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吧 关注:7,266贴子:36,136
  • 7回复贴,共1

zt:《韩非子》几个版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韩非子集解二十卷(光绪丙申刊本)四库提要
清王先慎撰。先慎字慧英,长沙人,官道州训导。是编先慎自谓“旧注不备,且有讹误,近儒多所匡益。因旁采诸说,间附己见,为韩非子集解一书。其文以宋乾道本为主,间有讹脱,据他本订正焉。”书前有考证,分录史志及序跋,又韩佚文二十余条。采取旧说,有卢文弨、顾广圻、王念孙、王引之、王渭、俞樾、孙诒让,及其从兄王先谦诸人。细绎全书,总遽草率,触目瑕疵,卢俞所撰。家有其书,先慎采择,别无异材。且洪颐煊读书丛录,有考订韩子二十余条,竟未收入,殊为可怪。韩子之文,与左转国语国策史记诸子相同者,并未详细校勘。即本书前后,亦未关照,全节相同者,如内储说上,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一节,观于外储说左,字句相同者,如亡征篇云,“罢露百姓,煎靡货财”,外储说左云“罢苦百姓,煎靡财货”,则“苦”明为“路”讹。后人不识路字之谊而妄改者,先慎并为互勘。其下己意之处,时露浅陋。解老云“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与乡饮酒义合,而先慎竟从御览所引,改做“身全之谓得,得者得身也”,则失其旨矣。“众人多而圣人寡,寡之不胜众,数也”。数当如字读,数也犹言理也,势也,而先慎注数音“索角反”,则句读音义,全非矣。尤可异者,佚文之中,如物有所宜一节,明见本书扬权篇;爱人不得独利一节,明见本书三守篇,而竟入佚文,可谓谬妄。至若解弧与邢伯柳为怨一节,见于吕览,而本书外储说左下文异。势者君之马也一节,见于邓析子,而本书外储说右上文异。楚王有白猿一节,见于吕览淮南。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一节,见于国策史记说苑诸书,此或类书引有差误,先慎竟不详考。且以势者君之马也一节,与势者君之舆也一节,分为二部,其粗疏荒谬,不可究诘。以此著书,言之太易。世人以其微有抄撮之功,案头翻阅,未为不可,若以为精校之本,则大误矣。



IP属地:江西1楼2009-07-11 21:11回复
    韩非子集释(中华上海编辑所1958年9月1版)
    陈奇猷撰。另有《吕氏春秋集释》行世,多为学界称。1917年生于广东韶关,2006年卒于上海。1936年入北京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40 年入辅仁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学部深造,42年获硕士学位,期间,多得名师指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孙蜀丞(人和)先生。此后,执教沪上,历任上海震旦大学文理学院、光华大学、诚明文学院等院校教授。1952年后历任中华上海编辑所、上海机构略特约编审。是书32开,虽以王氏集解为底本,但保留了所有的文本异文。此外作者考察和引用了90余种不同的注释,然后注上自己的看法。出版说明后为韩非子集释总目、孙人和序、陈自序、乾道本黄三八郎序。次陈之韩非学述,略论韩非生平思想。次凡例,次韩非子目录,是目亦有注释,小字双行。如目录二字下即有“奇猷按藏本无目录”,次为正文。尾有附录。附录亦附目,有韩非子佚文、真伪考、刻本源流考及表、旧注考、有关韩非子之记载、生卒年考、韩非年表、考证资料辑要、旧刻本序、旧评辑要、集释引用诸家校说列目,凡八十余页。不仅有益于初学,而有助于学术,附录所收资料多为诸本所不录。然是书多参考黄陂陈启天氏《韩非子校释》《韩非子参考书辑要》两书,未作说明,颇为遗憾。是书于旧文未轻易变动,就注释处作说明,此高于校释之处。该书可算所有版本中较好的本子,它提供了其他所有的文本异文,以及其他地方提到的关于文本的参考资料。1958年初版有一些讹误及印刷错误,周勋初《<韩非子>札记》一书有驳正。1961年北京中华出版了《韩非子集释补》,对此作了一些修正,并增添了新的文本资料。1962年,北京中华出了该书的修订版,其中增添了一些新注。 1974年,上海机构略又据以再版,尽删原书之出版说明、各家之序、学述、附录。仅留凡例,加一重印说明,乃至大不如旧本之善,虽为晚出,然摒弃精华,不得不识。2000年陈氏《韩非子新校注》由上海机构略出版,即在《集释补》之基础之上改写。


