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琴音戛然而止,琵琶从空中掉了下来,狠狠地砸在了雪地上,上好红木制成的琵琶顷刻间四分五裂,五根琴弦断了三根。
公孙离耳畔一阵嗡鸣,若不是虎拉着她几乎站立不稳,随着琵琶四分五裂,她感觉全身血液好似凝固了一般,仿佛碎裂的不是琵琶,而是她的五脏六腑。
她不知该作何反应,只能茫然地望着眼前熟悉的人们,她的目光从李白,上官婉儿,李信等人的脸上一一扫了过去,最后落寞地收回视线。
在她愣神之际,女娲已经来到了那扇破旧的石门前,她掐了个决然后双手合十,紧接着金色的光芒从她掌心溢出,门上的纹路仿佛复苏了一样轻轻地亮了一下,慢慢的,金色的微光越来越亮,与女娲掌中的金光相互辉映,直到光芒笼罩了她的周身,她才将双手向外展开,迸射出四道光束,与门上的四个方位连接起来。
上官婉儿身上的伤口在事态平息后逐渐发作起来,她痛得直皱眉,扫了一眼坐在地上的弈星偏头问李信,“他们几人可要带走?”
李信道:“我并无实权,日后的路怎么走都是如履薄冰,此事还是交于韩将军吧。”
上官婉儿不再说话。
“看。”李信朝杨玉环的方向点了一下头。
上官婉儿顺着方向看去,只见杨玉环慢慢飘向了空中,通体笼着一层薄薄的光晕,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情美,她被光束指引着向女娲那飘去,众人的视线被过强的光芒挡住,接下来的便看不到了。
“身上的伤不要紧吧?”身后,韩信不知道什么时候走来了,询问地看着上官婉儿胳膊上的伤势。
因为站位的原因,李信这才注意到上官婉儿右胳膊上血淋淋的伤口,登时心头一紧,眼里担忧之色显而易见,“你怎么一直不说?!走,跟我去江林那!”
上官婉儿有些不自在地移开了视线,声音微冷,“伤的又不止我一个。”
李信微愕,是了,方才一直都是上官婉儿在护着陛下,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往前面那滩血迹处走去,见他在寻找什么,韩信也跟了上来,“可是在找玉玺?”
李信点了点头,他用剑拨开那处浸透了的血,玉玺正躺在那里,他蹲下从怀里拿出了帕子小心地将玉玺取出。
站起来的时候,身侧的公孙离开口了,“让我猜猜,接下来你是要将我们押入大理寺还是押入天牢?”
迎着公孙离冰冷沉郁的眼神,李信淡淡地回道:“事关重大,得由陛下亲自定夺。”
“呵,是了,毕竟一切因你而起。”公孙离语气控制不住地夹带了怒意。
闻言,李信不由地掀了她一眼,转身离去。
韩信对着身后的人招了招手,“来人,将他们三人带回宫中,暂时押入天牢,回去禀告陛下,准备三司会审。”
“是。”
韩信利索地收拾了现场,再次朝女娲那边看去时,金光已经散了,破旧的大门焕然一新,曾经门上的裂纹都不见了,只是不见的,还有杨玉环。
“结界这是补好了?”一直没说话的云中君开口问道。
女娲转过身来,“你是要问鹿瑶的事吧?”
云中君点了点头,远处的上官婉儿听到后也看了过来。
女娲将手背到身后,探究地凝视了他片刻,问道:“鹿瑶铸下的错你能原谅?”
云中君干脆道:“不能。”
“罢了,现在她灵识已散,念在她是为了凡间而死,便让她有来世吧。”女娲淡声道。
云中君一怔,不由地抬眼看她,“来世。”
“你师傅教过你,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是不得重入轮回的,你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会不清楚?让她有来世,已是对她最大的宽恕了,鹿瑶死前将一部分灵力注入到你的体内,除了复明你的双眼,你还得到了更长的寿命,往后,你是留在东海还是?”
云中君沉默了半晌,答道:“留在东海。”
听到这个回答,女娲似乎有些意外。
云中君向女娲行了一礼,声音清明,“多谢神明大人,如此便已很好。”
女娲颔首,她转身轻飘飘地来到了世人的面前,正色直言道:“此次劫难尔等必须警示后人,神明在上,不容任何人侵犯神权!”
云缝间金光乍现,众人抬头望去,阳光在云层后面若隐若现,勾勒出漂亮的金边,清风过,云雾飘动,一缕阳光照了下来,给世间带来了新岁的暖意。
随着这缕阳光,女娲消失了,不如她降世时的浩荡恢宏,她的离开倒是潇洒极了。
“诸位,我们也该告辞了。”云中君温声道。
李白望着他明亮的眼眸叹了口气,“你当真要回东海?”
