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吧 关注:329,660贴子:1,120,094

回复:自学中医的那些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此看来解剖课程还是安排的不错的,同学们不但学习了关于针灸穴位的人体解剖学,还很大范围的拓展认识了更多人体解剖学知识,后面老师还讲到了胆囊,阑尾,五脏六腑的在人体表面的体表投影。这样的学习给以后的深入学习不但提供了安全保障,也有助于日后辩证病症的的方向。
因为对这位解剖学老师的印象太深刻了,因此一上来就先写了一下解剖课程。
现在还是先介绍一下我的同学们吧,来这学针灸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有乡村的医生,艾灸店的学徒,按摩馆的老板,退休的大爷,求医的患者,中医爱好者,一时冲动的小白,还有龙虎山的道长。
各行各业的都有,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中医。学习中医这么长时间了,今天我也算是找到组织了。老师建了一个学员群,讲课的老师也加入群里,从此我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学医者了。
回到课程,解剖课讲完后是中医基础课程。我已经看了很久中医基础了,现在听老师再讲解一下,了解就又加深一些,同时也学到一些新的知识。
我不建议一点基础知识没看过的纯小白直接去这种培训班学习,一个是短时间内很难记住这些基础知识,听老师讲课就像听天书。再有就是花冤枉钱,越是没有基础就越难以分辨培训班的好坏,我见过一些培训班两三天的课程就要上万元的费用,知识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很难说。
当然您要是土豪就当我前面的话没说。
中医基础课程里面包括,阴阳,五行,脏象学说,五色,五味,五音,外感六淫,七情五志,四诊,望闻问切,基础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后面还有中药,基础中药,性味归经。。。。知识就像点点繁星,永无止境。能看多少看多少。
中医基础课程后面就是正题针灸课程了,针灸课老师也是非常厉害。这里的培训老师大多数都是医院里的临床医生,还有些就是中医药大学里的老师,针灸老师就是大学老师兼临床医生。
针灸老师讲课非常认真负责,先是讲解了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经外奇穴。讲解经络的同时,老师对每个学生指导认识穴位,用彩色笔在身体上标注具体穴位。
先是认识经络,穴位,然后讲解的是穴位的组合,表里配穴法,俞募配穴法,子母补泻 法,近取穴法,远取穴法,全息取穴法。
针刺手法:补法,泄法,烧山火法,透天凉法,直刺法,斜刺法。


IP属地:北京32楼2020-04-30 11:31
回复
    继续聊针灸
    有人说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要我说所有医学都是经验医学,任何一位医生都是要积累大量经验才能治病救人。
    陆游的一首诗说的很好: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医的针灸就更需要实践,积累经验了。怎么才能积累经验呢,从扎自己开始。到目前为止,我给一些人针灸过,有效果不错的,也有效果不好的。我给别人针灸过的穴位,基本上我都自己试过,有些不好针的穴位,让我媳妇帮忙扎。
    回到针灸培训,针灸课堂上所有同学都给自己针灸了,或者同学间相互扎针,但通过日后联系得知,其中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继续学习,测试。我想主要原因还是怕疼,没有学好基础,不敢扎。这基本就等于宣告放弃针灸了。
    我自己总结一下针灸的经验就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针灸需要敢下手,敢下狠手”。
    这里不能上传视频,我微信中有些我自己试针的视频,有用三寸针的瞳子髎透率谷;外迎香穴透内迎香穴;这些视觉效果比较刺激,放微信里能引起点关注。(郑重声明:本人经验仅供参考,生命诚可贵,试针要谨慎啊。)
    想学针灸很简单,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敢下手就可以。基础针灸学好了,基本的一些上火啊,一些简单的疼痛症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是但是我再但是,想学好针灸就很难了,针灸有很多真正的大师,国手的。如果您的针灸学的够好,可以治疗面瘫,常见的吧,针灸治面瘫效果非常好。针灸可以治疗中风后遗症,治疗半身不遂,治疗高血压,治疗减肥等等。
    咱们再说神点,针灸学到后面,针灸可以治疗精神疾病,再往后还能通神鬼,比如鬼门十三针,回阳九针。。。。
    我不喜欢太神叨,大部分人喜欢吹牛,说大话,有大的不说小的。针灸到底能不能有如此神效,我没见过也不敢说。
    我想说所有的神功都是从基础一步一步修炼,练习而来的,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我们能做的就是先打好基础,先把我们能解决好的常见的疾病看好了就不容易了。如果基础真的足够好了,说不定在机缘之下,您也能一显神功。
    针灸---这个词不光是指的是针,还有灸------艾灸。


