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上一台本子是在2012年时候自己找配件组装的ThinkPad W520,当时配了i7 2960的cpu,4×8GB海盗船的条子,3块共计2TB的SSD(1块512GB 840pro, 1块480GB intel,1块1T镁光)和1080p的屏幕,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非常好用的本子了,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
如今历经8年时光,决定重新入一台新本子作为主力工具,需求定位是好的配置+高颜值+一定的便携性。个人关注razer blade也有好几个年头了,从初代产品发布至今,一直在等一款符合我内心期待的产品,前些代的产品要么屏幕不够给力,要么SSD和RAM配置很**还没法自己改装改配,所以一直等到了今天。当然也不是否认前些代Razer blade的产品,只是和自己手上的W520相比,还没有合适到让我产生换机的冲动。
这次换机也在15寸精英版和17寸pro之间纠结了比较久,15寸精英款大小更合适一些,相比17寸相近配置下价格也更合适,但最终放弃15寸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相比17寸4风扇散热,15寸上2080压力更大一些;
2. 17寸提供2个pcie硬盘位,可以自己拓展甚至考虑RAID 0,15寸机器官方配置最大512GB的SSD对我来讲也是不够的,改配SSD又需要各种折腾;
3. 15寸精英版的4K OLED屏幕虽然是三星的面板,但之前遇到过OLED使用久了烧屏的问题,有潜在担忧,毕竟OLED面板在PC上还不算完全成熟的技术;
4. 17寸接口更丰富。
当然,15寸的本子论大小其实还是比17寸更合适一些,以上意见仅是个人看法,希望能给纠结入手15寸或17寸的朋友一些参考,17blade配备的4K 120Hz的屏幕表现还是相当惊艳的,在win10下无论游戏还是办公设计,敲代码都能提供良好的体验,即使没有高频的游戏或设计需求,120Hz的刷新率在浏览网页时也提供了更顺滑的体验。
不过有一说一,其实在15.6,17.3这些尺寸的本子上4K屏实在是很浪费(Apple的retina屏也达不到这个分辨率),1440p其实就可以提高极好的体验了,也能减小显卡的负担,然而各大面板厂商为了自身利益并没有推相关的产品,所以消费者通常也只能在1080p和4K之间选。
废话不多说,上图了(图片其实是开箱后激活了系统才补拍的)~
包装在同类产品里还是很精致的,带磁吸的盒子

如今历经8年时光,决定重新入一台新本子作为主力工具,需求定位是好的配置+高颜值+一定的便携性。个人关注razer blade也有好几个年头了,从初代产品发布至今,一直在等一款符合我内心期待的产品,前些代的产品要么屏幕不够给力,要么SSD和RAM配置很**还没法自己改装改配,所以一直等到了今天。当然也不是否认前些代Razer blade的产品,只是和自己手上的W520相比,还没有合适到让我产生换机的冲动。
这次换机也在15寸精英版和17寸pro之间纠结了比较久,15寸精英款大小更合适一些,相比17寸相近配置下价格也更合适,但最终放弃15寸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相比17寸4风扇散热,15寸上2080压力更大一些;
2. 17寸提供2个pcie硬盘位,可以自己拓展甚至考虑RAID 0,15寸机器官方配置最大512GB的SSD对我来讲也是不够的,改配SSD又需要各种折腾;
3. 15寸精英版的4K OLED屏幕虽然是三星的面板,但之前遇到过OLED使用久了烧屏的问题,有潜在担忧,毕竟OLED面板在PC上还不算完全成熟的技术;
4. 17寸接口更丰富。
当然,15寸的本子论大小其实还是比17寸更合适一些,以上意见仅是个人看法,希望能给纠结入手15寸或17寸的朋友一些参考,17blade配备的4K 120Hz的屏幕表现还是相当惊艳的,在win10下无论游戏还是办公设计,敲代码都能提供良好的体验,即使没有高频的游戏或设计需求,120Hz的刷新率在浏览网页时也提供了更顺滑的体验。
不过有一说一,其实在15.6,17.3这些尺寸的本子上4K屏实在是很浪费(Apple的retina屏也达不到这个分辨率),1440p其实就可以提高极好的体验了,也能减小显卡的负担,然而各大面板厂商为了自身利益并没有推相关的产品,所以消费者通常也只能在1080p和4K之间选。
废话不多说,上图了(图片其实是开箱后激活了系统才补拍的)~
包装在同类产品里还是很精致的,带磁吸的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