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09090800481,00.html
星光帮旋风 流行偶像新摇篮?
2009-09-08 小树(StreetVoice音乐频道总监)
歌唱选秀从来都不是什麼新鲜事。英国於2001年推出Pop Idol,美国跟进推出American Idol,点燃了寻找新世代「偶像」的歌唱选秀热潮;向来自认居华语音乐领导地位的台湾,2007年才推出「超级星光大道」,距湖南卫视风靡全大陆的「超级女声」,略晚三年。
本地的星光很快造成旋风,除了创下收视奇迹,更形成一种「KTV指南」现象(林宥嘉唱响〈你是我的眼〉,让原唱萧煌奇彻底翻红,及杨宗纬唱红〈背叛〉,称霸点歌排行榜),并引来它台跟风。其中关於参赛者特色的渲染比方取绰号、在访问过程中怂恿鼓动歌艺之外的演出,以及与节目戏剧张力的经营(诸如同袍情谊、战友失败落泪、PK赛等),早已超越单纯选秀规格,进入综艺节目状态。
超级星光大道稍有别於以往的是直接与唱片公司结盟。整个赛程,从每集选歌到登台的形象,常驻评审的提点指导,俨然是昔日唱片体系之A&R(艺人与曲目)的公开操作,因而其崛起几乎可看做消费大众对「究竟谁能出唱片?」这件事的重新检视。对当今音乐市场上偶像及流行音乐产品的疑虑(甚至是不满),透过观看电视(或网路影片),得到一些参与过程的满足。对於其他地区如大陆及东南亚,星光大道也广开大门,但透过主持人的语言逻辑,外地参赛行为变成朝圣,间接强化了该节目与台湾於流行音乐的优势地位。
讽刺的是,这麼一个以培养「唱片歌手」为前提的节目,在幕后准备片段中屡见参赛者打开电脑上网找歌,从不见谁认真拿出歌手的唱片,等於再度将实体唱片及购买行为视为无物,却不见合作单位发出异议,简直妙哉。
「究竟谁能出唱片?」星光大道历经五届选拔之后,目前疲态尽显,对下一个世代而言,我们对流行音乐的想像,应该远超过一个会唱歌的偶像而已。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09090800481,00.html
星光帮旋风 流行偶像新摇篮?
2009-09-08 小树(StreetVoice音乐频道总监)
歌唱选秀从来都不是什麼新鲜事。英国於2001年推出Pop Idol,美国跟进推出American Idol,点燃了寻找新世代「偶像」的歌唱选秀热潮;向来自认居华语音乐领导地位的台湾,2007年才推出「超级星光大道」,距湖南卫视风靡全大陆的「超级女声」,略晚三年。
本地的星光很快造成旋风,除了创下收视奇迹,更形成一种「KTV指南」现象(林宥嘉唱响〈你是我的眼〉,让原唱萧煌奇彻底翻红,及杨宗纬唱红〈背叛〉,称霸点歌排行榜),并引来它台跟风。其中关於参赛者特色的渲染比方取绰号、在访问过程中怂恿鼓动歌艺之外的演出,以及与节目戏剧张力的经营(诸如同袍情谊、战友失败落泪、PK赛等),早已超越单纯选秀规格,进入综艺节目状态。
超级星光大道稍有别於以往的是直接与唱片公司结盟。整个赛程,从每集选歌到登台的形象,常驻评审的提点指导,俨然是昔日唱片体系之A&R(艺人与曲目)的公开操作,因而其崛起几乎可看做消费大众对「究竟谁能出唱片?」这件事的重新检视。对当今音乐市场上偶像及流行音乐产品的疑虑(甚至是不满),透过观看电视(或网路影片),得到一些参与过程的满足。对於其他地区如大陆及东南亚,星光大道也广开大门,但透过主持人的语言逻辑,外地参赛行为变成朝圣,间接强化了该节目与台湾於流行音乐的优势地位。
讽刺的是,这麼一个以培养「唱片歌手」为前提的节目,在幕后准备片段中屡见参赛者打开电脑上网找歌,从不见谁认真拿出歌手的唱片,等於再度将实体唱片及购买行为视为无物,却不见合作单位发出异议,简直妙哉。
「究竟谁能出唱片?」星光大道历经五届选拔之后,目前疲态尽显,对下一个世代而言,我们对流行音乐的想像,应该远超过一个会唱歌的偶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