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3日漏签0天
东莞吧 关注:1,795,610贴子:10,183,468
  • 看贴

  • 团购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35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东莞吧
>0< 加载中...

分享一些东莞传统(非遗)手工小吃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很多人说东莞是文化沙漠,没有自己的文化
也没有吃过一些当地特色的小吃,特产......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吃货
爱分享当地的一些特色美食,小吃
更多的是一些即将面临失传的“非遗”食品
希望通过分享让更多人了解东莞美食文化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麻葛是东莞春节前的传统小食,麻葛的做法是,将炒糯米粉、热糖浆、花生仁,然后拍打成薄饼的样子,用刀切条、再切成一个个菱形的小块。
一粒粒麻葛大小相近,有2-3公分长,如榄尖形,即菱形。其色如麻。
一把麻橛在手,往往相叠相连,成方胜服饰,妇女用作首饰,寓意为方正无邪,同心同意,优胜吉祥。因此,麻葛成为春节东莞人们互相赠送的小食,互祝吉祥如意。
据传,东莞名小吃“麻葛”是秦朝时期的食品;制作方法既简单又考究,把砂糖放进锅里熔化,再调入炒米粉及炒香的芝麻、花生,然后压成薄片,再切成小菱形。东莞著名的史学家容嫒(容庚之妹)还对此做过考证



2025-08-03 01:17: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客途秋痕2
  • 前来围观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前排支援坐等濑粉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东莞的牛杂江湖深藏不露,
有中堂的阿连牛杂,
寮步凫山的牛杂
东城温塘的牛杂
莞城贤记牛杂
莞城志亮牛杂
花园新村的乐奇牛杂

各位街坊肯定还有自己心仪的牛杂档,




  • 藏镜人4
  • 内牛满面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油糍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东莞炸油糍
儿时 的最爱
路边阿姨经常都看到
现在看的很少了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东莞炸油糍
儿时 的最爱
路边阿姨经常都看到
现在看的很少了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东莞一直都有“年廿五,炊松糕”这种讲法,意为祈求来年“步步高升,不少市民逢年过节都会做上几块松糕,用来拜神或是走亲访友时作为礼物。
松糕的原材料主要是将糯粉跟粘粉,先将七成糯粉、三成粘粉拌匀,加少许白糖用粉筛筛进松糕格中,然后逐块放入白糖、花生仁碎、芝麻等馅料,再筛粉至满格边,用尺拨平。










2025-08-03 01:11: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东莞人把年糕写作“贻笼”,又称为鱼龙。
鱼笼制作很讲究,先浸糯米,再磨粉、干粉,再配料。
鱼龙:年二十四为小年晚有开龙、炸油角。俗语说:“鱼龙是本,碌堆是利。”
家家户户少不了鱼龙、鱼龙即年糕。


东莞风俗年糕叫“鱼龙”,取步步高升、取鱼跃龙门之意。
因多是出嫁女送娘家礼品或姑嫂姐妹、亲家互送礼品,亦写作“贻笼”。
旧俗不论贫富,家家都有鱼龙、碌堆。富有的大些、用料好些。鱼龙制作讲究,用料精良。先要浸糯米、磨粉、干粉,制粉最好在冬至节前做,叫冬前粉。在粉里加配料,咸的加虾米、腊肉、金华火腿、油鸭等,熟前加枣在面上,以求早(枣)日高(糕)升。甜的加黄糖即可,而今有的加瑶柱等。同样,熟后加红枣。为求体面,鱼龙越大越厚越好,往往要炊一日一夜,而且非熟不可。半生不熟,被认为来年不顺,因此异常小心,十分繁琐。


  • C、G
  • 笑而不语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继续不要停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正所谓“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煎堆”又叫麻团、珍袋,麻球,传统小吃,流行于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
在东莞是指拳头大小、油炸糯粉团,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
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锅里用油煎成。

  煎堆风味独特,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有团圆甜蜜的寓意。煎堆有甜的,也有咸的。准备白沙糖、糯米粉、开水、油,便可以制作了。而咸煎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向碗状的粉皮内放入南乳、鸡蛋、香葱和成的酱汁便可。用于供神的只能是甜碌堆,取其“炸喜”(起)的好意头。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相信大部分人童年时光,
爆米花带给了大家足够多的欢乐和满足,
爆米花总是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会有炸的,
那时候都是用架子车拉着的,
走街串巷的喊:“打爆米花喽”,
然后在一条街边人多的地方停下来,生火支摊,
远远的就能闻到一阵阵的浓郁的米花香。
只要闻到这股香味人们就知道是炸爆米花的来了,
于是,拿着装有米的、玉米的袋子或者簸萁、茶缸就从家里出来了,
都很自觉的排成一排,一家家的等着打爆米花。
如今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已经很少看到制作爆米花这个场景了~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木有其他吧友对传统特色小吃感兴趣的
也可以在群上一起分享下啊


  • LJJ建坚
  • 兰州烧饼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黄经达270度时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中国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由此可见冬至在中国可是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中国北方地区,一直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因此,有“冬至到,吃水饺”、“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等说法。当然,这里的“十月一”主要是为了读起来顺口,并不是确指十月初一,而应当理解为农历十一月。
饺子原名“娇耳”,据传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而冬至吃饺子,也正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时舍药而形成的习俗。
在中国南方地区,则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即便如今,汤圆也是冬至的必备食品。
汤圆其实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代表着“团圆、圆满”,而冬至吃的汤圆又有一个专属的名称,叫“冬至团”。因此,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此外,在中国古代,南方地区的人们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因此就有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到了冬至时节回家过“冬节”的习俗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35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东莞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