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作业车在京张高铁官厅特大桥架设接触网导线。
一百多年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带领设计和施工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首条中国人自行筹资、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打破了西方列强对中国铁路的垄断,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新纪元。今天,又一批年轻的中铁电气化人传承詹天佑精神,迎接智能建造新发展,高科技必将京张高铁打造成中国铁路标志性工程,开启中国高铁建设新时代。

图为班前施工安全现场点名会。 李忠民摄

技术人员在项目部信息化中心共同探讨AR辅助施工智能安全帽技术问题。李忠民摄

图为利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装配生产线预制接触网腕臂。 李忠民摄
近日,随着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接触网腕臂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调试成功,标志着京张高铁“四电”工程建设中实施“精品工程、智能建造”又实现了新的突破。

施工人员在对接触网腕臂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调试。李忠民摄

施工人员在对接触网吊弦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产品进行现场自检。李忠民摄
多年的厚积薄发,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孕育出的工匠精神绵延不绝的传承发扬,更是又一批“80后”、“90后”青年员工秉持“传承詹天佑精神、打造精品工程”这一核心理念结出的累累硕果。与时俱进的大国工匠精神已成为一代代电气化人共同的精神基因。

图为恒张力作业车在线路上架设接触网导线。李忠民摄

图为京张高铁电气化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心外貌。李忠民摄

施工人员在操作企业自主研发的接触网腕臂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李忠民摄

施工人员现场操作企业自主研发的接触网吊弦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李忠民摄
工匠摇篮里的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专业的接触网产品,热爱自己所做的事,他们不断改善接触网施工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为高铁建设事业作贡献而乐在其中。

入夜,青年员工在项目部阅览室学习技术书籍或查阅有关资料。李忠民摄

技术人员在调度指挥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遥测监控。李忠民摄

图为班前施工安全现场点名会。 李忠民摄

图为施工人员利用恒张力架线车在线路上架设接触网导线。 李忠民摄

施工人员利用检测器在京张高铁线路上对接触网导线平直度进行检测。李忠民摄
为建好京张高铁,中铁电气化人聚焦“过程精细、工艺精致”建设目标,开启了京张高铁精品示范工程新模式。为此,他们将宣传教育、精品意识传导到位,以专业化团队建设为基础,科学编制施组方案,形成样板引路,齐心协力共抓精品质量提升。

技术人员在核查接触网腕臂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技术状况。李忠民摄

图为利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预制设备预制接触网吊弦。 李忠民摄
自2018年8月京张高铁站后“四电”工程开工以来,中铁电气化局京张四电工程电气化项目部将物联网、智能机械装配、BIM技术、AR辅助施工、VR安全体验、施工生产管理平台等技术与施工生产深度结合,不断丰富智能建造内涵,不断提升智能建造水平。

图为企业自主研发的各种施工作业机器具在京张高铁应用。李忠民摄

图为京张高铁应用BIM技术指导施工现场演示。李忠民摄

图为施工人员在培训中心进行VR典型安全事故情景体验。李忠民摄

图为现场人员配戴AR智能安全帽随时向调度中心传输施工现场信息。李忠民摄

技术人员在调度指挥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遥测监控。李忠民摄

图为现场应用接触网智能诊断检测小推车进行检测。李忠民摄

员工使用自主研发的高铁锂电精密拧紧器安装接触网吊弦,严格做到力矩标准精确一致。李忠民摄

图为施工作业人员现场使用轻型数显式接触网弹性吊索安装仪。李忠民摄

图为自主研发的接触网钢柱自动化立杆机在线路上组立钢柱。 李忠民摄

图为员工现场使用腕臂偏移激光测量仪检测接触网导高值。

图为施工人员在恒张力架线车上进行接触网导线架设作业。李忠民摄
截至目前他们完成了接触网腕臂自动装配平台和吊弦自动化预配平台的升级改造,从精确完成管材切割、料头分拣、管材工位间转移,从机器人寻孔定位到机械手夹持管材前进并套上零部件、紧固螺帽,完成一组装配作业时间大大缩短,生产精确度和稳定性大幅度提升。一台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每天可完成200组腕臂预配,而且技术标准误差都控制在了1毫米之内,这为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提供了充分保障。

图为施工作业车辆在京张高铁怀来至新保安区段线路上运送施工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