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信访局领导:
本人佟志勇,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海东办事处东丰社区居民。我于1994年考入辽宁省本溪市电子工业学校电子仪器仪表与测量专业,1998年毕业,属国家统招统分、行政编制、干部身份,自毕业至今21年未安排工作岗位。98年中央、辽宁省皆有文件明确国家计划内统招生必须按照原招生计划分配工作,但实际上我毕业后被随意分配到区工业公司,去报到却被告之没有岗位,一句回家待岗,有岗位再通知上班了事。多次去人事局询问,都以政策有变,已经不包分配为由让自谋职业,故至今一直处于待岗状态,工龄、社保等近乎空白,似已被政府遗忘。
2016.8.8日,全国90年代末期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代表近千人集体进京,在国家信访局接待司约见教育部、人社部、发改委领导,提出还我编制、还我工作的诉求,三部委领导表示诉求有理有据、合理合法。
2016.10.20日,全国90年代末期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再次派出代表130余人进京,走访三大部委。接见领导均表示当年入学依据文件有效,毕业证、派遣证有效,没安排工作是地方执行不到位。2016.12.31日,国家信访总局出台文件,要求各省按照各地实际情况落实解决90年代末未安置就业中专生的安置就业问题。但此事至今仍没有获得全国统一的实际性、法理性解决,各地自行其事,率性而为,有为有不为,呈现极为混乱的“一国多制”现象。而我仍在翘首以盼,望京师不见彩霞,春风未至鲅鱼圈。
据调查,当年我们的编制实际上是被掉包了:该分配的不分配,不具备分配资格的都花钱找关系安排了,偷窃占用的是原属于我们的行政编制。该类人员有的初中毕业,有的近乎文盲,一夜之间摇身一变竟成为合法在编的政府公务员,实乃法治耻辱、天下奇观!我们的大好青春付之东流,十年寒窗化为乌有,一腔热血无限悲凉,仰天长啸说理无门!
当年,能考上中专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尖子生,是国家精英教育的实施对象,我们不应该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更不应该成为腐败的炮灰!在入学之时,国家承诺毕业分配工作,所以时刻在校发奋苦读,梦想将来学有所长,上为国家分忧,下为民众解愁。谁知而今竟成无家之犬,到处漂泊流浪。
当年入学之时,户口已经“农转非”,如今没了田地、没了宅基地,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与我无关,国家对城市的优惠政策与我也无关。毕业没有接收单位,如今农民不是农民,工人不是工人,干部不是干部,似已成为时代的弃儿。
教育部1997年推行的“教改并轨”文件乃安排1998年后新入学学生招生改革及毕业分配事宜,未曾有一字提及对此前已入学的学生改变毕业分配政策,这也符合“后法不溯既往”的立法原则。但是当时地方政府官员趁此机会,刻意曲解此文件,以“莫须有”的方式将我这样的毕业生抛之脑后打入冷宫,既不分配工作,也不公开政策。古有窦娥冤,今有我中专!
时至今日,眼看着吉林、黑龙江、内蒙、河北、山东等相继出台了落实90年代末未安置就业中专毕业生的安置政策,心中的希望又被燃起,虽然辽宁现在还没有相关政策,但也有部分当年参加进京联访的同学被安置。同一个国家同一片天,既然已经有多个地方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并能着手解决,这就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也充分说明了政府的态度,也体现了政府的诚信,更表现了当地政府领导的担当和风度。几年来,我多次找过人社局和区工业公等单位,有些领导还咬牙不肯承认这个事实。以历史遗留问题为借口,新官不理旧政,推诿搪塞不予解决,甚至有的态度蛮横,扭曲事实。作为人民的公仆,面对别的省份和地区出台的解决方案,是不是也应该借鉴一下,而不能总握着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闭门造车。我已经等了二十年,人生能几个二十年?现在我的心情是迫切的,恳请政府能够落实中央政策,安置我对口就业,补偿我工资社保,确认我编制工龄,正本清源,还我以公道,予我以慰藉。
此致!
