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拿来玩的,也很实用
应该有人做过然后没发出来。
主要想法:液滴推气,气液换热速度快,加快气体流动。
1.用原油推540-135度酸气。
2.用-120度的超冷滴被原油推上来的气,滴落就得到20度的超冷,直接将酸气推进冷凝室加快气体流动,加推气门为了防止甲烷变成天然气跑出来。
3.用7.5度的超冷滴甲烷气化的天然气,滴落就得到-150度的超冷。
4.第2步滴落的20度超冷泵去与第3步的-150度超冷做分级热交换。
5.分别得到-120度的超冷回去第2步,7.5度的超冷回去第3步。
优点可以省去酸气泵,当加入的原油流量增大时,只需要增大第2步,第3步超冷对应流量即可,无需改变结构。
缺点测试模型不够长,也就是热交换效果不能达到单液冷10kg的要求,能保证单液冷带动5kg的裂解。
关于第2步,第3步超冷对应流量,粗劣的想法,例子如下:
1kg/s酸气产出比热容*质量=1898*1=8440*0.22488,224.88g/s超冷与酸气换热可以模拟酸气的温度变化,2/3天然气比热容*质量=2191*2/3=8440*0.17306,170.36g/s超冷与天然气换热可以模拟天然气的温度变化,然后两条液体管道进行分级换热。
应对裂解中热量增加的问题,首先使用高温蒸汽室做缓冲,酸气在135度以上时用125度的蒸汽吸热至540度,带走部分热量送去蒸汽机处理,135度-100度用于预热原油,100度以下利用超冷与低温天然气换热,带走部分热量。
控制蒸汽与超冷的流量,使带走的热量等于或略大于裂解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观察提供裂解的蒸汽室温度变化趋势调整流量。
本测试模块中1kg/s流量时取蒸汽流量100g/s,超冷流量150g/s,蒸汽室温度变化趋势约5周期降1度。当温度低于650时,自动化停止蒸汽和超冷带走热量,等待蒸汽室温度上升至660度。





主要想法:液滴推气,气液换热速度快,加快气体流动。
1.用原油推540-135度酸气。
2.用-120度的超冷滴被原油推上来的气,滴落就得到20度的超冷,直接将酸气推进冷凝室加快气体流动,加推气门为了防止甲烷变成天然气跑出来。
3.用7.5度的超冷滴甲烷气化的天然气,滴落就得到-150度的超冷。
4.第2步滴落的20度超冷泵去与第3步的-150度超冷做分级热交换。
5.分别得到-120度的超冷回去第2步,7.5度的超冷回去第3步。
优点可以省去酸气泵,当加入的原油流量增大时,只需要增大第2步,第3步超冷对应流量即可,无需改变结构。
缺点测试模型不够长,也就是热交换效果不能达到单液冷10kg的要求,能保证单液冷带动5kg的裂解。
关于第2步,第3步超冷对应流量,粗劣的想法,例子如下:
1kg/s酸气产出比热容*质量=1898*1=8440*0.22488,224.88g/s超冷与酸气换热可以模拟酸气的温度变化,2/3天然气比热容*质量=2191*2/3=8440*0.17306,170.36g/s超冷与天然气换热可以模拟天然气的温度变化,然后两条液体管道进行分级换热。
应对裂解中热量增加的问题,首先使用高温蒸汽室做缓冲,酸气在135度以上时用125度的蒸汽吸热至540度,带走部分热量送去蒸汽机处理,135度-100度用于预热原油,100度以下利用超冷与低温天然气换热,带走部分热量。
控制蒸汽与超冷的流量,使带走的热量等于或略大于裂解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观察提供裂解的蒸汽室温度变化趋势调整流量。
本测试模块中1kg/s流量时取蒸汽流量100g/s,超冷流量150g/s,蒸汽室温度变化趋势约5周期降1度。当温度低于650时,自动化停止蒸汽和超冷带走热量,等待蒸汽室温度上升至660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