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尽管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双重压力,但内地人均GDP跨过一万美元关口线已经基本实现,从人均一千美元到人均一万美元,中国用时19年。
毫无疑问的,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中国已经明确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以中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体量,加之另一人口大国印度和经济大国美国的GDP总量也在高速增长,因此以全球人均线来衡量中国确实是显得有些偏颇的。但是中国和发达国家这几个字又明显有着不小的差距。
就发达国家概念而言,自然不能单纯以人均GDP来衡量,比较典型的卡塔尔、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中国澳门等等国家和地区,虽然被定义为高收入经济体,但并不是发达经济体。而几个典型的被认为是发达国家门槛的——希腊、葡萄牙、捷克等,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等等指标与中国发达地区相比也已经没有明显优势。
那么如何区分高收入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呢?我个人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层面,发达经济体需要同时满足较大的经济体量、较高的人均所得、较强的经济竞争力、对初级产业(自然资源开采、初级农产品等)依赖程度较低、等三个方面,在2018年人均GDP超过两万美元的经济体中,以几个典型经济体举例,中国澳门、安道尔、圣马力诺等经济体因为经济规模过小,而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文莱等国家,因为其经济结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并未被三个主流组织机构同时认定为发达经济体,但其仍属于高收入经济体。但这一标准亦有例外,如冰岛、卢森堡,尽管其经济体量极小,但因为其他方面因素以及较强的经济独立性,也被认定为发达经济体。因此,在这一层面,能够被认定为发达经济体的国家有卢森堡、瑞士、挪威、爱尔兰、冰岛、新加坡、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瑞典、荷兰、奥地利、芬兰、中国香港、德国、比利时、加拿大、英国、法国、以色列、新西兰、阿联酋、日本、意大利、波多黎各、韩国、西班牙、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中国台湾、葡萄牙、爱沙尼亚、捷克、希腊。中国内地在经济环节中,除较高的人均所得外,其余因素都已经符合发达经济体标准。
二、 政治、司法体系层面,发达经济体需要同时满足交高效的行政效能、透明化的行政体系、制度化的司法体系、现代化的政治体系。我们基于此层面对经济层面中属于发达经济体的34个经济体进行判断,事实君主制的阿联酋在现代化政治体系和制度化司法体系两个方面仍有欠缺,因此在这一层面上,阿联酋不再被判定为发达经济体。尽管在议会制国家,诸多行政事务的推进效率被我们诟病,但上述发达经济体行政效率仍旧领先于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以中国举例,对于重大事务——无论是重大工程项目、会展活动、政策性事务等方面的行政效率明显领先于弱政府的议会制经济体,但相对新加坡、美国等强政府经济体,这一领先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而在细节性事务中,也仍旧存在“西二旗800米道路两年没修好”等此类事件,行政效率方面,并未见明显领先于发达经济体;而在司法体系制度化和政治体系现代化方面,中国仍有极大欠缺,制度建设的完善是中国接下来进入发达经济体的重要工作。
三、 民生保障层面,发达经济需要同时满足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应急保障体系。在这一层面中,上述33个发达经济体全部满足,而其中以日本举例,日本是一个把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到几乎公众所能认知的所有细节中,其公众场合便捷的残障人士保障设施就是非常好的印证。在这一层面,中国已经基本满足发达经济体特质,但在细节上仍有较大欠缺,包括医疗保障体系重大疾病用药、医保费用管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联动机制、对少数群体特殊装置的设置和保障等等,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四、 国民生活、服务层面,发达经济体需要满足高效的交通系统,完善的商业体系、发达的医疗和教育系统、优秀的城镇、乡村环境,在这一层面,上述33个发达经济体全部满足,中国亦基本满足,尤其在交通通勤服务、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尤其优秀,相对其他发达经济体,在这两个层面中国实现了廉价、高效、普及,相对欠缺的则是高端服务项目、例如商务航空的普及、高端教育、医疗机构的建设等;在城市、乡村建设方面,中国亦取得长足进步,城市建设虽然在细节层面稍显不足,但改善速度较快,成效明显;乡村方面,虽然目前国内还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但乡村环境改善速度亦非常明显。这一层面属于中国最长项之一。
五、 其他层面。在满足了上述层面之后,基本可以认定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除此之外,领先世界的产业或科学技术水准、领先世界的军事实力和动员能力、领先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亦能够提升国家层次。例如,中国香港拥有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业和酒店服务业、新加坡拥有全球领先的港口贸易行业、瑞典拥有全球领先的设计产业和汽车工业、新西兰拥有全球领先的畜牧业极其衍生加工产业。在这一层面,中国在造船业、航空航天工业等方面都处于世界水准,但基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无法依靠少量尖端行业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全产业升级也是中国接下来跨入发达国家门槛的重要工作。
