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0日漏签0天
三肇吧吧 关注:543贴子:84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三肇吧吧
>0< 加载中...

肇源站人与楹联文化[2P]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上班E组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据史料记载,我县有“六大”古驿站,分别设立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皇帝年间,距今330多年历史。
建站时,朝廷从云贵高原调拨一批“站丁”(建站人),护守边关,开发北疆。由于历史较长,“站丁”形成了一群特殊生活群体。经过一代代繁衍生息,如今肇源已有站人后裔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驿站人的老祖先们很重视知识,热爱民族文化,在古驿站这块沃土上,不但积淀了厚重的驿站文化,而且还传承了上千年的民族楹联文化。站人祖先们留下了不少寓意深刻的家风家训对联,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肇源“站人文化研究学会”挖掘调查,如今茂兴驿站东南街尚存一座100 多年前的杨氏族人老房,屋内梁柁下有两根明柱脚(贴对联地方),两根楹柱上醒目的刻着一副书法对联:
上联:平生存公正,讲道德,传忠厚,家风永振;
下联:处事无私念,教子孙,学仁义,福禄长荣。
据《茂兴站杨氏族谱》记载,这副对联是杨氏第八代族人杨万聪亲笔写下的此联,当时聘请知名艺术大师赵文德在自家楹柱上书写并篆刻,至今寓意深远,字字生辉。
这副对联写出家风家教、家规祖训,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仁义道德观念。这副对联不但传承教育了杨氏族人,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站上人礼义多,规矩大,与老祖宗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
10年前,“站人学会”在挖掘驿站文化过程中,在茂兴张文友老先生家发现收藏一副对联,经考证是100多年前赵画匠撰书,用木框玻璃装裱,字迹刚柔并济,老成持重。写到:
上联:轻研竹露裁唐句;
下联:细嚼梅花读汉书。


  • 上班E组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副对联保存良好,书法上乘,寓意深远,目前这副联在肇源县博物馆收藏。在伪满时期,茂兴有位德高望重的站人老先生赵永厚,他早年毕业于齐齐哈尔高师,曾任伪满肇州丰乐镇小学校长。他能诗善画,给茂兴裴家药店作画题联:
上联:春天有雨花开早;
下联:秋后无霜叶落迟。
据站人后裔山东潍坊离休老干部杨兆显(茂兴人)回忆讲过:解放前他爷爷有一酒柜,两边刻一副对联:
上联: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名利等闲;
下联: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人情冷暖。
这副对联令人回味无穷,距今已有150多年。
肇源古驿站悠久灿烂的楹联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有站人后裔们一代又一代在传承和耕耘着楹联文化。使其驿站楹联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站人后裔楹联教师张希民,楹联作者杨树奎、张树林、杨柏森、孟庆东、赵殿臣、张树发、赵殿锐、赵殿文、杨勖、李首达、张鑫等一直在楹联创作道路上前行着。肇源楹联文化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驿站人的引领下,使得全县楹联文化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8年前肇源就被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先进县”。
目前,全县有老中青及学生作者达500多人。每年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楹联3000多副及楹联故事并有获奖。为歌颂祖国,赞美家乡添上重彩一笔。


2025-07-30 12:16: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上班E组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上班E组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本文节选自《肇源在线》
作者:zhbwxy
感谢作者和肇源吧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三肇吧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