    IP属地:北京33楼2020-04-30 11:32
    回复
      2025-10-25 07:21: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针灸课程过后是艾灸课程,我开始以为艾灸普及度很高,应该人人都知道的,即使没用过也看过的。毕竟现在满地艾灸养生馆。实际上并不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认识艾灸的。
      所以这段咱就聊聊艾灸:
      1:艾灸的原理,其实就是寒则温之,(热则凉之)嘛,受了寒冷的病邪,用温热的方法,受了温热的病邪用清凉的方法。
      艾灸的原料主要是艾草,当然也有特殊材料的。据说艾草的热性穿透性较好,而且热性向下,古时行军找水,把艾草堆积一起点燃,艾草热向下穿透,在地下走串,当遇到水源,就将水一起蒸发升腾。然后人们根据地表反应就可以找到水源了。其实治病原理也和这个差不多,老师形容人体经络就像人体内的一条条河流主干道。艾热穿透皮肤温热经络,达到祛寒,祛湿,来治病的原理。
      2:艾灸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很多,有悬灸法,温针灸法,古人有草履灸,现在有隔姜灸,隔盐灸,火龙灸,还有比较厉害的疤痕灸,还有配合艾灸盒的方法。。。方法太多了。
      3: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端午节挂艾草,熏艾草的习俗。端午处于小满和夏至之间,是自然界阴阳交替、各种传染病抬头的时节,而艾草之热属于纯阳之气,艾烟艾热不但可以驱除蚊虫,还有助于人体提高免疫力,以到达预防疾病的目的。
      4:艾草可以驱邪,这个主要看是什么邪。一般都觉得这个是迷信,我想中医讲外感六邪,而艾草是可以祛寒邪湿邪的,还可以驱蚊虫,所以会不会后来就导致误传为”艾草可以驱邪(魔)"。
      5:艾草也可以入药,可内服,可外用,比如煮艾叶水可以泡脚,主要治疗虚寒症。
      好了,学中医这个艾灸属于最容易操作,可行性最简单的方法了。如果这个您还是嫌麻烦,那么注定你是学不了中医的。而且这个艾灸我觉得是个常用的东西,所以我就买了十多盒,备在家里,遇到亲戚朋友有不舒服的就送他们一些。
      说说治疗的病症:针刺,主要还是治疗实证,热症效果更直接。我曾让针灸老师在我整个督脉(脊椎)针灸,我要测试一下脊椎部分针灸的效果。针过之后我感觉我就像被放了气一样,浑身无力,昏昏欲睡。
      艾灸:主要还是治疗虚寒症效果更明显。但是这一定要注意,艾灸不能治疗感冒。并且会使感冒变重。
      我自己用艾灸,艾灸过足三里,可以健脾胃,帮助消化。艾灸过关元穴,太溪穴,三阴交,涌泉穴。
      疤痕灸:也叫化脓灸,这个是比较刺激的了,就是用米粒大的艾灸粒在皮肤上直接点燃,让皮肤造成烫伤。一粒为一状,一般保健灸也要7状,要是治疗一些病症更是有灸到几十壮。灸完后造成皮肤化脓,让伤口保持一段时间。
      想想那酸爽的感觉,太刺激了。
      虽然这种方法很疼,很残忍,但也是艾灸里面也是效果最明显的,据说疤痕灸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效果好,见效快,疗效持续时间长。
      疤痕灸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可以长时间保持身体健康。
      这么牛掰的方法我一定是要做测试的,我在我的关元穴上曾做过疤痕灸,因为我本身身体健康,所以倒是没感觉到太明显的变化。我主要是先体验一下这种酸爽的感觉,要是身边的家人朋友要用到这个方法我也可以指导一下。
      关于艾灸烟,有些人觉得艾烟难闻,呛人。实际上艾烟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我个人觉得艾烟还可能有安神助睡眠的作用,我家里经常会时不时的熏一下艾灸,感觉晚上睡眠也会更好一些。
      家里有婴儿的家庭,如果婴儿夜里哭闹不止,也可以熏一下艾灸(只是放烟啊,不是给婴儿用啊),据说驱邪,说不定也管用,至少也能起个心理安慰作用。
      这次新冠病毒的疫情,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提出:艾灸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肺炎。


