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不堪,大量人民逃至南方,形成一股人口大流动。滞留北方的汉人则依靠坞堡自卫。当时主要流亡潮有六次:
1:296年晋惠帝时期关中发生齐万年之乱,数万人民由关中经过汉中,抵达蜀地,之后协助李特、李雄立国。另一股经汉水、宛至淮河,后为石勒吸收。
2:巴蜀动乱后,人民逃至荆湘地区,因受土豪欺压而叛乱,最后为王敦、陶侃平定。
3:并州饥民向冀豫地区乞食,后由田禋率领,称为“乞活贼”。
4:凉州少受战乱,众多人民前往避难。由于保留大量汉人文物制度,形成“河西文化”。
5:华北动乱时,众多人民逃往辽东,由慕容皝设侨郡收留。后来这些侨民协助慕容皝建立前燕。
1:296年晋惠帝时期关中发生齐万年之乱,数万人民由关中经过汉中,抵达蜀地,之后协助李特、李雄立国。另一股经汉水、宛至淮河,后为石勒吸收。
2:巴蜀动乱后,人民逃至荆湘地区,因受土豪欺压而叛乱,最后为王敦、陶侃平定。
3:并州饥民向冀豫地区乞食,后由田禋率领,称为“乞活贼”。
4:凉州少受战乱,众多人民前往避难。由于保留大量汉人文物制度,形成“河西文化”。
5:华北动乱时,众多人民逃往辽东,由慕容皝设侨郡收留。后来这些侨民协助慕容皝建立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