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阿虚曾经说过,在虚拟世界寻找真实感的人脑子一定有问题。不过我们平时在评论一部作品的时候,却总是用“很真实”“现实主义”这样的字眼来评价一部游戏。
一部有“真实感”的游戏一定要合情合理吗?我想并不一定。有人说“恋彼女”中的星奏线结局是新岛夕自己的经历的映射。对于新岛夕或者和有过与新岛夕相似经历的玩家来说,这个结尾处理可以引起自己的共鸣,是富有真实感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这个结尾就像强行喂X,主角的行为毫无逻辑,明明可以好好解决问题,却执意要用另一种方式去留下遗憾。当然,事实上现实往往是荒诞滑稽的,在现实中你可以见到许许多多比这个还离谱的事情。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处理就是合理的。你当然可以说“这是作者设定如此”。套用某位群友的话,现实可以是毫无逻辑的,但是故事一定要有逻辑。一个没有逻辑的故事只是作者的自嗨罢了。不过,自嗨也是可以拥有“真实感”的,这两者并不冲突。
那么,一部“合理”的游戏就一定有真实感吗?一部作品可以有极其离谱的设定,同时在离谱的设定下,主角们依然可以有合理的行动,发生合理的事件。所以很明显合理的游戏不代表有真实感。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那么“真实感”和游戏舞台的设定有关吗?难道让人产生“真实感”的游戏设定就一定要平易近人吗?那举个例子,濑户口廉也的《キラ☆キラ》。在很多玩过的玩家嘴里,这部作品“富有生活感”“感觉很现实”。但是这部作品的设定真的那么平易近人吗?我们的主角作为一名高中生,和几名同学友人一起组成乐队,周游日本。这样的设定可一点也不平易近人,我猜测整个日本能做到这样的事的人也寥寥无几。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设定下,濑户口依然可以把主角们的日常生活写的绘声绘色。
那真实感是代入感?或者是对主角/作者的共鸣?我想大概也不一定。我想对《水仙》中的主角们产生代入感/共鸣的人并不在多数。但是片冈在这个短篇中对于主角们和7F氛围的塑造,却又是十分立体的,让人觉得十分现实。
所以,游戏中的真实感到底是什么呢?
一部有“真实感”的游戏一定要合情合理吗?我想并不一定。有人说“恋彼女”中的星奏线结局是新岛夕自己的经历的映射。对于新岛夕或者和有过与新岛夕相似经历的玩家来说,这个结尾处理可以引起自己的共鸣,是富有真实感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这个结尾就像强行喂X,主角的行为毫无逻辑,明明可以好好解决问题,却执意要用另一种方式去留下遗憾。当然,事实上现实往往是荒诞滑稽的,在现实中你可以见到许许多多比这个还离谱的事情。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处理就是合理的。你当然可以说“这是作者设定如此”。套用某位群友的话,现实可以是毫无逻辑的,但是故事一定要有逻辑。一个没有逻辑的故事只是作者的自嗨罢了。不过,自嗨也是可以拥有“真实感”的,这两者并不冲突。
那么,一部“合理”的游戏就一定有真实感吗?一部作品可以有极其离谱的设定,同时在离谱的设定下,主角们依然可以有合理的行动,发生合理的事件。所以很明显合理的游戏不代表有真实感。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那么“真实感”和游戏舞台的设定有关吗?难道让人产生“真实感”的游戏设定就一定要平易近人吗?那举个例子,濑户口廉也的《キラ☆キラ》。在很多玩过的玩家嘴里,这部作品“富有生活感”“感觉很现实”。但是这部作品的设定真的那么平易近人吗?我们的主角作为一名高中生,和几名同学友人一起组成乐队,周游日本。这样的设定可一点也不平易近人,我猜测整个日本能做到这样的事的人也寥寥无几。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设定下,濑户口依然可以把主角们的日常生活写的绘声绘色。
那真实感是代入感?或者是对主角/作者的共鸣?我想大概也不一定。我想对《水仙》中的主角们产生代入感/共鸣的人并不在多数。但是片冈在这个短篇中对于主角们和7F氛围的塑造,却又是十分立体的,让人觉得十分现实。
所以,游戏中的真实感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