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吧 关注:62,821贴子:1,286,481
  • 17回复贴,共1

说说我对诸葛亮的定位和看法,欢迎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认为的诸葛亮,适合作为二把手而非一把手,适合用于做谋士而非统帅军队
说说几场战役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这个时候的诸葛亮还没加入刘备军,等于说这个计谋是刘备他们自己想出来的
赤壁之战:诸葛亮只是辅助,真正执行计划的人是周瑜,诸葛亮类似于人质或者说使者
攻打蜀中:一开始带的是庞统,后期才带的诸葛亮,然后刘备就攻下四川
七擒孟获:打的只是一些土匪,比不得正规军
六出祁山:诸葛亮独立统兵,结果无功而返
纵观整个三国,我们不难发现,刘备与诸葛亮相辅相成,两者的化学反应结合在一起,蜀国才开始走上坡路。直到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都没有单独统帅过士兵,但是一般留守后勤出谋划策之类的任务都是诸葛亮负责,战略大方向方面刘备从来没听过诸葛亮的。
这里说诸葛亮其实不适合曹操,曹操性格多疑,所以肯定会准备后手。诸葛亮也不适合孙权,孙权守成之主,不能进取。诸葛亮要在刘备手下才发挥得出才华,因为刘备本来就是个喜欢以小博大、喜欢冒险、魄力十足,诸葛亮性格谨慎、事无巨细,因此,在刘备手下做二把手,诸葛亮可以起到一个具体执行、查漏补缺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刘备和诸葛亮合作,所以才打下了基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2-17 11:26回复
    刘备也很清楚诸葛亮这一点,因此刘备从来没有让诸葛亮单独统领军队。至于伐吴的时候为什么说法正在能够劝说刘备,原因有二:一是从地位上说因为法正是西川整个派系的代表,刘备不得不重视他的意见,而且当时法正的地位高于诸葛亮;二是因为法正更适合制定战略,可能可以从战略战术的角度来劝说刘备。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2-17 11:31
    回复
      2025-09-11 10:48: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至于到了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握了单独统领军队的机会,然而除了杀几个野蛮人以外,打正规军几乎在在战略上没赢过。原因有四:一是因为诸葛亮性格过于谨慎,做二把手时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但作为一把手时,缺少武将的魄力和勇气,所以在宋之前几乎没有过用文官领兵;二是诸葛亮事无巨细的一把抓,其他人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培养独当一面的人才,然而诸葛亮作为一个一把手总要兼顾细节,难免有做不到的地方;三是诸葛亮善于守不善于攻,刘备也是看到这点,所以有时候出征才让他留守后方;四是用人不当,并非马谡没有能力,但马谡还没得到锻炼,没有经验,然后又不愿意用王平当主将守街亭,导致街亭之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17 11:41
      回复
        至于诸葛亮的定位,更适合用于后勤留守或做辅助决策,而非抓战略,要想让诸葛亮统领军队前提是你的人得比对方多。诸葛亮北伐前期与诸葛亮对战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张合,张合也是属于守的类型,但守的过程中也带有武将的血性。而张飞属于进攻型不适合留守,蜀中之战抓严颜,汉中之战教张合做人,留守徐州喝酒误事,留守酿中被杀,所以张飞可以用于攻城掠地。诸葛亮和张合都善于防守,诸葛亮北伐对上张合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焉能不败?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2-17 11:49
        回复
          所以最后,我对诸葛亮的看法是,性格谨慎,做事细心俱到但缺少魄力,比起他的统兵能力更适合于作为二把手查漏补缺。
          对于诸葛亮的定位:二把手、军师、防守者。作为二把手可以对一把手的战略决策起查漏补缺的作用,作为军师可以对大方向战略补充或者补全,作为防守者可以管理后方也可以保证不败。
          若一定要其带兵,必须得保证他手上的兵能够做到比敌人有优势,适合堂堂之阵而非兵行险招,能碾压敌人但做不到以小博大。
          适合作为一把手与诸葛亮配合的人(和关系与地位无关,仅说风格与能力):刘备、张飞、魏延、李严、徐晃、夏侯渊、孙坚、孙策、黄祖、公孙瓒
          优点:做事有条理、细心、勤恳、稳重
          缺点:控制欲强、缺少勇气和魄力、不会用人
          最后,关于我对水镜先生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的理解:虽得其主,意思是刘备是很适合诸葛亮的一把手;不得其时,是因为刘备时运不济,手上没有足够的军队和实力发挥诸葛亮的用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17 12:05
          回复
            首先火烧新野,六出祁山不都是演义的说法吗?如果你要研究正史最好还是先界定清楚,严谨地讲是两出祁山,一次防守,五次北伐。
            然后你说刘备攻打蜀中后期带上诸葛亮,然后打下四川,你把诸葛亮说的像个参谋,实际上诸葛亮入蜀不是刘备带过去的,是刘备这边久攻不下,诸葛亮自己带兵一路打过去的,所以不要说什么刘备死前诸葛亮都没带过兵了。
            另外五次北伐你简单一个无功而返就概括了,虽然也算不上错,但显然有失公允,实际上在五次北伐中诸葛亮才真正体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包括他的军事理论、军事发明、连克三郡的气势、必杀追兵的决断、卤城之战的计谋、持久作战的远虑,这都需要深入细致地去了解,不要动辄一个无功而返就盖棺论定了。汉尼拔最后比无功而返还不如,但没人否认他是个战神。
            至于你说刘备战略大方向方面从来就没听过诸葛亮的,很明显不对,隆中对就是战略大方向,刘备当然听了,然后才鼎足而三。刘备确实有不听诸葛亮的时候,例如打刘琮,别伐吴,但结果你知道了。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12-17 12:25
            收起回复
              诸葛亮的政治能力大于军事能力(并不是指军事能力不行),因此刘备,打仗的时候没有带诸葛,是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补充后勤。打仗打的就是兵马钱粮,因此我认为,刘备入川和汉中之战,诸葛亮的贡献数一数二。可参考萧何。这也是刘备目光敏锐的地方,并不是说诸葛亮军事不行,只是因为他政治强于军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2-17 12:26
              收起回复
                你的二把手和一把手的定义都没解释清楚,按照我的理解是一把手是刘备,二把手是关羽和诸葛亮,这不本来就是二把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2-17 16:26
                回复
                  2025-09-11 10:42: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嘈多无口啊,捡一些10几年前就被抽肿的东西拼凑起来。连黑都不会黑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12-17 17:17
                  回复
                    此文的观点俗话叫做吃屎都没赶上热的。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12-17 17:18
                    回复
                      拜托你想黑也科普好了历史再来,别演义和正史都分不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2-17 18:33
                      回复
                        槽点多的我都不想说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2-17 18: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