佟志勇
2019年05月22日




本人佟志勇,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海东办事处东丰社区居民。我于1994年考入辽宁省本溪市电子工业学校电子仪器仪表与测量专业,1998年毕业,属国家统招统分、行政编制、干部身份,自毕业至今21年未安排工作岗位。98年中央、辽宁省皆有文件明确国家计划内统招生必须按照原招生计划分配工作,但实际上我毕业后被随意分配到区工业公司,去报到却被告之没有岗位,一句回家待岗,有岗位再通知上班了事。多次去人事局询问,都以政策有变,已经不包分配为由让自谋职业,故至今一直处于待岗状态,工龄、社保等近乎空白,似已被政府遗忘。
2016.8.8日,全国90年代末期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代表近千人集体进京,在国家信访局接待司约见教育部、人社部、发改委领导,提出还我编制、还我工作的诉求,三部委领导表示诉求有理有据、合理合法。
2016.10.20日,全国90年代末期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再次派出代表130余人进京,走访三大部委。接见领导均表示当年入学依据文件有效,毕业证、派遣证有效,没安排工作是地方执行不到位。2016.12.31日,国家信访总局出台文件,要求各省按照各地实际情况落实解决90年代末未安置就业中专生的安置就业问题。但此事至今仍没有获得全国统一的实际性、法理性解决,各地自行其事,率性而为,有为有不为,呈现极为混乱的“一国多制”现象。而我仍在翘首以盼,望京师不见彩霞,春风未至鲅鱼圈。
据调查,当年我们的编制实际上是被掉包了:该分配的不分配,不具备分配资格的都花钱找关系安排了,偷窃占用的是原属于我们的行政编制。该类人员有的初中毕业,有的近乎文盲,一夜之间摇身一变竟成为合法在编的政府公务员,实乃法治耻辱、天下奇观!我们的大好青春付之东流,十年寒窗化为乌有,一腔热血无限悲凉,仰天长啸说理无门!
当年,能考上中专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尖子生,是国家精英教育的实施对象,我们不应该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更不应该成为腐败的炮灰!在入学之时,国家承诺毕业分配工作,所以时刻在校发奋苦读,梦想将来学有所长,上为国家分忧,下为民众解愁。谁知而今竟成无家之犬,到处漂泊流浪。
当年入学之时,户口已经“农转非”,如今没了田地、没了宅基地,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与我无关,国家对城市的优惠政策与我也无关。毕业没有接收单位,如今农民不是农民,工人不是工人,干部不是干部,似已成为时代的弃儿。
教育部1997年推行的“教改并轨”文件乃安排1998年后新入学学生招生改革及毕业分配事宜,未曾有一字提及对此前已入学的学生改变毕业分配政策,这也符合“后法不溯既往”的立法原则。但是当时地方政府官员趁此机会,刻意曲解此文件,以“莫须有”的方式将我这样的毕业生抛之脑后打入冷宫,既不分配工作,也不公开政策。古有窦娥冤,今有我中专!
时至今日,眼看着吉林、黑龙江、内蒙、河北、山东等相继出台了落实90年代末未安置就业中专毕业生的安置政策,心中的希望又被燃起,虽然辽宁现在还没有相关政策,但也有部分当年参加进京联访的同学被安置。同一个国家同一片天,既然已经有多个地方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并能着手解决,这就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也充分说明了政府的态度,也体现了政府的诚信,更表现了当地政府领导的担当和风度。几年来,我多次找过人社局和区工业公等单位,有些领导还咬牙不肯承认这个事实。以历史遗留问题为借口,新官不理旧政,推诿搪塞不予解决,甚至有的态度蛮横,扭曲事实。作为人民的公仆,面对别的省份和地区出台的解决方案,是不是也应该借鉴一下,而不能总握着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闭门造车。我已经等了二十年,人生能几个二十年?现在我的心情是迫切的,恳请政府能够落实中央政策,安置我对口就业,补偿我工资社保,确认我编制工龄,正本清源,还我以公道,予我以慰藉。
此致!
佟志勇
2019年05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