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福源老年公寓##廊坊哪家养老院服务最好##养老院#

入住廊坊市福源老年公寓纪实日记---------(第11篇~~~~平静中的波澜)
2016.09.07 周三
今天早晨我打电话给父亲,再次询问昨晚丁师傅表现,老爷子说昨晚相安无事,虽然丁师傅态度仍然不好,但是没有刁难老爷子,父亲很高兴,期望丁师傅的服务从此能好转。
下午,老爷子和老潘师傅聊天,知道他当了班长,父亲对他表示祝贺,并逗趣的和他说:“你还记得7月6号早晨,你对我和蔼地说一句,张大爷起床了,我听了感到非常惊讶,我当时还特意问你,今天几号,你说6号,我是提醒你记住这一天,这个事你还记得吗?”老潘师傅问:“你问这干啥?”老爷子继续说:“7月6号到现在9月6号整整两个月,你当上了班长,虽然是偶合,但是这很有意思,你前途光明呀!”老潘师傅面有喜色,并说他记得这件事,随后父亲赶紧说:“你看我该理发了,胡子也该刮了,在养老院,像我这蓬头垢面的,影响形象呀!”老潘师傅听后,立即走出房间,到服务台拿来理发工具,立即给老爷子理发刮脸,护工小赵(赵书芹)在旁边说:“看见没有,丁师傅净耍嘴皮子,潘师傅才是干出来的,实干家!”潘师傅的热情来得突然,使老爷子心情振奋,这一天心情都好。父亲还跟老潘师傅开玩笑说:“你得好好干,不好好干就把你赶走。”老潘笑着说:“不定谁把谁赶走呢!”两个人说的话都有所指,不用解释,但互相心领神会。
我对这种变化倒是不感到意外,丁师傅和老潘师傅其实都是一类人,他们都属于那种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小人,有了好处了,积极性就高点儿,没有好处就为非作歹,本性不会改变,关键是管理部门如何管理这些人,既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要制约他们的不良行为,而现在管理部门在制约他们的不良行为方面,表现出无视、放纵、和容忍,实际上是因为利益关系,在这方面管理完全失职。
鉴于以前老潘的狡猾多变,父亲对潘师傅的变化也有清醒的认识,他说:“现在的变化并没有完结,以后肯定会有反复,潘不是那种宽宏大量的人。”我赞赏父亲对这种局面的把控技巧,并嘱咐他,既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又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以应对廊坊福源老年公寓这种复杂的环境。
2016.09.08 周四
下午妹夫给父亲买了一只烧鸡送到公寓,老爷子最爱吃烧鸡了。老爷子顺便告诉我妹夫说,手机的充电器又坏了,半年的时间这已经是第四次坏了,我妹夫不知道其中的原委,我一直认定是护工有意破坏,只是一直苦于无法发现是谁,我妹夫将充电器又换了个新的,他怀疑是不是墙上插座有问题,其实墙上的插座没有问题,我以前都检查过。
询问昨晚情况,父亲说丁师傅昨没有闹事,只是理粗气冲,带着怨气,但是服务该做的倒是做了,老爷子认为这样就不错了,让他慢慢转化吧。
2016.09.09 周五
昨天晚上,丁师傅基本平静,老爷子叫他帮忙盖被子,他就顺当地给掩好了,今早吃饭前,老爷子问他假牙刷洗没有,丁回了一句:“什么假牙洗没洗?”故意装傻充愣,父亲知道他仍然是心有不平,气不顺,也就不计较,少跟他说话就是了。我跟父亲说,再慢慢看看有什么变化吧。他们对老爷子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到底要干什么,我还始终没有弄明白,这样做到底他们能得到什么,也看不出来,我还真得好好考察一下。我也建议父亲可以大胆的当面问一下丁师傅和老潘师傅,他们这样做为了什么,看他们到底怎么回答。