云中君道:“嗯。”
“她转世后,你不再去找她吗?”李白问道。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一切仇恨随着瑶的死都烟消云散了,不,也不能说是烟消云散了,这么多条性命不可能因为瑶的死而消弭,而是他有愧,若是当年再护着她一点,好好教导她,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说到底,他释怀不了,恨,但也原谅不了自己,只能将自己困在那一年的愧怍,悔恨里。
云中君噙着温和的笑,只是笑不达眼底,“或许等她转世了,我已经快死了呢?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诸位,告辞。”
他向世人行了一礼,转身抖出洁白的翅膀,与东神一道往东边飞走了。
公孙离耳畔一阵嗡鸣,若不是虎拉着她几乎站立不稳,随着琵琶四分五裂,她感觉全身血液好似凝固了一般,仿佛碎裂的不是琵琶,而是她的五脏六腑。
她不知该作何反应,只能茫然地望着眼前熟悉的人们,她的目光从李白,上官婉儿,李信等人的脸上一一扫了过去,最后落寞地收回视线。
在她愣神之际,女娲已经来到了那扇破旧的石门前,她掐了个决然后双手合十,紧接着金色的光芒从她掌心溢出,门上的纹路仿佛复苏了一样轻轻地亮了一下,慢慢的,金色的微光越来越亮,与女娲掌中的金光相互辉映,直到光芒笼罩了她的周身,她才将双手向外展开,迸射出四道光束,与门上的四个方位连接起来。
上官婉儿身上的伤口在事态平息后逐渐发作起来,她痛得直皱眉,扫了一眼坐在地上的弈星偏头问李信,“他们几人可要带走?”
李信道:“我并无实权,日后的路怎么走都是如履薄冰,此事还是交于韩将军吧。”
上官婉儿不再说话。
“看。”李信朝杨玉环的方向点了一下头。
上官婉儿顺着方向看去,只见杨玉环慢慢飘向了空中,通体笼着一层薄薄的光晕,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情美,她被光束指引着向女娲那飘去,众人的视线被过强的光芒挡住,接下来的便看不到了。
“身上的伤不要紧吧?”身后,韩信不知道什么时候走来了,询问地看着上官婉儿胳膊上的伤势。
因为站位的原因,李信这才注意到上官婉儿右胳膊上血淋淋的伤口,登时心头一紧,眼里担忧之色显而易见,“你怎么一直不说?!走,跟我去江林那!”
上官婉儿有些不自在地移开了视线,声音微冷,“伤的又不止我一个。”
李信微愕,是了,方才一直都是上官婉儿在护着陛下,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往前面那滩血迹处走去,见他在寻找什么,韩信也跟了上来,“可是在找玉玺?”
李信点了点头,他用剑拨开那处浸透了的血,玉玺正躺在那里,他蹲下从怀里拿出了帕子小心地将玉玺取出。
站起来的时候,身侧的公孙离开口了,“让我猜猜,接下来你是要将我们押入大理寺还是押入天牢?”
迎着公孙离冰冷沉郁的眼神,李信淡淡地回道:“事关重大,得由陛下亲自定夺。”
“呵,是了,毕竟一切因你而起。”公孙离语气控制不住地夹带了怒意。
闻言,李信不由地掀了她一眼,转身离去。
韩信对着身后的人招了招手,“来人,将他们三人带回宫中,暂时押入天牢,回去禀告陛下,准备三司会审。”
“是。”
韩信利索地收拾了现场,再次朝女娲那边看去时,金光已经散了,破旧的大门焕然一新,曾经门上的裂纹都不见了,只是不见的,还有杨玉环。
“结界这是补好了?”一直没说话的云中君开口问道。
女娲转过身来,“你是要问鹿瑶的事吧?”
云中君点了点头,远处的上官婉儿听到后也看了过来。
女娲将手背到身后,探究地凝视了他片刻,问道:“鹿瑶铸下的错你能原谅?”
云中君干脆道:“不能。”
“罢了,现在她灵识已散,念在她是为了凡间而死,便让她有来世吧。”女娲淡声道。
云中君一怔,不由地抬眼看她,“来世。”
“你师傅教过你,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是不得重入轮回的,你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会不清楚?让她有来世,已是对她最大的宽恕了,鹿瑶死前将一部分灵力注入到你的体内,除了复明你的双眼,你还得到了更长的寿命,往后,你是留在东海还是?”
云中君沉默了半晌,答道:“留在东海。”
听到这个回答,女娲似乎有些意外。
云中君向女娲行了一礼,声音清明,“多谢神明大人,如此便已很好。”
女娲颔首,她转身轻飘飘地来到了世人的面前,正色直言道:“此次劫难尔等必须警示后人,神明在上,不容任何人侵犯神权!”
云缝间金光乍现,众人抬头望去,阳光在云层后面若隐若现,勾勒出漂亮的金边,清风过,云雾飘动,一缕阳光照了下来,给世间带来了新岁的暖意。
随着这缕阳光,女娲消失了,不如她降世时的浩荡恢宏,她的离开倒是潇洒极了。
“诸位,我们也该告辞了。”云中君温声道。
李白望着他明亮的眼眸叹了口气,“你当真要回东海?”
云中君道:“嗯。”
“她转世后,你不再去找她吗?”李白问道。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一切仇恨随着瑶的死都烟消云散了,不,也不能说是烟消云散了,这么多条性命不可能因为瑶的死而消弭,而是他有愧,若是当年再护着她一点,好好教导她,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说到底,他释怀不了,恨,但也原谅不了自己,只能将自己困在那一年的愧怍,悔恨里。
云中君噙着温和的笑,只是笑不达眼底,“或许等她转世了,我已经快死了呢?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诸位,告辞。”
他向世人行了一礼,转身抖出洁白的翅膀,与东神一道往东边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