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最热门的AI领域,近五年论文量仅次于哈工大

从2009-2018近十年15所对比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文总量来看,各个高校前后紧跟,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十年总发文量5000篇以上的高校有两所,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5629篇位列第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433篇位列第二。但位于第一梯队的前三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发文量领先第4-10名较多。
表 2:15所对比高校全球显示度排名最靠前的10个Topics表现

由表2可知,目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研究热度最高的关键词是“算法;计算机视觉;模型”,其次是“语义;模型;推荐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算法;计算机视觉;模型”上发文数量表现较好,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语义;模型;推荐系统”上表现优异。此外,在“机器人;机器人技术;操纵器”上,哈尔滨工业大学表现优异,处于领跑地位。在“多代理系统;运动规划;机器人”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领跑,其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工业大学等高校。综合来看,在全球显示度最靠前的10个Topics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发文数量占据前五。
9)12院士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专家
咨询组主要任务是对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政策、规划提出咨询建议。由高校、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战略思考、实践经验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组成。
入选咨询组的专家共20名,包括12名院士。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任组长,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副主任、工程院院士高文和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任副组长。
其余专家包括清华、上交大、南大、北师大、北航、同济、吉大、北理工等多校的校长或副校长。
工作组主要任务是承担咨询组日常工作,并接受教育部委托开展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专项工作和专题研究等工作;由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与实践基础好的高校相关专家组成。
工作组专家共14名,均来自各大高校教师。浙大吴飞任组长,北大黄铁军、北航李波任副组长。
10)最早一批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专业
7月8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研讨会”在北航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26所一流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此外,为了促进校企合作联合开展人工智能实践与创意平台建设,会议还邀请了百度、华为、腾讯、西普教育等相关企业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和计算机学院联合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海军、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高新处刘法磊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波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