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8吧 关注:127贴子:5,072

回复:开贴说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排骨,做法居然这么简单。


77楼2009-08-07 12:48
回复
    嗯哼,这个超辣的。


    78楼2009-08-07 12:49
    回复
      2025-08-30 23:15: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鱼头鱼头,我的最爱啊。


      IP属地:山东79楼2009-08-20 19:09
      回复
        呵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我们这的四两陀,也算云南的特产,云腿月饼,做法和其它地方都不一样,不过也许会让人略觉油腻,个人吃了那么多苏式粤式,还是最喜欢自家的,每个人都打着自己家乡的烙印呢。


        81楼2009-08-28 23:58
        回复
          [编辑本段]材料
            面粉、猪油、黄油、鸡蛋、云腿、糖、盐
          [编辑本段]制作过程
            1.制面皮:
            猪油、黄油、鸡蛋、糖适量、盐一小勺,打散搅拌均匀(其实我就搅了几十下,很容易),然后加适量面粉,揉均面团;
            2.制馅料:
            1)云腿切丁上锅蒸熟;
            2)炒熟面:热锅放猪油少许,待猪油化开放干面粉,不断搅拌至颜色略深;
            3)云腿丁、熟面、糖,搅拌均匀,如果太干,可以加一点猪油;
            3.包月饼:
            1)制好的馅料放在冰箱里片刻,等待猪油结成块,这样比较容易包起来;
            2)面团上取适量小块,用手揉匀(因为有油所以很容易变软揉开),用手拍打成饼状(擀也可以,但是有点粘),包馅儿,把开口处捏在一起,然后倒置过来整形,放在涂了油的烤盘上;
            4.烤制:
            烤箱预热220度,烤大概25分钟即可,其间刷蛋液两次。


          83楼2009-08-29 00:00
          回复
            如今在云南,每逢中秋佳节,市民必上街购买月饼糕点,月饼中尤受市民喜爱的,当属火腿月饼。火腿月饼又名云腿月饼,此饼大小如手掌,形如馒头,外壳色泽金黄,让人望之垂涎欲滴。金黄的外壳包裹的,则是切成肉丁的云南火腿,以及蜂蜜、白糖、香料,咬一口,酥软香甜,满口生香。如此美味的火腿月饼,是谁首创,从何而来?今日,就请读者跟着记者的讲述,去了解首创此美食的滇式糕点名店——合香楼。
            宫廷厨师到云南
            光华街上开合香楼
                
                    清嘉庆年间,有一满族人胡德陛,官封奉直大夫。胡德陛在京为官期间,其儿子胡善经朝廷大员舒兴阿推荐,入皇宫当了一名宫廷厨师。此后,胡善在宫中学得一手好厨艺,看到宫中为厨也是不错的出路,胡善还让其次子胡增贵也入宫成为一名厨师。
                
                    胡增贵入宫后,专门学做宫廷糕点,由于头脑灵活,人又勤快,深得宫中老厨们的喜爱,学得一身做宫廷糕点的好技艺。1851年左右,舒兴阿到云南做巡抚,胡善和儿子胡增贵跟随到昆,在巡抚衙门内做厨师。1858年,舒兴阿奉调回京。临离昆前,念及胡善父子多年服侍之情,便赠予胡善父子一笔银两,建议两人去经商,将来或可过上富裕生活。
                
                    舒兴阿离昆后,胡善父子也离开巡抚衙门,拿出舒兴阿所赠银两,加上历年积蓄,在巡抚衙门不远处(今光华街上)开设了一家糕点铺,取名合香楼,专营糕点小吃。
            发挥宫廷技艺
            开发多种滇式糕点
                
                    合香楼开业之初,流年不利,社会动乱,米珠薪贵,饥民遍野,虽然胡氏父子身怀宫廷厨艺,但也仅能制作些一般糕饼出售,维持生计。直到1875年后,云南社会秩序才有所好转,生产恢复,市面上粮食充裕,百姓收入有所增加,能买糕点一尝的人开始增多,合香楼的生意日益好转。
                
                    有了些节余后,胡增贵开始施展他制作宫廷糕点的技艺,特从市场购来精细粮食,利用宫廷厨艺,认真制作了许多糕点,又根据本地顾客的喜好,采用本地特有的原料,制作生产出受本地人喜爱的糕点糖果,受到食客称赞,生意日益兴隆。这期间,合香楼先后生产的滇式糕点有近百个品种,大致有婚庆礼仪用的喜饼、寿桃;祭祀用的供糕、祭饼;逢年过节家家必备的芙蓉糕、鸡蛋糕及各式月饼小点心等。
            白糖猪油加火腿
            首创硬壳火腿月饼


            84楼2009-08-29 00:04
            回复
              清末年间,月饼已是中秋佳节昆明市民尤为喜爱的糕点。根据云南人的口味习惯,胡增贵生产出了大月饼和小月饼。大月饼直径约30公分,面料多采用麦面、荞面,内中馅料则有火腿、豆沙、白糖等几类。这之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直径30公分大小的“火腿大月饼”,每年中秋,到合香楼购买火腿大月饼的顾客,排队直排到光华街口。小月饼则如现今这般模样,当时叫做“四两砣”。此“四两砣”首先由胡增贵将宫中的一种酥皮点心改制而来,每个约重4两,故称四两砣。胡增贵制作了白糖、豆沙、麻仁、枣泥、玫瑰等10余种馅,深受顾客喜爱。但时间一长,胡增贵发现,此种小月饼外皮极易破碎,形态不易保持,携带运输极不方便。于是便苦思解决之道,经努力研究,不断改进,胡增贵首创用上等白糖、猪油揉面为外皮,再以上等宣威火腿切成肉丁,与蜂蜜、白糖拌匀,作为馅心,包入面皮之中,然后放入炉中用中火烘烤而熟。胡增贵给这种月饼取名“硬壳火腿四两砣”。这种月饼十分香酥、甜咸适度、口感极好,且不易破碎。与硬壳火腿月饼相比,其他店铺的月饼一般只能保存1个月,而合香楼的硬壳月饼,却可保持3到5个月而不霉变。合香楼首创的硬壳火腿,名声不径而走,成为滇式糕点的代表作,畅销全省并远销至北京、
              香港等地。


              85楼2009-08-29 00:05
              回复
                好贴!


                86楼2009-09-03 23: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