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客官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只要金融市场震荡、股市大跌,关于投资者破产、欠债的消息就会不绝于耳。
为啥股市下跌或者一笔投资失败就让他们生活陷入困境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了呢?是运气不好还是眼光不好?
Mr.纳认为,是理财规划做得不好。
理财做得好,首先要有一个全盘规划。
家庭理财规划是指在全面考察收支状况、家庭资产财务情况后,根据家庭风险承担能力、家庭成员的人生偏好以及不同阶段的家庭需求,确定家庭理财目标,制定合理的家庭投资理财方案。
下面给各位客官介绍几个理财规划的一般法则。
“4321法则”
这个定律来自于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主要目的是在于进行合理的资产分配。
同时,数字化的理财概念简单、易懂,梯形的理财方案体现出的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结构,很适合将"准中产"白领的生活打造得从容优雅。
资产配置参考比例是:40%用于买房及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的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按照这个定律来安排资产,既可以满足家庭生活的日常需要,又可以通过投资保值增值,还能够为家庭提供基本的保险保障。
在此法则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或投资方案等作细致调整,才可达至最理想的效果。
“72法则”
当我们在做财务规划时,了解复利的运作和计算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常喜欢用“利滚利”来形容某项投资获利快速、报酬惊人。虽然复利公式并不难理解,但若是期数很多,算起来还是相当麻烦,如果用“72法则”来计算就简单得多了。
所谓的“72法则”就是以1%的复利来计息,经过72年以后,你的本金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倍。
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就变成一倍;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6年左右(72/12),才能让1块钱变成2块钱。
72法则同样还可以用来算贬值速度,例如通货膨胀率是3%,那么72÷3=24,24年后你现在的一元钱就只能买五毛钱的东西了。
虽然利用72法则不像查表计算那么精确,但也已经十分接近了,因此当你手中少了一份复利表时,记住简单的72法则,或许能够帮你不少的忙。
“80法则”
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单身期、家庭与事业形成期、家庭与事业成长期、退休前期,退休期。
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风险投资的比例应该逐步降低。
所谓80法则,就是指做投资时,买高风险投资产品的资金比例不能超过80减去你的年龄。
比如,如果您现在30岁,那么您应该把不超过总资产的[50%=(80-30)x1%]=50%投资于股票;当您50岁时,这个比例应该是30%。
投资的80法则强调了年龄和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年龄越大,就越要减少高风险项目的投资比例,从对收益的追求转向对本金的保障。
房贷“三一定律”
如今房子成了多数人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辛辛苦苦好多年,终于攒够了首付款,却不幸沦为了一辈子的“房奴”。
有房贷的客官们,在日常开销时还应着重考虑房贷问题。
31定律告诉我们,每月的房贷还款数额以不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
如果家庭月收入为5万元,月供数额的上限最好为1.7万元。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家庭资产结构发生变化,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下降,从而也会影响到生活质量。遵照31定律,则不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压迫感。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小定律都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最后,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关于投资理财的名言:投资理财有两个法则, 一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保住本金是最重要的;二是谨记第一条。
科学合理的理财规划才是正确的理财姿势!同时一定要谨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为啥股市下跌或者一笔投资失败就让他们生活陷入困境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了呢?是运气不好还是眼光不好?
Mr.纳认为,是理财规划做得不好。
理财做得好,首先要有一个全盘规划。
家庭理财规划是指在全面考察收支状况、家庭资产财务情况后,根据家庭风险承担能力、家庭成员的人生偏好以及不同阶段的家庭需求,确定家庭理财目标,制定合理的家庭投资理财方案。
下面给各位客官介绍几个理财规划的一般法则。
“4321法则”
这个定律来自于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主要目的是在于进行合理的资产分配。
同时,数字化的理财概念简单、易懂,梯形的理财方案体现出的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结构,很适合将"准中产"白领的生活打造得从容优雅。
资产配置参考比例是:40%用于买房及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的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按照这个定律来安排资产,既可以满足家庭生活的日常需要,又可以通过投资保值增值,还能够为家庭提供基本的保险保障。
在此法则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或投资方案等作细致调整,才可达至最理想的效果。
“72法则”
当我们在做财务规划时,了解复利的运作和计算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常喜欢用“利滚利”来形容某项投资获利快速、报酬惊人。虽然复利公式并不难理解,但若是期数很多,算起来还是相当麻烦,如果用“72法则”来计算就简单得多了。
所谓的“72法则”就是以1%的复利来计息,经过72年以后,你的本金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倍。
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就变成一倍;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6年左右(72/12),才能让1块钱变成2块钱。
72法则同样还可以用来算贬值速度,例如通货膨胀率是3%,那么72÷3=24,24年后你现在的一元钱就只能买五毛钱的东西了。
虽然利用72法则不像查表计算那么精确,但也已经十分接近了,因此当你手中少了一份复利表时,记住简单的72法则,或许能够帮你不少的忙。
“80法则”
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单身期、家庭与事业形成期、家庭与事业成长期、退休前期,退休期。
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风险投资的比例应该逐步降低。
所谓80法则,就是指做投资时,买高风险投资产品的资金比例不能超过80减去你的年龄。
比如,如果您现在30岁,那么您应该把不超过总资产的[50%=(80-30)x1%]=50%投资于股票;当您50岁时,这个比例应该是30%。
投资的80法则强调了年龄和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年龄越大,就越要减少高风险项目的投资比例,从对收益的追求转向对本金的保障。
房贷“三一定律”
如今房子成了多数人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辛辛苦苦好多年,终于攒够了首付款,却不幸沦为了一辈子的“房奴”。
有房贷的客官们,在日常开销时还应着重考虑房贷问题。
31定律告诉我们,每月的房贷还款数额以不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
如果家庭月收入为5万元,月供数额的上限最好为1.7万元。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家庭资产结构发生变化,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下降,从而也会影响到生活质量。遵照31定律,则不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压迫感。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小定律都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最后,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关于投资理财的名言:投资理财有两个法则, 一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保住本金是最重要的;二是谨记第一条。
科学合理的理财规划才是正确的理财姿势!同时一定要谨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