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内外交困”,为何DOTA2的玩家仍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在于DOTA2玩家的特殊性。在DOTA这一IP自2006年进入国内市场,迄今为止,已跨步迈过十三年光阴。十三年,足以令一个少年成长,也足以令青春年华老去。对于目前的DOTA2而言,在这个游戏中奋战十年以上的玩家俯拾皆是。

而随着时间推移,游戏内容及版本更新,大多数热血少年扔掉鼠标、键盘,正襟危坐在写字楼中。这样所谓的“云玩家”变得多了起来,但对于他们来说,有件事始终未曾忘记。
那便是DOTA这款游戏曾经教会他们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
当曾经DOTA仅是War3中的一张地图时,这些玩家早就学会了如何直面世界:退了一个兄弟,四个人继续打。退了四个兄弟,一个人继续打。哪怕背靠世界树,也要手提圣剑作为最后的防御塔。不放弃,是DOTA2的魅力。因此无论是玩家年少时在游戏中1V9拯救世界,或是现在身处社会里颠沛,他们其实都在走同一条路:孤身一人,拯救世界。
听起来有点中二,对吧。
是的,毕竟只不过一款游戏,哪来那么多的情怀和梦想。但若是抛去了这两点。我们已无法再找到任何内容论证DOTA2群体出现的现象:
每年Ti比赛,都有玩家辞掉工作;
每年Ti比赛,都有通宵熬夜的黑眼圈;
甚至当往昔记忆开始变得模糊,每一年关于Ti赛事的记忆仍在DOTA玩家脑海中清晰毕现:很多玩家关于夏天最为深刻的印象便是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