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拖着重重的行李箱,离开父母,离开祖国,踏上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那一年我刚满18。
18岁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正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老师们在说着高考的重要性,父母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而我们依旧在肆无忌惮的享受着青春的馈赠,享受着那个炙热且充实的夏天。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父母及学业上的压力,还是随着温度一起升高发酵的同学间的感情,这些无疑都是生命中最具色彩的一笔。
而当时的我却选择了另一个方式来告别这最美好的校园时光——出国留学。是的,我选择了一条不太一的道路。我选择避开高考当了一名“逃兵”,我很怕即使自己拼尽全力也很难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所以我选择去一个新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可能性,一个新的开始。
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可能是北方人天性里的胆大无畏,即使马上就要离开祖国及父母的一切保护,独自一人去面对接下来的所有事情我也依旧满怀期待与激动。就好像跑进游乐园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终于离开了父母的管教束缚,终于可以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放飞自我啦。
但是当激动过后,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寞与无助就会充斥着你身体里每一条敏感的神经...
“我就这么离开家了”
“以后就要自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没人再去督促你学习了”
“没人再去默默的在背后保护你了”
“即使被人欺负也不会再有人为你出头了”
……
对,从那以后,你就真的要自己面对未来的一切了
-从那一刻起你就要背负起生活的一切了
-也是从当你坐上飞机飞离祖国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不再是被保护的孩子了
-你...变成儿时渴望长大的人了... 你...
被迫长大了...
在飞机上的时候,周围坐着的都是一样背上行囊独自踏上路途的少年少女,彼此间初次相识,讨论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讨论着对未知国土的种种猜想。因为是夜晚的原因,飞机外漆黑一片,只能依稀的看出飞机在云层间穿梭。
第一次坐上飞往的沙巴的飞机是从杭州机场起飞,大概经过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飞机抵达了沙巴,哥打京那巴鲁国际机场。短暂的降落滑行后我们拿好行李依次走下飞机。
下飞机的一瞬间,一股温热潮湿的气息迎面而来,不像高楼林立的国内,这个地方好像并不是怎么繁华,环顾四周略显空荡,只有矮矮的机场和湿热的空气,和想象中的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是传说中的国外吗?为什么和人们说的不太一样?
这就是沙巴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美好,我们拖着沉重的行李,湿热的天气早已让我们被汗水打湿衣衫,原本在飞机上活跃的人一下子安静起来,气氛里夹杂着一抹沉重,压得人更加觉得呼吸困难。
我们排着队用着生疏的英语依次通过海关,去拿托运的行李,然后所有人在机场大厅外等待着来接我们去宿舍的大巴。从杭州起飞时是晚上八点多,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下飞机的时候已经凌晨了,又经过过海关取行李,忙完这些已经凌晨一点了。
凌晨一点的机场大厅,所有人都拖着疲惫的身躯等待着巴士,在等待期间我用在飞机上用非常不合适的汇率换到的一点点马币去机场大厅的711买了两瓶水和一点糖。我是幸运的,因为好多人是属于“身无分文”的状态,凌晨是没有地方兑换***,当年也没有像如今一样普及“扫码支付”而且当时所有人的手机都是无信号无网络的状态,因为没有地方给我们办马来西亚的手机卡,所以在我口袋里一点点马币,成了我对抗未知的唯一资本,也让我的心里得到了一丝丝的安慰。
经过了一个史无前例漫长的一个小时,来接我们的巴士终于来了,排队按顺序登上巴士的时候每个人都能领到一瓶冬瓜茶的饮料,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我第一次见到了冬瓜茶,原来冬瓜还能做成茶。
巴士是那种空调巴士,那种让人透心凉,心飞扬的感觉我现在依旧记得,是那种在满身汗水瞬间让你倍感凉爽的清澈感觉,也许是因为身心俱疲加上清爽的温度让我直接在巴士上睡了过去。巴士大概行驶了20多分钟我们到达了住的地方,一个叫likas square 的酒店式公寓,此时已经是北京时间的凌晨三点了(马来西亚和中国是没有时差的)
住的房间是六个人一套屋子,一厅三室,有厕所有厨房的公寓,我和同乡四个小伙伴和一位邯郸的朋友一套房间,在交完押金领到房门钥匙和房卡后我们坐上电梯进到屋子里面,简单的收拾整理自己的行李和东西。当简单整理完后已经是早上4点了,因为6点半就需要在酒店大堂集合开早会所以每个人到赶紧睡下,想要抓住每分每秒的多休息一下。
那个晚上我想应该没有人能睡好,那种无法与外界联系,没有网络,没有食物和水,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让人不安,但是为了两小时后的活动我们只能赶紧睡下,回复一点精力去面对接下来的事情……
18岁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正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老师们在说着高考的重要性,父母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而我们依旧在肆无忌惮的享受着青春的馈赠,享受着那个炙热且充实的夏天。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父母及学业上的压力,还是随着温度一起升高发酵的同学间的感情,这些无疑都是生命中最具色彩的一笔。
而当时的我却选择了另一个方式来告别这最美好的校园时光——出国留学。是的,我选择了一条不太一的道路。我选择避开高考当了一名“逃兵”,我很怕即使自己拼尽全力也很难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所以我选择去一个新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可能性,一个新的开始。
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可能是北方人天性里的胆大无畏,即使马上就要离开祖国及父母的一切保护,独自一人去面对接下来的所有事情我也依旧满怀期待与激动。就好像跑进游乐园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终于离开了父母的管教束缚,终于可以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放飞自我啦。
但是当激动过后,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寞与无助就会充斥着你身体里每一条敏感的神经...
