经由沿海+济南的概念——变成覆盖全省17(16)地市的城市群。帽子还是山东半岛的帽子,城市群的概念被淡化,都市圈的概念被加强。城市和周边的发展是互为因果关系,土壤肥沃的地方2、3个核心城市都可能发展的好,土壤贫瘠的地方1个能发展起来就不错了。中西部地区连搞双核的想法都没有,根本就没那条件。辽宁当年经济好的时候,大连、沈阳发展都不错,现在呢?粤、苏玩的转双核,关键是人家核心城市位置好,苏南县域、镇域经济是什么样子,深圳、广州周边的佛山、东莞是什么水准,所以才讲均衡化发展,不需要开疆动土合并城市吃相这么难看的举动。青岛为什么比济南强,无论是县域经济还是周边地市发展水平明显。济南呢?周边的地级市大多是人家县级市的水准吧,哪怕是淄博,不也就是人家镇江、扬泰的水准么。为什么莱芜并入济南,不是什么历史人文,就四个字“政治需要”,刘书记为什么提“讲政治”。山东省要么甘愿看着济南被人郑州、合肥等城市超越、地位越来越低,要么就得割肉往脸上贴。估计是省里也看透了济南无法像杭州、南京那样,省里帮着完善下基础设施、给点财政支持“输输血”,就能够做大做强。
2.下一个被撤销的城市是谁?城市设立、撤销不是积木游戏,随便你开动脑筋组合的。短期来看不会有针对地级市间的整合,但继续做大济南不是没有可能,比如把临近德州等地几个县划过去。目前山东地市平均人口600万出点头、面积接近10000平方公里,同粤苏浙相比,平均人口和面积都是最高的了,撤销地级市除非是并入副省城市,否则人员整合都困难。如果说非要撤销哪个地市,最大可能应该是滨州、枣庄,滨州主要是因为靠近济南、城市较小、发展势头弱;枣庄主要是因为强县弱区、资源型城市。但整体而言两市被裁撤的可能都很小,尤其是枣庄,没有必须要裁撤的道理,并入济宁、临沂?就是并进去了,临沂、济宁也只是5000亿水平的地级市,不过是淄博、潍坊的样子,也拿不到副省资格,也争不到国家战略,损害枣庄利益、临沂收益有限,零和游戏,赚个得罪人。
3.日照会不会被分割?大美觊觎岚山之心不死,但基本是没戏的。
①日照是山东的战略棋子,既是对江苏的棋子,也是对青岛的棋子。对江苏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如果按照某些人想的那样日照北部给青岛、岚山给临沂,青岛成为级别大市、全国前三大港,临沂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更,日照国际化都市自己也愿意,好像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有人考虑过山东的意愿么?一旦日照划给青岛,意味着山东将直接变成半内陆省份!靠东营、潍坊的小港是撑不起来的,岚山港支撑个临沂可以支撑全省也不行,烟台、威海港?那也得过青岛底盘,一旦青岛直辖想想什么后果吧。
②山东在日照有重大利益。日照是山东整合钢铁产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日照精品钢基地,现在主要有两家企业:日照钢铁和山东钢铁,前者在岚山区虎山站,后者在东港区涛雒镇,先不说青岛会不会被独立,就是不独立,难道会为了临沂发展临港经济,拆了自己的重要抓手?亿吨大港、瓦日铁路、输油管道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这个真金白银不是10、20个亿,是千亿级级别的投资,背后是全省万亿级的产业依托。
③岚山对临沂的作用有限。临沂商贸物流发达,核心是商贸物流及其带来的衍生工业。日照搞得是什么,是依托矿石、原油大进大出的临港工业。试问哪怕是把岚山给临沂,临沂会舍弃商贸业核心,转做临港工业?不会!临沂做的是日用消费品、五金装潢、农副产品,是基于“公路港”的陆运输体系,岚山港做的是原油、矿石、木材,对临沂商贸业支撑极其有限。在日照岚山就是产业核心,划给临沂变成拉动局部的副业,损害别人100分只为自己得利50分的事情,真是想的出来。
④莒南(临港)划入日照大有作为。莒南(临港)主导产业是冶金有色(镍合金)、绿色食品(味精、氨基酸)、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在临沂莒南(临港)就是200来亿的落后县区,划给日照莒南(临港)就是与主业高度契合、大有作为的新兴之地。镍合金产业距离岚山钢铁配套产业园十几公里,疏港大道直达,可以纳入日照精品港基地,产业链、港口货运都有保障。精细化工产业所在园区还是黑户,划入日照后旁边就是岚山化工园区——全省首批核准的22个化工园区之一。食品产业(味精、氨基酸)日照港大豆吞吐量全国前5。
自觉写的还算客观,估计会被大美人士喷成狗,有点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