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偶然和吧友讨论到江生的京剧功底,不揣冒昧,另开一帖谈谈个人的看法。
江生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复兴剧校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本工的行当是武生还是武丑,成了一个问题。
我倾向于武丑。理由如下:
1.江生会跳“铁门槛”,这是武丑的看家本事。
有人会问,武生就不会“铁门槛”吗?这个动作,在网上一搜,能找出不少票友甚至素人挑战成功的视频,武生要跳也不难。但是“铁门槛”要连续跳,还要跳得舒展,非——常——难。江生在《残缺》里跳过一次“铁门槛”,动作之飘逸潇洒,令人心折。郭追也跳过“铁门槛”,动作很拙,一看就不是幼功,说不定就是江生教他的。最重要的是,郭师傅的人设完全不符合“铁门槛”的人设。武丑练“铁门槛”,因为它可以很好地表现武丑角色的灵巧、诙谐,《三岔口》里的武丑要连跳至少二十个“铁门槛”。武生的做派强调威严、正义,完全没法在戏里用上这个技巧,所以也不会专门花时间练这个。这就好比物理系的学生也可以选修刑法概论,但是遇到法学专业的一样会被秒杀。
2.江生没有完成坐科,中途转行,但其角色定位一直是武丑。
众所周知,江生在复兴剧校没有拿到毕业证。从学校出来后,他的经历大致是杂技团——部队服役——群演——遇到张老师。江生在接受香港杂志采访时提到,自己在部队是文艺兵,行当是“小武”,也就是粤剧的武生,这应该是为了方便粤语读者理解才这么写的。江生在部队京剧团里做武生,和他本行是武丑并不矛盾。学戏的孩子一开始的基础课都是一样的,什么都要会一点。同为京剧科班出身的洪金宝就说过,在学校里演戏,缺啥顶啥,老生他唱过,老旦他也唱过。生、净、丑讲的是人物性格之分,而江生的性格显然是更贴近于武丑——飞扬跳脱,八面玲珑。张彻深谙京剧,给弟子们安排角色时一定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江生在电影中的大部分角色,如果改编成京剧,应该都是由武丑来出演,例如《卖命小子》何飞;还有一部分角色可以由武生来出演,例如《叉手》齐山云。武丑一般都是配角,极少挑班,但这毫不妨碍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光辉夺目,这和江生的人生之路亦颇相符。
最后我要感谢江生,一个台湾人,为我打开了京剧之门。三十年过去了,星辉依然。希望有一天,可以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