“我就这么离开家了”
“以后就要自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没人再去督促你学习了”
“没人再去默默的在背后保护你了”
“即使被人欺负也不会再有人为你出头了”
……
对,从那以后,你就真的要自己面对未来的一切了
-从那一刻起你就要背负起生活的一切了
-也是从当你坐上飞机飞离祖国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不再是被保护的孩子了
-你...变成儿时渴望长大的人了... 你...
被迫长大了...
在飞机上的时候,周围坐着的都是一样背上行囊独自踏上路途的少年少女,彼此间初次相识,讨论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讨论着对未知国土的种种猜想。因为是夜晚的原因,飞机外漆黑一片,只能依稀的看出飞机在云层间穿梭。
第一次坐上飞往的沙巴的飞机是从杭州机场起飞,大概经过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飞机抵达了沙巴,哥打京那巴鲁国际机场。短暂的降落滑行后我们拿好行李依次走下飞机。
下飞机的一瞬间,一股温热潮湿的气息迎面而来,不像高楼林立的国内,这个地方好像并不是怎么繁华,环顾四周略显空荡,只有矮矮的机场和湿热的空气,和想象中的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是传说中的国外吗?为什么和人们说的不太一样?
这就是沙巴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美好,我们拖着沉重的行李,湿热的天气早已让我们被汗水打湿衣衫,原本在飞机上活跃的人一下子安静起来,气氛里夹杂着一抹沉重,压得人更加觉得呼吸困难。
我们排着队用着生疏的英语依次通过海关,去拿托运的行李,然后所有人在机场大厅外等待着来接我们去宿舍的大巴。从杭州起飞时是晚上八点多,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下飞机的时候已经凌晨了,又经过过海关取行李,忙完这些已经凌晨一点了。
凌晨一点的机场大厅,所有人都拖着疲惫的身躯等待着巴士,在等待期间我用在飞机上用非常不合适的汇率换到的一点点马币去机场大厅的711买了两瓶水和一点糖。我是幸运的,因为好多人是属于“身无分文”的状态,凌晨是没有地方兑换***,当年也没有像如今一样普及“扫码支付”而且当时所有人的手机都是无信号无网络的状态,因为没有地方给我们办马来西亚的手机卡,所以在我口袋里一点点马币,成了我对抗未知的唯一资本,也让我的心里得到了一丝丝的安慰。
经过了一个史无前例漫长的一个小时,来接我们的巴士终于来了,排队按顺序登上巴士的时候每个人都能领到一瓶冬瓜茶的饮料,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我第一次见到了冬瓜茶,原来冬瓜还能做成茶。
巴士是那种空调巴士,那种让人透心凉,心飞扬的感觉我现在依旧记得,是那种在满身汗水瞬间让你倍感凉爽的清澈感觉,也许是因为身心俱疲加上清爽的温度让我直接在巴士上睡了过去。巴士大概行驶了20多分钟我们到达了住的地方,一个叫likas square 的酒店式公寓,此时已经是北京时间的凌晨三点了(马来西亚和中国是没有时差的)
住的房间是六个人一套屋子,一厅三室,有厕所有厨房的公寓,我和同乡四个小伙伴和一位邯郸的朋友一套房间,在交完押金领到房门钥匙和房卡后我们坐上电梯进到屋子里面,简单的收拾整理自己的行李和东西。当简单整理完后已经是早上4点了,因为6点半就需要在酒店大堂集合开早会所以每个人到赶紧睡下,想要抓住每分每秒的多休息一下。
那个晚上我想应该没有人能睡好,那种无法与外界联系,没有网络,没有食物和水,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让人不安,但是为了两小时后的活动我们只能赶紧睡下,回复一点精力去面对接下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