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345贴子:355,129
  • 7回复贴,共1

《答人问良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答人问良知二首
王阳明
  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1.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
良知就是独知,独知就是“人所不知,己所独知”。良知无有不独,独知无有不良。
为什么说独知无有不良?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独知就是天之所赋,故无有不善,无有不良。


1楼2019-11-28 07:42回复
    2.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人人都有良知,但知道自己良知的人有几个呢?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因其不知,良知常被私欲欺。
    3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
    知道良知是谁吗?良知就是那个知道你痛痒的“知”。自家痛痒,只有你自知、独知,此独知就是良知。
    (“知得良知却是谁?这句出现了两次,但含义不同。)
    4.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自己独知,不须问人。良知自家本有,不用外求。


    3楼2019-11-28 07:50
    回复
      2025-10-04 13:41: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致良知,自得之学。


      IP属地:广东4楼2019-11-28 08:38
      回复
        自家痛痒自家知。佛教中有一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知痛、知痒、知冷、知暖的“知”,就是良知。


        5楼2019-11-28 17:55
        回复
          在独知处用功,就是慎独功夫。“从来为己学,慎独乃其基。“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⑴,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真是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只是此个功夫。今若又分戒惧为己所不知,即工夫便支离,亦有间断。既戒惧即是知,己若不知,是谁戒惧?如此见解,便要流入断灭禅定。”
          (正之)曰:“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则独知之地更天无念时邪?”
          (先生)曰:“戒惧亦是念。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瞆,更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已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6楼2019-11-29 07:37
          收起回复
            无念就是意识攀援的止息;有事就是孟子说到“必有事焉”。
            无念就是没有邪思妄念;有事就是心有当理之事。必有事,时时有所事,心时时有所专注,则邪思妄念无从生起。
            1、必有事
            王阳明把必有事与致良知等同起来,说“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
            “吾友能弃去谬习,复其本心,使此一阳为主于内,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终食之间而违于是。此乃所谓有事焉,乃所谓勿忘,乃所谓敬。”(陆九渊)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里的“是”,指理。“此乃所谓有事焉”,这里的“有事”,指“必有事焉”。
            事,是理之事;理,是事之理。事外无理,理外无事。理是形而上者,事是形而下者。必有事焉,在事上磨炼,就是存心明理的功夫,就能“下学而上达”,从形而下的事而上达形而上的理。
            2、无念
            必有事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一种无念状态,我就是这样。我的无念状态会偶然随机的出现,也能有意识的进入。偶然随机出现的无念状态,最为清净;人为进入的无念状态,有些不自然,不能彻底清净。
            必有事能产生无念,无念有助于必有事。无念与必有事,两者相互促进。
            无念时,内心清净,没有意识活动,但对外境有一种专注力。这种对外境的专注也是一事。所以无念时也是有事。
            事即理。有事时,心专注于事上,就是专注于理上,此时心无杂念。所以有事时也是无念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传习录》


            7楼2020-02-15 1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