    IP属地:江西2楼2009-07-11 21:12
    回复
      2025-09-19 12:01: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韩子浅解(北京中华1960年初版)
      梁启雄撰。启雄字述任,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胞弟。 1925年梁启超在清华学校任教,他从兄作助教,得兄教诲,学先秦诸子。此外尚有《荀子柬本释》、《二十四史传目引得》、《荀子简释》。是书起首为高亨序,次梁氏自作前言,有韩非生平事迹、各篇真伪考、韩非主要思想及学术根源、以及对韩非思想的批判等。是书以王氏《韩非子集解》为底本,不仅广采迂评本、赵用贤本等国内诸本,而且还采用了日本的韩非子纂闻、韩非子翼毳等。凡对王氏集解之文有改正之处,必注出版本依据及王氏旧文。是书注随文走,单行小子以示区别,然不附韩非子佚文,目录不分卷,仅言第几某篇。对于梁启雄在注中采录了王先慎及早期和后来一些注释家的主要观点,提供了概括性的结论,但没有给出证据,其中梁启雄自己的意见也包含在内。亦不强释,遇有晦涩不通,加(?)以示阙疑。


      IP属地:江西3楼2009-07-11 21:12
      回复
        韩非子校注(江苏机构略1982年初版)
        旧题《韩非子》校注组,惟后记曰“全书的文字统一和校勘审定工作是由周勋初通知负责的”,后学多以为周勋初之作,然从周氏所言,是书确成于众手,惟周氏与洪诚居功至大。单本印行,32开。周勋初(1929 —),上海南汇人。南京大学知名教授,主要研究先秦诸子及楚辞,此外还作有《高适年谱》、《唐语林校证》。洪诚(1909---1980) ,安徽青阳人,黄侃门生,精于训诂。是书在国内各注释《韩非子》中,较为晚出,故得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各大图书馆珍藏的韩子善本,以清嘉庆二十三年吴鼒影宋乾道本为底本,径改正文中应改正之处,仅于篇末附校勘记述乾道本原文及校勘依据。其校勘依据参考书籍达四十一种之多,且多取善本,如所用《韩非子集解》为原刊本,《文选》为胡可家原刻本,《札迻》为孙诒让光绪二十年原刻本,《北堂书钞》用南海孔氏重刊影宋抄本等。附录收《史记韩非传》,次人名索引,次乾道本目录,次吴鼒、黄丕烈、道藏诸本书影等。是书不偏重于字句的校释,力求对全文作深入浅出之注释,以现代汉语行文。简体横排,每篇之首有说明,考订作者、真伪、亦及主旨。注释不随文而走,释于页下。惟目录一节,既不分卷,亦不涉及篇目次第,仅言初见秦存韩难言以至于制分,附录遗物佚文。是书错误较少,又较通俗,为初学者之首选。


        IP属地:江西4楼2009-07-11 21:12
        回复
          韩非子索引(中华1982年)
          周钟灵、施孝适和许惟贤主编。为南京大学中文系部分教师及校外几个同志在编写《汉语大词典》之余,收集语言材料而成。书后附繁体《韩非子》全文,以吴鼒乾道本为底本,异文在各篇后注出,文本校订由《韩非子校注》编写组完成。索引编排以《韩非子》中使用的词、词组、短语为纲,共收单音节词2682个。《韩非子》一书凡五十五篇,约十万八千字,若逐字索引,未免过于浩繁,故是书依独立成义之字而行,字后加字更组他词,索引不另附见,有音序检字观之,则正在其下。如“楚”字下有“楚邦、楚成王、楚悼王、楚共王、楚国、楚厉王、楚灵王、楚人、楚山、楚王、楚庄、楚庄王 ”条,前后相依,一目了然,故能御繁于简。然于一字多音,则予分列。如“说”有shuo、shui、yue三音,分列三处,且不互见,亦不附言,实未便学人。字条下有所出例句,句后三项阿拉比数字,以“•”隔开,分别对应篇次、段次、句次。附录部分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官名索引以及先秦诸子名词术语索引,极为便利。然于人名异称,则不加整理,如管仲其人,有管仲、管夷吾、管仲父、夷吾、管子、管、仲父几称,实为一人,不合一条,亦不说明,于体例实未尽美。


          IP属地:江西5楼2009-07-11 21:13
          回复
            韩非子逐字索引(香港商务,2000年)
            刘殿爵、陈方正编,收入《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


            IP属地:江西6楼2009-07-11 21:13
            回复
              晕,清和民国的几个,发不出来


              IP属地:江西7楼2009-07-11 21:14
              回复
                不错,给了读者很大的帮助,谢谢楼主!


                IP属地:广东9楼2012-09-09 1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