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一些疑惑】关于浓硫酸的脱水性,
这是一个初中生的帖子,很有可能表述,认识不到位,恳请诸位大佬们指正。
教材上的表达是按照水的组成比(氢2氧1)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
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反应,我发现大多数脱水过程中,都是针对羟基和氢原子脱下生成水。
由此,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机物中含有氢氧元素但是不形成羟基,这是否可以脱水呢?
所以,我想到了只含有羰基,却不含有羟基的物质。
部分醚类似乎是很好的选择,比如二甲醚,乙醚。
通过在百度上一些资料,我似乎了解到,乙醚加入浓硫酸没有明显现象,但不知道是否反应。
从脱水反应的本身来思考
不妨从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两方面思考
分子内,经典的黑面包实验,还有乙醇脱水
分子间,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
酯化反应这里浓硫酸的作用不一一说了,有脱水,同时也吸水促进平衡右移。
在我把这些思考询问b站好友时,他们提出了另一种思路,——消去反应。
醇类和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并且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开始时,或许我以为找到了答案
直到我想起了一个方程式
甲酸裂解制取一氧化碳
这…………恐怕不具备相邻碳原子??!
过程中,我试图找到甲酸结构式怎么才能变成一氧化碳,可惜失败了,不知道一氧化碳的结构式什么样子
,电子式,我也无法向必修二中常见物质的电子式模仿画出。
百度上查了一下……似乎要学了选三的杂化轨道
才懂?
所以,在整个思考过程,我经历了一下几个未能解决的问题
1,脱水是否要满足同时有羟基和氢原子
但不必有相邻碳原子,比如甲酸分解
2,如何理解甲酸分解过程中的化学键断开与形成?
大佬们帮帮我吧,问化学老师也没有回答。
十分感谢

这是一个初中生的帖子,很有可能表述,认识不到位,恳请诸位大佬们指正。
教材上的表达是按照水的组成比(氢2氧1)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
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反应,我发现大多数脱水过程中,都是针对羟基和氢原子脱下生成水。
由此,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机物中含有氢氧元素但是不形成羟基,这是否可以脱水呢?
所以,我想到了只含有羰基,却不含有羟基的物质。
部分醚类似乎是很好的选择,比如二甲醚,乙醚。
通过在百度上一些资料,我似乎了解到,乙醚加入浓硫酸没有明显现象,但不知道是否反应。
从脱水反应的本身来思考
不妨从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两方面思考
分子内,经典的黑面包实验,还有乙醇脱水
分子间,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
酯化反应这里浓硫酸的作用不一一说了,有脱水,同时也吸水促进平衡右移。
在我把这些思考询问b站好友时,他们提出了另一种思路,——消去反应。
醇类和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并且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开始时,或许我以为找到了答案
直到我想起了一个方程式
甲酸裂解制取一氧化碳
这…………恐怕不具备相邻碳原子??!
过程中,我试图找到甲酸结构式怎么才能变成一氧化碳,可惜失败了,不知道一氧化碳的结构式什么样子
,电子式,我也无法向必修二中常见物质的电子式模仿画出。
百度上查了一下……似乎要学了选三的杂化轨道
才懂?
所以,在整个思考过程,我经历了一下几个未能解决的问题
1,脱水是否要满足同时有羟基和氢原子
但不必有相邻碳原子,比如甲酸分解
2,如何理解甲酸分解过程中的化学键断开与形成?
大佬们帮帮我吧,问化学老师也没有回答。
十分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