      IP属地:北京34楼2020-04-30 11:32
      回复
        继续开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乎。
        前面是说的打破学习的瓶颈,但凡自学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瓶颈。想办法去冲破它,前方就是一片光明。
        中医里面针灸,艾灸,按摩,拔罐,都相对简单,所以从这些点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一名好的中医要会针药配合使用,治疗疾病的效果更是会事半功倍。
        中医门派很多,但是无论有多少门派,中医基础内容大体是差不多的,所有学好中医基础很关键。
        中医针灸门派也很多,光我听说的就有,传统针灸学,以《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为主;董氏针灸;耳针疗法;腹针疗法;头针疗法;火针疗法;五绝指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全息针灸疗法。。。。。还有很多。
        除了传统针灸学,其他这些针灸疗法也各有长处。但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中医初学者,还是应该以学习传统针灸学为主。
        第一个是因为大部分其他针灸疗法的基础理论还是出自传统针灸学。
        第二个就是可以省钱,学完传统针灸学后可以向其他针灸学发展;但是你学会了其他针灸学,你有可能还是不懂针灸的基础理论,不好融会贯通。而且一些另类的针灸培训机构的费用可能更夸张。
        我学习的针灸培训班共计学习了15天,你可能觉得培训时间太短了,能学到啥呀。对于一个小白来说确实时间很短,但对于一个学习中医瓶颈期的人来说,15天就可以了。我们以往自学的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我们懂得基础知识很多,但不能把他们连成一条条的线。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只是指导我们把基础知识点连成一条条线,最后所有的线,构成一幅中医的画卷。


        IP属地:北京36楼2020-04-30 11:33
        回复
          2017年10月底,刚刚学习完针灸培训课程。
          有可能这几天吃的东西有些辣,导致近两天嘴里开始有口腔溃疡,人们一般管这个叫上火了。前两天溃疡有些疼,但是分散一下注意力也就不疼了。今天上午开始,口腔溃疡特别疼,疼得让人心烦。
          我想到我不是刚刚学习完针灸吗,老师讲要学以致用。今天我就用这个口腔溃疡试试针。溃疡的位置在下嘴唇内,于是我就先来个近取穴,承浆穴,近取穴的作用,可以刺激局部,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也可以缓解局部疼痛。
          学会针灸后,其实给别人扎针不难,因为扎别人你自己感觉不到疼。给自己扎针才是比较难的,因为疼。这个承浆穴我就扎了好几次才成功的。
          口腔溃疡属于上火,我来个远取穴,曲池穴,曲池穴有去热的功效,去热了,也就间接的可以去火。
          再来一针,合谷穴,合谷穴可以治疗面部,口部的疾病。有个四总穴歌里讲到“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古版: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现代版: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我这三针扎下去后,效果如何呢?
          效果比我想象的效果要好,也比各位读者想象的效果要好。因为第一针承浆穴下针后,口疮的疼痛立刻就止住了,可以用效果神奇来解释。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用了夸张的写法,也许有人认为是心理作用,我很确定的说我没有。
          有过口腔溃疡的人都理解那种特别明显的火辣辣的疼痛感,前一秒还特别疼,后一秒就立刻止住的的感觉能是心理作用吗?
          我翻开下嘴唇,我看到溃疡还在,但是确实是已经不疼了。这次针灸效果虽然好,但是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种效果持续了两三个小时,然后溃疡的位置的疼痛感就又开始了,但是疼痛感明显比以前轻多了,完全可以忍受了。
          我又去菜市场里买了半块西瓜,前面的内容里我说过,西瓜又叫”天然白虎汤“。白虎汤主要是去热的,天然白虎汤效果也是不错的,西瓜不但治疗口腔溃疡效果不错,而且味道还很好吃。比白虎汤的味道可以好多了。
          白虎汤的处方:石膏30g 知母9g 甘草3g 粳米6g 主要以石膏为主,我没喝过,估计味道好不了。
          就这样,我吃着西瓜,扎着针。这次的口腔溃疡通过治疗后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基本就痊愈了。
          看来这个针灸培训没白学,第一次针灸治疗-------成功!!!


