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主要内容(2016年 宝鸡文理学院 简答题;2016年 湖南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答: 它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内容上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小艺)和道德品质(小节)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学思想教育。三纲领:即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述;所谓明明德,就是指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要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所格的“物”和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其实就是指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身素质。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所讲的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