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记载中,纷纷嘲笑楚怀王轻信秦国许诺的六百里商於之地,而楚怀王在各种史实里,并非是昏庸之辈,要不然楚人也不会怀念他,那么唯一可以解释楚怀王此举的可能就是从武关到重阳一带的商於之地是楚人的祖地,楚怀王才会如此看重,如此耿耿于怀。
上面这张图就是秦汉年间的商於古道,刘邦率军进关中,走的就是这个路线。上面这张图清楚的标明了商於古道的路线,并不是走丹水,而是走西峡。史记中的丹阳之战,显然在丹江之北。翻遍丹江之北,唯一带阳字、地域平坦适宜大规模作战的地方就是西峡的重阳(对面有紫阳山),综合来看丹阳之战只可能发生在西峡县城和淅川县城周边。(巧合的是,中日西峡口之战的决战地,同样在西峡的重阳。)
更为巧合的是,西峡的西坪、重阳、紫阳、峡口与今保康的西坪、重阳、紫阳、峡口地名完全一致,且保康的西坪,其位置并不在西边,而是在河的东边,其地名的确定,无疑是外来因素。
保康的重阳,现有前1000年之前的祭祀庙(可能是楚人的祭祀庙),卞和墓(未发掘,表面覆有白膏泥),春秋的鼎、青铜剑等,是荆山雎漳山区里楚国遗迹最多的地区。
上古文献,童重通用,北魏时期,重阳地望设有潼阳县,归纳起来,重阳可能就是以楚人先祖老童命名,应为童阳(今日重阳节,按理应为童阳节)。巧合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进攻在重阳以南的峡口终结,未敢深入荆山山区。
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搞清楚西峡的重阳和保康的重阳之间的关系,楚国的源头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