今天上午,父亲果然问了一次丁师傅,当时壶里没有热水喝,老爷子按呼叫器,叫护工来烧水,丁师傅来了,父亲顺势大胆的问丁师傅:“丁师傅,咱俩以前关系挺好的,现在闹别扭,这究竟为什么吗?我不明白。我始终忘不了,咱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给我刮脸,掏耳朵这些事你都做的很好,我都忘不了。”丁师傅听了并没有接这个话题,扯到别的话题反问父亲:“你在电话里跟儿子说什么呢?”父亲说:“一般生活,吃喝拉撒睡,没什么大事。”丁又说:“你那耳朵一会儿聋,一会儿又不聋,你是真聋还是假聋?我看你没病。”还说:“你自己能做的尽量自己做,别总是麻烦别人。”父亲先是反驳说:“那是你的本职工作,你就应该做的,这是原则问题。”随后又解释说:“像盖被子,正常人只需掀一下就盖好了,可我胳膊没有力气,抻不动被子,自己就是盖不了,不能拿我当正常人对待;还有像吃饭,别人大口大口的几下子就吃完了,我就嚼不了那么快,年龄大了,90多岁了,吃得慢,这是病态,不能按着正常人要求。这些你应该能够体谅。”老爷子说了这些,丁师傅并不承认自己不对,父亲认为,丁师傅本质太坏,这些道理他根本就听不懂,口里还常嘟囔着说人和人要尊重,可是他尊重过谁呢!我跟父亲说,丁师傅说的让老人“自己能做的尽量自己做,别总是麻烦别人”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作为老人自己可以这样要求自己,作为护工就不能这样想,我们花了这么多钱,到养老院来住,就是为了让护工照顾的,护工应该想办法尽量将老人照顾周到,使入住的老人都满意,这是他们的本职,也是他们应该达到的目标。父亲说:“这个精神在整个廊坊福源老年公寓上下都十分缺乏,就像大门口竖的那块牌子上写的《给世上父母解难,帮天下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说的多好听,口号喊的多漂亮,实际做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正气得不到提升,邪气不能下降。”我非常赞同父亲的说法,另外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管理水平太差,一味追求利润,对老人们的反馈意见根本不当回事儿。

入住廊坊市福源老年公寓纪实日记---------(第11篇~~~~平静中的波澜)
2016.09.07 周三
今天早晨我打电话给父亲,再次询问昨晚丁师傅表现,老爷子说昨晚相安无事,虽然丁师傅态度仍然不好,但是没有刁难老爷子,父亲很高兴,期望丁师傅的服务从此能好转。
下午,老爷子和老潘师傅聊天,知道他当了班长,父亲对他表示祝贺,并逗趣的和他说:“你还记得7月6号早晨,你对我和蔼地说一句,张大爷起床了,我听了感到非常惊讶,我当时还特意问你,今天几号,你说6号,我是提醒你记住这一天,这个事你还记得吗?”老潘师傅问:“你问这干啥?”老爷子继续说:“7月6号到现在9月6号整整两个月,你当上了班长,虽然是偶合,但是这很有意思,你前途光明呀!”老潘师傅面有喜色,并说他记得这件事,随后父亲赶紧说:“你看我该理发了,胡子也该刮了,在养老院,像我这蓬头垢面的,影响形象呀!”老潘师傅听后,立即走出房间,到服务台拿来理发工具,立即给老爷子理发刮脸,护工小赵(赵书芹)在旁边说:“看见没有,丁师傅净耍嘴皮子,潘师傅才是干出来的,实干家!”潘师傅的热情来得突然,使老爷子心情振奋,这一天心情都好。父亲还跟老潘师傅开玩笑说:“你得好好干,不好好干就把你赶走。”老潘笑着说:“不定谁把谁赶走呢!”两个人说的话都有所指,不用解释,但互相心领神会。
我对这种变化倒是不感到意外,丁师傅和老潘师傅其实都是一类人,他们都属于那种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小人,有了好处了,积极性就高点儿,没有好处就为非作歹,本性不会改变,关键是管理部门如何管理这些人,既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要制约他们的不良行为,而现在管理部门在制约他们的不良行为方面,表现出无视、放纵、和容忍,实际上是因为利益关系,在这方面管理完全失职。
