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吧 关注:215,854贴子:3,729,642
我不是什么心理学家,可能给不了让你觉得很正规的指引;我也不是什么魔术师,说两句就让你如释重负;我更不是什么咨询要钱建议吃药的骗子,我只是和大家一样经历过陷入困扰的普通人。
我曾经也觉得自己一度不正常,也在此咨询过,也上当受骗过,可我发现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即使有所谓的医生给你开解,可最终决定实际问题的还是我们自己呀!就像哲学所说的所有事物的关键点都来自于内因。
如果你愿意跟我讲述你的烦恼,我乐意用真诚倾听。
可以留言、私信、或是其他联系方式,主要是你觉得可以让你放轻松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0-10 20:04回复
    豆瓣上看到的自我焦点效应,我们的专注力太多放在了“别人在关注自己”上面。
    其实别人回头就忘了,我们倒好耿耿于怀,给自己心里积累着一点一点的负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0-10 20:30
    回复
      2025-11-11 17:32: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逃避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清楚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社恐的定义: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见人恐怖症,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
      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场合,有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0-10 20:36
      回复
        想一想自己在什么样的场合会感到恐惧,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用笔清晰地在纸上描绘出来,看看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感到恐惧。(找到关键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0-10 20:42
        回复
          为什么我们会得社恐呢?
          一)素质因素,患者在发病前多偏于幼稚,胆小害羞,依赖性强和高度内向。
          二)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中长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患者可能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好出现某一情景,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这产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惧对象。另外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以及亲身经历有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0-10 20:45
          回复
            从小时候父母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说起的话,我们缺少了自信的教育,可能会导致我们害羞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害怕的是得到别人关注眼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0-10 20:48
            回复
              然后可能在自己的经历中,可能经历了一些让自己觉得难堪的事情。
              比如迫不得已的当众讲话、当众表演,因为不得不要做,所以硬着头皮做了,但是可能因为恐惧表现得很滑稽怪异,成为了全场的笑点,或者即使别人没有笑,自己心里还是想着“天呐!我肯定出丑了,怎么办?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希望以后不要见到这些人”。
              因为这些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日常事情,我们时不时的就会进行着,当我们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时候,又一次次地重复自己觉得糟糕的经历,每次这样的经历都会加重我们自己的心理负担,当再次准备这种情形时,之前不愉快的经历会在头脑中一一浮现,这个恶性的循环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针对这一点有以下几点建议:
              1)事前做好准备,对照镜子练习表情和肢体动作,不用害怕自己还是会和以前一样,只要踏出第一步,每次进步一点点,坚持到可以更好地控制紧张感。
              2)内心自我激励(正向疗法),用纸列出一些自己的小优点,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赞扬自己,当进行让你感到事情前,在内心激励自己“我可以,我行的,我是最棒的”,把专注力放在你要做的事情上。
              3)给自己设定一些小计划小目标,比如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每天罗列要做的事物清单,每天的事情完成度在60%以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4)做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看书、绘画等等,即使是记录自己不好的病情状况,但是不能纯发牢骚式的记录,一定要去思考🤔为什么、怎么办、如何去改变。
              为什么我们情况一直没有好转,还不是因为没有行动起来。
              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觉得看心理医生就能解决问题,心理医生不可能跟你说几句话就解决了,他们只是引导者,让我们可以得到片刻的放松,并指引我们行动的方向,所以最最关键的是在于行动!行动!行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0-10 21:35
              收起回复
                以下是我的一些经历,和我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0-10 21:56
                回复
                  2025-11-11 17:26: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时候的父母教育和成长环境
                  我是农村的,自然父母没有接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所以对小孩也没有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只是给予物质生活支持,看了会横着竖着长就是成长。
                  特别是我爸,他没有过爸爸,没体验过爸爸的爱护和教育,真的不知道爸爸这个角色应该怎么做。
                  还没上学的时候,给我们买过儿童识字墙贴,我爸手把手教过我写字✍,后来我上小学了,就不在学习方面对我进行教育了,我记得晚上我基本上是在饭桌上做作业的,他就在看新闻,我遇到不会的问他,他跟我说“你自己都不会,我怎么会”,他都没看就拒绝对我提供帮助,他看了多少还是会点的,毕竟他也是初中毕业,因为他平时不怎么说话,有时候跟我妈吵架又大声,所以我还是害怕他的,所以我就没问了,以后也没有再问过了,只是他看时间比较晚了会大声地提醒我一下“这么晚了,该睡觉睡觉了”。
                  还是因为我爸没有过爸爸,所以对家庭的责任感也不是很强,生活重担感觉都压在我妈那边了,我妈努力拼命挣钱,把我们丢给我爸,自己出去务工过,也在农田里为了经济作物早出晚归过,精力都在家庭重担上,根本无暇估计我们的教育。其实我妈成绩很好,三年级没读,直接跳到四年级,我舅都跟我说我妈成绩好,奈何那时的年代重男轻女,而且那个年代的兄弟姐妹也多,我妈上学都是背着我舅去的,在课室里一哭,我妈就被赶到外面去了。我也觉得我妈成绩好,我记得带着我去看牛的时候,我妈会用草折成数字教我认字,平时算数她也是杠杠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0-10 22:38
                  回复
                    其实我有个舅是老师,他给了一些教育小孩的书籍给我妈看,我妈看了也没实践,所有心思都在养家糊口上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0-10 22:49
                    回复
                      父母教育与成长环境总结:
                      1)父母没有教育小孩的意识,更是没有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意识
                      2)充满了呵斥,父母觉得不对的不是教育小孩哪里不对,为什么不懂,而是大声呵斥、责骂与打(我觉得我现在说话轻声细语都是小时候大声呵斥多了),不仅父母如此,亲戚也是如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0-10 22:55
                      回复
                        好了,今天就记录到这里,每天记录一点点。
                        希望我们都能慢慢走出心理恶魔👿的牵制,拥抱温暖的阳光
                        晚安😊,有趣的生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0-10 22:59
                        回复
                          然后造成比较内向的性格,不活泼,在大人眼中确实一个乖孩子,其实我很羡慕那些大大咧咧,可以表露自己性情的同学。
                          这个年纪还是有婴儿那种跌倒后再站起来不怕出丑的感觉,上课很大胆地想要上去黑板上写上自己的答案。(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 ,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出生时强烈的求知欲,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在长大后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开始对挑战有了畏惧,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自己成了自己最大的绊脚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0-11 23:11
                          回复
                            六年级到镇上走读住校,我向往外面的世界,可我的小伙伴却每天看着校门哭着想回家。
                            这个时候我的那种“别人在关注自己”的感觉比较重了一点,走在路上听到别人的议论比较敏感,会害怕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表现得不自然被别人取笑。
                            记得有一次过节回家,回校的时候为了方便,拿了苹果箱子装东西到学校,在宿舍楼下那些男生就打趣地说“想吃苹果🍎吗?你看那个人有一箱苹果”。
                            让我当时觉得好尴尬,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学校肯定哪里都多人,行人多的时候我都有点不自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10-11 23:19
                            回复
                              2025-11-11 17:20: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过这个时候让我自己觉得比较自信的是班主任觉得我写的字整齐好看,让我在黑板上抄题给同学们做,其实我当时还是会觉得紧张的,我们班接近70个人,我写字应该有点慢了,有些同学直接上来看我手上的题,背一点下去抄,后来发现我黑板上一行行的字写歪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10-11 2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