          IP属地:北京37楼2020-04-30 11:34
          收起回复
            推荐一个我在2017年搜索到的节目,《《中医入门》发现中医之美》宝国叔 播。
            这个节目是我在“懒人听书”的手机软件里搜索到的,这个节目讲的是一些中医基础,聊一聊中医常识。内容聊的不深,但宝国叔聊的很有意思,可以提高对中医的兴趣,很适合中医小白。
            到现在3年了,我有时没事也拿出来再听一听。
            有人说中医需要背书,背方子,背经典。其实我一直没有背过,几乎不会死记硬背。那为什么我就能记住那么多方子,穴位,中药,还有那么多中医知识呢?
            我的秘方就是不停的在听,在看。听的多了,看的多了,用的多了,也就自然记住了。
            中医并不难,难得是坚持。
            现在再回聊一下口疮。
            有些人很爱起口疮,有些人不起口疮,但是容易嗓子红肿发炎,还有些人容易牙疼。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些人是一个时段内,有些人是长期的,这些人每次上火就会引起同一个位置的疼痛症,比如口疮。
            这个在中医学里面叫“火走一经”,它的意思就是每次上火,这个“火”都喜欢走同一条道路。然后造成同一个结果。
            为啥呢?我个人理解这个“火”就像电流一样,我们中学都学过物理,电流的走向一定是走电阻最小的那条线路。
            那么反向推理,上火了,是因为这条经络的路线最好走,阻力最小。那么就证明很有可能其他经络的阻力偏大,所以就有经络不通,经络不畅的说法了。
            解决火走一经的办法,没啥好办法,锻炼身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情绪稳定,饮食适度,排便正常,增强抵抗力。要是你自学中医了,可以做做艾灸,扎扎针灸。
            火走一经不好解决,但是上火还是能解决的。尤其对于口腔方面的上火。


            IP属地:北京38楼2020-04-30 11:34
            回复
              口腔上火,先说说造成的原因:
              1:天气原因,天气干燥,体内津液耗损严重。津液为阴,气力为阳。津液变少了,阳气相对来说就多了。
              中医学里说,气有余,则为火。阳气多了就会上火。
              2:吃得太辣了,吃得太撑了,不消化,中医叫饮食失度,积食化火。
              3:情绪失控,肝郁化火,心里有着急的事情,或者爱生气。容易上火。
              4:思虑过度也会上火,思虑过度会影响脾胃消化,间接的导致消化不良,然后积食化火
              现在说说咋去火:
              1:有句广告词“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提前声明我可不是广告推销啊。我想说的是喝凉茶可以去火。比如说加多宝,和其正。
              这三种凉茶的主要是成分甘草、鸡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这些成分大多都是中药里面的清火去热的草药。对于一般上火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记得前些年,我还没学中医。我有一次上火导致喉咙扁桃体红肿发炎,扁桃体肿的很大,然后就造成吃饭吞咽困难。害得我好几天吃不下饭。中午我去一家小饭馆吃饭,看到柜台上放着500ml的和其正灌装凉茶,因为夏天口渴就买了一罐喝。
              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感觉喉咙肿痛感好多了,吃过午饭,也就过了一个多小时,扁桃体的就彻底消肿了。因此我就记住了这个饮料有去火的作用,在学中医后,又看了一下这种饮料的成分,也就了解凉茶去火的原理了。
              2:西瓜去火法:这个就好说了,天然白虎汤嘛,说过很多遍了,生津止渴。
              我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西瓜,西瓜生长在夏天最热的时节,天气这么热,而西瓜不但不被晒死,而且还能积攒大量的水分。我们推理一下,西瓜这种植物本身就具有抗高温的能力,所以它本身就具有寒凉的属性。
              西瓜水分很大,一般水分大的水果,蔬菜都有通便利尿的功能,比如哈密瓜。利尿就可以让体内的水液加快代谢,让水液加速排出体外,同时带出体内多余的热量,来大的去热去火的效果。
              3:针灸去火法:针灸对上火的治疗效果很好的,我试过很多例子,效果均不错。
              对于口腔炎症的去火,我列出几个穴位,会用针灸的可以作为参考。
              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大椎穴,少商穴(喉咙肿痛,咳嗽),太冲穴,承浆穴,颊车穴,地仓穴。
              具体原理太长了,不解释了。自学针灸便知答案。
              我看过一些书,就是简单的说一些疾病,然后列举一些穴位,就像现在一样,我觉得这样完全没有意义,能看懂的太少了。完全就是骗钱的书。
              4:对于积食造成的上火,可以用一些助消化,通便的方法,再加上面说的去火的方法并用,效果会更好。去积食最有效的一个中药就是“鸡内金”,其实就是鸡的胃粘膜。
              5:口腔炎喷雾剂:这个是一个中药的口腔喷雾剂,据说效果不错。也可以起到临时止痛的效果。
              6:其实还有个不是很好的方法,三黄片,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为啥叫三黄片?这个主要是去三焦之火,取名三黄片,因此此药药效也偏猛烈一些。慎用。
              这我说个失败的案例,有个同事,她的母亲牙疼好几天了。来找我问有什么好办法治疗牙疼。我还是经验不足啊,没有怎么细问,我估计是上火了造成的牙疼,就告诉她说吃点三黄片去去火就好了。
              同事很听话,给她母亲买了三黄片,吃了两顿。然后很高兴的告诉我:“你说的药真管用,我妈牙疼好了。”
              我也是洋洋得意:“区区小病,何足挂齿。”
              结果过了几天,她告诉她母亲拉肚子了,拉了两天,拉的挺厉害的,现在才好。
              我又仔细问了一下她妈妈的具体情况,她妈妈很瘦,只有90多斤重。要是早知道患者这么瘦弱就不该用三黄片这种猛药。这才导致拉肚子。惭愧啊惭愧。
              在这我再次声明:本人写的《自学中医的那些年》的内容仅供学习参考,禁止对应本书内容治病。请找专业医生治疗疾病。


