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这句话有很多的解读,我就不再重复了,想知道的可以去网上搜索。
庄子的这句话一开始看觉得很有道理,可实际上这句话说的是两种情况下的结果。
第一种是社会秩序稳定下的情况,偷窃是被律法明文规定不被允许的,这种情况下偷窃任何一种东西都是有罪的,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种是社会秩序崩溃下的情况,当社会秩序崩溃后一切人为制定的律法规定全部失去作用,这种情况下人类回归到了自然法则弱肉强食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偷这种行为法律已经无法约束了,决定对错标准的是武力。
用以上两种情况来看待中国古代历史,历代王朝崩溃的主因都被归结为土地兼并,不管兼并土地的是官员,商人,地主,也不管他们兼并土地的钱财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从过程来看这些兼并土地的行为在当时来看都是法律所允许的,法律赋予了这种行为的合法性,并发给证明文书,土地证,房产证,财产证明等等,那么这种行为看起来就没有错误。可当社会秩序崩溃后,这些所有法律给予保护的证明文书全都成为了废纸一张,这时决定这些东西归属权和所有权的标准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人所组建的社会很复杂,说简单一点导致社会崩溃的主因其实是那些“食利者”,其实“食利”是天性并没有对错,关键的问题是这种“食利”的行为影响到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比如:土地兼并,囤积居奇等等,而这些“食利”行为最终导致社会体系的崩溃,社会体系的崩溃又导致原来“食利”所得的财富不被保护,这成了一个死循环。
最终的问题其实又回到了法律这个问题上,法律因该明确规定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从而避免“食利”行为不要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存,从而导致社会体系的崩溃。
庄子的这句话一开始看觉得很有道理,可实际上这句话说的是两种情况下的结果。
第一种是社会秩序稳定下的情况,偷窃是被律法明文规定不被允许的,这种情况下偷窃任何一种东西都是有罪的,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种是社会秩序崩溃下的情况,当社会秩序崩溃后一切人为制定的律法规定全部失去作用,这种情况下人类回归到了自然法则弱肉强食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偷这种行为法律已经无法约束了,决定对错标准的是武力。
用以上两种情况来看待中国古代历史,历代王朝崩溃的主因都被归结为土地兼并,不管兼并土地的是官员,商人,地主,也不管他们兼并土地的钱财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从过程来看这些兼并土地的行为在当时来看都是法律所允许的,法律赋予了这种行为的合法性,并发给证明文书,土地证,房产证,财产证明等等,那么这种行为看起来就没有错误。可当社会秩序崩溃后,这些所有法律给予保护的证明文书全都成为了废纸一张,这时决定这些东西归属权和所有权的标准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人所组建的社会很复杂,说简单一点导致社会崩溃的主因其实是那些“食利者”,其实“食利”是天性并没有对错,关键的问题是这种“食利”的行为影响到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比如:土地兼并,囤积居奇等等,而这些“食利”行为最终导致社会体系的崩溃,社会体系的崩溃又导致原来“食利”所得的财富不被保护,这成了一个死循环。
最终的问题其实又回到了法律这个问题上,法律因该明确规定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从而避免“食利”行为不要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存,从而导致社会体系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