鉴于以前老潘的狡猾多变,父亲对潘师傅的变化也有清醒的认识,他说:“现在的变化并没有完结,以后肯定会有反复,潘不是那种宽宏大量的人。”我赞赏父亲对这种局面的把控技巧,并嘱咐他,既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又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以应对廊坊福源老年公寓这种复杂的环境。
2016.09.08 周四
下午妹夫给父亲买了一只烧鸡送到公寓,老爷子最爱吃烧鸡了。老爷子顺便告诉我妹夫说,手机的充电器又坏了,半年的时间这已经是第四次坏了,我妹夫不知道其中的原委,我一直认定是护工有意破坏,只是一直苦于无法发现是谁,我妹夫将充电器又换了个新的,他怀疑是不是墙上插座有问题,其实墙上的插座没有问题,我以前都检查过。
询问昨晚情况,父亲说丁师傅昨没有闹事,只是理粗气冲,带着怨气,但是服务该做的倒是做了,老爷子认为这样就不错了,让他慢慢转化吧。
2016.09.09 周五
昨天晚上,丁师傅基本平静,老爷子叫他帮忙盖被子,他就顺当地给掩好了,今早吃饭前,老爷子问他假牙刷洗没有,丁回了一句:“什么假牙洗没洗?”故意装傻充愣,父亲知道他仍然是心有不平,气不顺,也就不计较,少跟他说话就是了。我跟父亲说,再慢慢看看有什么变化吧。他们对老爷子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到底要干什么,我还始终没有弄明白,这样做到底他们能得到什么,也看不出来,我还真得好好考察一下。我也建议父亲可以大胆的当面问一下丁师傅和老潘师傅,他们这样做为了什么,看他们到底怎么回答。
今天上午,父亲果然问了一次丁师傅,当时壶里没有热水喝,老爷子按呼叫器,叫护工来烧水,丁师傅来了,父亲顺势大胆的问丁师傅:“丁师傅,咱俩以前关系挺好的,现在闹别扭,这究竟为什么吗?我不明白。我始终忘不了,咱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给我刮脸,掏耳朵这些事你都做的很好,我都忘不了。”丁师傅听了并没有接这个话题,扯到别的话题反问父亲:“你在电话里跟儿子说什么呢?”父亲说:“一般生活,吃喝拉撒睡,没什么大事。”丁又说:“你那耳朵一会儿聋,一会儿又不聋,你是真聋还是假聋?我看你没病。”还说:“你自己能做的尽量自己做,别总是麻烦别人。”父亲先是反驳说:“那是你的本职工作,你就应该做的,这是原则问题。”随后又解释说:“像盖被子,正常人只需掀一下就盖好了,可我胳膊没有力气,抻不动被子,自己就是盖不了,不能拿我当正常人对待;还有像吃饭,别人大口大口的几下子就吃完了,我就嚼不了那么快,年龄大了,90多岁了,吃得慢,这是病态,不能按着正常人要求。这些你应该能够体谅。”老爷子说了这些,丁师傅并不承认自己不对,父亲认为,丁师傅本质太坏,这些道理他根本就听不懂,口里还常嘟囔着说人和人要尊重,可是他尊重过谁呢!我跟父亲说,丁师傅说的让老人“自己能做的尽量自己做,别总是麻烦别人”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作为老人自己可以这样要求自己,作为护工就不能这样想,我们花了这么多钱,到养老院来住,就是为了让护工照顾的,护工应该想办法尽量将老人照顾周到,使入住的老人都满意,这是他们的本职,也是他们应该达到的目标。父亲说:“这个精神在整个廊坊福源老年公寓上下都十分缺乏,就像大门口竖的那块牌子上写的《给世上父母解难,帮天下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说的多好听,口号喊的多漂亮,实际做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正气得不到提升,邪气不能下降。”我非常赞同父亲的说法,另外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管理水平太差,一味追求利润,对老人们的反馈意见根本不当回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