              IP属地:北京39楼2020-04-30 11:35
              收起回复
                火钳留名,支持楼主!


                IP属地:安徽40楼2020-04-30 16:05
                回复
                  2025-10-25 07:15: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国医在哪里听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20-05-01 23:30
                  收起回复
                    不错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0-05-02 00:25
                    回复
                      同是中医爱好者,我也对自己下过针。我上夜班,感觉疲惫。就是用针调理身体。感觉还可以。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43楼2020-05-02 05:44
                      回复
                        一口气看下楼主的帖,肯定下不少功夫


                        来自iPhone客户端44楼2020-05-02 08:41
                        回复
                          居然看完了嘿嘿!很励志、古人说为人子女不知医则不孝,古时候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懂中医!


                          来自iPhone客户端45楼2020-05-02 10:46
                          回复
                            疗效更好,可行性更高,经济更实惠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关键关键这是关键.


                            IP属地:山东46楼2020-05-02 16:22
                            收起回复
                              2025-10-25 07:09: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岁末年终夜,
                                妇科产房中。
                                闻听婴儿啼,
                                喜得千金芳。
                                2017年对我来说是终身难忘的一年,对学习中医来说是突破瓶颈的一年。
                                2017年底我迎来了我家的大宝贝~我的女儿。本来我想为女儿起名“马一一”,但老婆不同意。写这篇连载时我为自己起个笔名“马医医”。
                                中医可以说是草根医学,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通过几千年对身边的一切事物进行观察总结的一门艺术。
                                所以学习中医后会让人学会观察,会教会人思考。学中医会改变一个人的三观。
                                我以前是个愤青,现在回看以前QQ说说,感觉自己以前傻透了,真为当时自己的智商捉急。学中医后,对世界有了更多角度的认识,愤青情节也就自然消亡了。
                                人所以生病是因为经络不通,脏腑不畅。愤青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思想角度单一,思路不通。
                                说说我的女儿,我对女儿的成长的观察,中医教会我的观察。
                                女儿出生时六斤多,不算很重,但身体健康。
                                刚刚出生的婴儿,视物不清,听力有限,体温调节能力有限。
                                几个月后,婴儿可以转头,手臂可以抬起。半年后婴儿脖子可抬起,手慢慢可以抓握。随时间增长,婴儿可以坐起来,能看到爸爸妈妈,可以听懂一些语言。
                                一年后婴儿可以站立,抓握能力变强,可以说出一些简单的字词,然后可以慢慢行走。婴儿继续成长,从走到跑。语言从单个字词到短语,手从抓握到灵活用手。
                                再继续成长,婴儿长成儿童,身体变的强壮一些,慢慢的思维越来越清楚,手眼协调能力越来越强。
                                观察了这么久,我想到这不就是人的成长过程吗?但是我从成长过程就想到了人的衰老过程。
                                人开始衰老,体力先开始下降,皮肤开始松弛。随着时间增长体力继续下降,手眼协调能力下降。从可以快速奔跑变得无力奔跑。再往后开始走路吃力,继续到杵拐杖。然后是坐轮椅不能走路了。体力继续下降到仅仅能坐立,然后只能卧床,最后人连抬头都困难。
                                其他方面眼睛开始模糊,听力下降,到思维糊涂,然后就是意识模糊。
                                直到人最后死亡,这就是一个循环。从婴儿的肢体功能一点点的是怎么长大的,到人的衰老过程就是怎么一点点衰退的,直到最后的死亡。