毫无疑问的,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中国已经明确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以中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体量,加之另一人口大国印度和经济大国美国的GDP总量也在高速增长,因此以全球人均线来衡量中国确实是显得有些偏颇的。但是中国和发达国家这几个字又明显有着不小的差距。
就发达国家概念而言,自然不能单纯以人均GDP来衡量,比较典型的卡塔尔、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中国澳门等等国家和地区,虽然被定义为高收入经济体,但并不是发达经济体。而几个典型的被认为是发达国家门槛的——希腊、葡萄牙、捷克等,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等等指标与中国发达地区相比也已经没有明显优势。
那么如何区分高收入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呢?我个人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层面,发达经济体需要同时满足较大的经济体量、较高的人均所得、较强的经济竞争力、对初级产业(自然资源开采、初级农产品等)依赖程度较低、等三个方面,在2018年人均GDP超过两万美元的经济体中,以几个典型经济体举例,中国澳门、安道尔、圣马力诺等经济体因为经济规模过小,而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文莱等国家,因为其经济结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并未被三个主流组织机构同时认定为发达经济体,但其仍属于高收入经济体。但这一标准亦有例外,如冰岛、卢森堡,尽管其经济体量极小,但因为其他方面因素以及较强的经济独立性,也被认定为发达经济体。因此,在这一层面,能够被认定为发达经济体的国家有卢森堡、瑞士、挪威、爱尔兰、冰岛、新加坡、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瑞典、荷兰、奥地利、芬兰、中国香港、德国、比利时、加拿大、英国、法国、以色列、新西兰、阿联酋、日本、意大利、波多黎各、韩国、西班牙、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中国台湾、葡萄牙、爱沙尼亚、捷克、希腊。中国内地在经济环节中,除较高的人均所得外,其余因素都已经符合发达经济体标准。
二、 政治、司法体系层面,发达经济体需要同时满足交高效的行政效能、透明化的行政体系、制度化的司法体系、现代化的政治体系。我们基于此层面对经济层面中属于发达经济体的34个经济体进行判断,事实君主制的阿联酋在现代化政治体系和制度化司法体系两个方面仍有欠缺,因此在这一层面上,阿联酋不再被判定为发达经济体。尽管在议会制国家,诸多行政事务的推进效率被我们诟病,但上述发达经济体行政效率仍旧领先于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以中国举例,对于重大事务——无论是重大工程项目、会展活动、政策性事务等方面的行政效率明显领先于弱政府的议会制经济体,但相对新加坡、美国等强政府经济体,这一领先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而在细节性事务中,也仍旧存在“西二旗800米道路两年没修好”等此类事件,行政效率方面,并未见明显领先于发达经济体;而在司法体系制度化和政治体系现代化方面,中国仍有极大欠缺,制度建设的完善是中国接下来进入发达经济体的重要工作。
三、 民生保障层面,发达经济需要同时满足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应急保障体系。在这一层面中,上述33个发达经济体全部满足,而其中以日本举例,日本是一个把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到几乎公众所能认知的所有细节中,其公众场合便捷的残障人士保障设施就是非常好的印证。在这一层面,中国已经基本满足发达经济体特质,但在细节上仍有较大欠缺,包括医疗保障体系重大疾病用药、医保费用管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联动机制、对少数群体特殊装置的设置和保障等等,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四、 国民生活、服务层面,发达经济体需要满足高效的交通系统,完善的商业体系、发达的医疗和教育系统、优秀的城镇、乡村环境,在这一层面,上述33个发达经济体全部满足,中国亦基本满足,尤其在交通通勤服务、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尤其优秀,相对其他发达经济体,在这两个层面中国实现了廉价、高效、普及,相对欠缺的则是高端服务项目、例如商务航空的普及、高端教育、医疗机构的建设等;在城市、乡村建设方面,中国亦取得长足进步,城市建设虽然在细节层面稍显不足,但改善速度较快,成效明显;乡村方面,虽然目前国内还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但乡村环境改善速度亦非常明显。这一层面属于中国最长项之一。
五、 其他层面。在满足了上述层面之后,基本可以认定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除此之外,领先世界的产业或科学技术水准、领先世界的军事实力和动员能力、领先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亦能够提升国家层次。例如,中国香港拥有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业和酒店服务业、新加坡拥有全球领先的港口贸易行业、瑞典拥有全球领先的设计产业和汽车工业、新西兰拥有全球领先的畜牧业极其衍生加工产业。在这一层面,中国在造船业、航空航天工业等方面都处于世界水准,但基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无法依靠少量尖端行业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全产业升级也是中国接下来跨入发达国家门槛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