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殿下吧 关注:158贴子:590
  • 10回复贴,共1

关于李世民欲立李恪为储的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李世民欲立李恪为储的看法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23 21:12回复
    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写的关于李恪的文章。我只想对之评价,历史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套用泪痕春雨的一句话,现在的人总喜欢站在上帝的视角去看历史。用已知的结果去评价当时历史发生的事情,然后对之评价。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要评价一段历史,就要站在当时人所处的环境猜测他们当时所应对的想法。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23 21:13
    回复
      2025-09-15 00:23: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到李世民欲立李恪为储就要先说说李世民为什么要立李治为太子?自古以来,太子有了实力就会直接威胁到皇上的势力。李世民是怕的,因为他的皇位本身就是通过玄武政变得来的。而且前面这些朝代给了李世民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他一开始立李承乾为太子之后,就安排李泰与之抗衡。目的就是太子实力强了,这边还有个李泰等党羽一直压制着他。但是明显这个方法还是没有用的,李承乾最后还是政变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23 21:13
      回复
        所以李世民没有办法了,最后还是选了柔弱的李治为太子。因为这样的好处就是,起码能保证自己在位时期太子对自己的位置不能造成威胁。因为他没有能力去造反。就像司马炎最后立太子选的是那个**的儿子一样。的确,晋惠帝登基后,没有人能动摇晋惠帝的皇帝地位,但那个时候的朝局很混乱。司马炎生前已经为他制衡好了政治格局。有人想篡位架空晋惠帝,另一方势力就会把他给打压下去,然后请奏满门抄斩。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23 21:14
        回复
          李世民也深知这样的结果,不想像司马炎死后那样,因为一个无法掌控朝局的皇帝,子嗣而相互残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提到的一句,李治懦弱,恐怕不能守得住国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23 21:23
          回复
            李世民是有一些人情的,起码对喜欢的儿子是这样。李承乾造反之后李世民没有赐死他,而是选择了流放。有些文章说李世民不喜欢李恪,我就想问一句,有哪个父亲对不喜欢的儿子说这个儿子很像自己的?能举上一个例子的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23 21:23
            回复
              李世民也想到了如果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必会反对,但他还是选择李恪,这点就证明了李世民对李恪的能力是认同的。他认为李恪有能力压得住长孙无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李恪登基之后,长孙无忌就不属于外戚势力了,就没有了朝堂制衡那个后顾之忧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3-23 21:24
              回复
                但是李世民所处的这个时期是不行的。如果欲立李恪,他必须说服长孙无忌这一个外戚势力,因为现在已经是贞观十七年了,距离长孙皇后去世贞观九年,已经过去八年了,其中朝中官员关系错综复杂以根深蒂固,李世民已经搬不动换不了血了。这一方外戚势力已经固定。所以他在外戚这一方势力上必须要说的动长孙无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3-23 21:24
                回复
                  2025-09-15 00:17: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至于他为什么单独和长孙无忌说。这里我要提到在贞观十年,李世民欲立召杨妃为后。魏征等一些朝中大臣集体反对。其中不免有很多大臣与长孙无忌有利益瓜葛的。李世民有一种皇帝的自信,他认为他提出来的大臣们都会遵从。而他又想当一个明君,所以又不得不听取众人反对的意见。所以这次李世民要单独说服长孙无忌欲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情。然后他的随从党羽才能随之附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23 21:25
                  回复
                    最后李世民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李治果然是被武则天架空了。而李治登台之后,长孙无忌为了消除皇族势力,在永徽一案中冤杀了李元昌,李恪等很多皇族有威信的人物,这个时期外戚压住了皇族势力,长孙无忌身为托孤大臣则投靠了王皇后,成为了这一届的外戚的力量,但没想到武则天搬倒了王皇后。长孙无忌无所依靠,因为他现在已经不属于这两个势力中的一方了。最后被武则天以一场莫须有的冤案结束了他的性命。人生的可悲,报应的轮回!!!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3-23 21:26
                    回复
                      此时皇族的势力已经很弱了,武则天才以强大的外戚势力。拉拢了朝中很多官员。从而架空了李治,并称二圣。这对皇帝来说是多么无奈可悲的事情。然而这就是李世民之前所担心的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3-23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