                                这仅仅是我学中医后的一点点观察。我们再看中医四大经典中的《黄内内经》,里面很清楚的说明了人从生到死的规律。
                                其中《黄帝内经》中讲到,《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素问·上古天真
                                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生子。”
                                在自然环境下,这指的是女子7岁(男子8岁)换牙,开始第一次快速生长,女子14岁来月经,是第二次发育期。男子16岁开始肾气盛,性功能完善,也是第二次发育。
                                而衰老期女子七七四十九岁月经停止,男子七八五十六岁男性功能衰退。
                                首先这些数字是在自然环境下的一个平均数字,随着人与自然环境的改变(现代人有空调暖气,离自然越来越远。),这些数字会有所变化,但平均值依然准确。
                                《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一部医学著作,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就已经精确的总结了人的生老病死的规律。不仅总结了人的规律,还总结了天地人,自然气候的规律,自然与人的规律。
                                由此看来我们的祖先怎么能不让人敬佩。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中医文化何其强大。
                                有人说《易经》是人类世界的一段非法代码,因为它过于窥视世界的规律。而中医是《易经》降维版,下降了一个层次。
                                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可以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得知病症的起因,判断病症的发展,并预知病症的治愈时间,当然也可以预知病人的死亡时间。有些情况下可以准确到小时。
                                这听起来有点神叨叨,和算命的有点像。确实,经验丰富的中医,有辨别健康,预知生死的能力。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伤寒论》里对病症有预解时的内容,就是说哪些病症在规定的时间可以治愈。
                                《伤寒论》的预解时,因太阳病的病机为阳气被风寒之邪郁遏,故在9-15时这段阳气最旺的时间,人得天气之助,则正气盛而有病邪得解的可能。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即15-21时之间;
                                阳明病,热盛邪实之证,故于阳气衰减之时可能病邪欲解。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即3-9时之间;
                                提示邪结少阳不得舒发之证,于一日阳气升发之时,邪有发越得解的可能。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即21-01时之间;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即23-05时之间;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即1-7时之间。
                                三阴之为病,阳衰阴盛之证。故在夜半至天明的稍前稍后,即阳生、阳长之时,有病邪得解之机。
                                中医的知识中还有日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60年节律的总结。
                                中医经络学有子午流注法,十二经在一天不同时段下的运行规律。
                                中医根据病症的属性,来结合季节的属性,再加入一天时间的规律就可以得出病症的走向,从而判断出治愈或死亡的时间。
                                看过一段访谈节目,一名老中医樊正伦曾解释中西医的区别说:
                                中医是一门时间医学,它研究的是昨天发了什么,今天发生了什么,明天将要发生什么。
                                西医事一门微观医学,比如手疼,它会研究手的构造,神经,血管,骨骼,细胞,蛋白质等等。
                                好吧,讲的有点深了,中医并不是一个直观的医学。中国人选西瓜喜欢敲敲,听听声音。外国人很不理解,这能听出啥来,因此他们写到,“不要敲了,西瓜不会回答。”
                                中医就像敲西瓜,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判断人体内部症状。


                              IP属地:北京48楼2020-05-02 17: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