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京路,不能不说哈同和沙逊,不能不说那条“最贵的,红木马路””。
1851年出生的哈同,1872年,只身东来香港,第二年转到上海,在沙逊洋行供职。1901年,脱离沙逊洋行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专营房地产业。获得巨大成功(占有南京路地产的44%)。1904年,开始购地300亩兴建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哈同花园),布置曲折、建筑闳丽,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为当时沪上私人花园之冠,更是上海著名的胜迹。
南京路在开路奠基时是一条弹格路。1906年,公共租界决定从外滩穿过南京路到静安寺开辟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对南京路路面重新翻建,铺成一条“红木马路”(铁藜木)。马路从今江西中路铺起,一直铺到泥城浜东面(今市百一店门前),共铺400万块进口“红木”,花白银60万两。这条路的铺张豪华,也算是世界公路史上独一无二的。而出此巨资的就是哈同。
这条红木马路铺就后,就有人调侃“北京的蓬尘、伦敦的雾,南京路上的红木铺马路。”多少年过去,红木马路消失了,北京的蓬尘变成了沙尘暴,伦敦的雾倒是日益见轻。
1953年,铺设了将近50年的铁藜木路面,大概是路面整修而铲除,铺设了水泥路面。南京东路的有轨电车轨道拆除是1963年。上海的有轨电车全部退出是1975年。

网络照片,哈同


网络照片,“红木马路”铺设中。
网络照片,奢华的“红木马路”
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品,铁藜木实物

网络照片,1963年8月15日凌晨零时17分,最后一辆有轨电车的末班车从静安寺开出,经过上海市第一百货的情景。
1851年出生的哈同,1872年,只身东来香港,第二年转到上海,在沙逊洋行供职。1901年,脱离沙逊洋行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专营房地产业。获得巨大成功(占有南京路地产的44%)。1904年,开始购地300亩兴建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哈同花园),布置曲折、建筑闳丽,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为当时沪上私人花园之冠,更是上海著名的胜迹。
南京路在开路奠基时是一条弹格路。1906年,公共租界决定从外滩穿过南京路到静安寺开辟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对南京路路面重新翻建,铺成一条“红木马路”(铁藜木)。马路从今江西中路铺起,一直铺到泥城浜东面(今市百一店门前),共铺400万块进口“红木”,花白银60万两。这条路的铺张豪华,也算是世界公路史上独一无二的。而出此巨资的就是哈同。
这条红木马路铺就后,就有人调侃“北京的蓬尘、伦敦的雾,南京路上的红木铺马路。”多少年过去,红木马路消失了,北京的蓬尘变成了沙尘暴,伦敦的雾倒是日益见轻。
1953年,铺设了将近50年的铁藜木路面,大概是路面整修而铲除,铺设了水泥路面。南京东路的有轨电车轨道拆除是1963年。上海的有轨电车全部退出是1975年。

网络照片,哈同


网络照片,“红木马路”铺设中。

网络照片,奢华的“红木马路”

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品,铁藜木实物

网络照片,1963年8月15日凌晨零时17分,最后一辆有轨电车的末班车从静安寺开出,经过上海市第一百货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