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该做些什么##提升自己##修身养性#高考后做什么,这是刚刚卸去高考重负的学生思考的问题。
疫情还没过去,在这特殊的假期里,我提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01
—
好好与家人相处
目前仍处在疫情期间,加上暑天炎热,最好是宅在家里。先好好休息,恢复精力和体力,调整好精神和情绪,确保身心健康。
过不了多久,大家多数要离开家庭上大学,过上长期的独立生活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借此机会,好好与家人相处。
怎样与父母好好聊天,保持亲密关系是门大学问。大凡父母,都是很乐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了解孩子心中的秘密的。但是,父母有父母的自尊,总是希望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因而,说话、做事都要注意懂得尊重父母。要学会观察父母的神情,了解父母的心理,把握好时机,进行和谐而有效的交流。父母不开心时要想法子逗父母开心,父母之间有矛盾时要想方设法调和父母的关系,父母快乐并有空闲时,便可邀父母出外散散步,借此谈谈心,敞开心扉,把以前憋在心里,想说又不敢说的话掏出来,让父母听听。此时,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必有思想顾虑、有心理包袱。将要上大学了,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也都可以说出来,或与父母商量,或供父母参考。
大家都已举行成人仪式了,都是成人了,渐渐懂事了。利用这个时间,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自觉补上家庭劳动这一课。或洗洗衣服鞋袜,或整理内务卫生,或洗刷厨房用具,或收拾家中杂物等。父母上班不在家时,还可自己拟定菜谱,动手烹调,为父母准备好饭菜,也逐渐学会健康生活。让父母好好感受孩子的懂事和成长。
02
—
好好读几本好书
以前,为考试、为升学,读的多是课本和教辅书,很少能有时间读一读有益一生的书。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补上这个缺。
时间短促,精力有限,读什么书好,选择是个大问题。你们即将走入大学,走上社会,走向人生,我认为这个时间的读书,既要从近期入手,又要从远期着眼,可从三个衔接去选择:一是与大学的衔接,二是与社会的衔接,三是与人生的衔接。下面是选择的建议,供参考:
与大学的衔接,建议读一读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化经典讲座《名篇品读三千年》,这本书从孔子到司马迁,从苏轼到施耐庵,从《道德经》到《孙子兵法》,从《离骚》到《红楼梦》,从汉赋到明清小说………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浩瀚深远,瑰丽奇美,很好读。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中的好多名篇是你们读过的,但广度与深度又是出于你们所料的,是中学向大学的延伸与拓展,很适合此时读。
与社会的衔接,建议读一读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华文明史》(四卷本)。做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寻索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源泉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道理,是十分必要的。不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便无法全面、正确了解当今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延伸阅读还有《世界文明史》《二卷本》。一时读不了,可慢慢读。要走上社会了,既要了解中国,也要了解世界。
与人生衔接,建议用心读读《论语》和《道德经》。《论语》是君子之书,《道德经》是道德之书,对增进人生修养、增强人生涵养,益处多多。要经常读,反复读,读到烂熟于心,融贯于行,成为一生为人处世、理家治政的基本遵循。
世上书籍无数,但经典不多。人生生命有限,读书应选择经典。
03
—
好好思考些问题
要上大学了,是成人了,以后的问题大多需要独立思考、自主解决了。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安排个时间,静静坐下来,好好回顾和思考一些问题。
一是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一分为二地剖析和评价自己,明晰自身在学习、处事、做人等方面的优劣和得失,以利扬长避短,确保上大学之后,能够与人和谐相处,顺利、优势成长。
二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如“如何正确对待娱乐和消费”“如何使自己更理智更理性”“疫情给青年认知及行为带来哪些变化”“如何规划大学生涯与发展”“大学生如何逐步融进社会”等问题,以端正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提高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力。
三是好好思考一下,该怎样学会冷静而乐观地对待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该怎样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和善待他人,做一个快乐、向上的大学生等。


疫情还没过去,在这特殊的假期里,我提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01
—
好好与家人相处
目前仍处在疫情期间,加上暑天炎热,最好是宅在家里。先好好休息,恢复精力和体力,调整好精神和情绪,确保身心健康。
过不了多久,大家多数要离开家庭上大学,过上长期的独立生活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借此机会,好好与家人相处。
怎样与父母好好聊天,保持亲密关系是门大学问。大凡父母,都是很乐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了解孩子心中的秘密的。但是,父母有父母的自尊,总是希望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因而,说话、做事都要注意懂得尊重父母。要学会观察父母的神情,了解父母的心理,把握好时机,进行和谐而有效的交流。父母不开心时要想法子逗父母开心,父母之间有矛盾时要想方设法调和父母的关系,父母快乐并有空闲时,便可邀父母出外散散步,借此谈谈心,敞开心扉,把以前憋在心里,想说又不敢说的话掏出来,让父母听听。此时,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必有思想顾虑、有心理包袱。将要上大学了,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也都可以说出来,或与父母商量,或供父母参考。
大家都已举行成人仪式了,都是成人了,渐渐懂事了。利用这个时间,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自觉补上家庭劳动这一课。或洗洗衣服鞋袜,或整理内务卫生,或洗刷厨房用具,或收拾家中杂物等。父母上班不在家时,还可自己拟定菜谱,动手烹调,为父母准备好饭菜,也逐渐学会健康生活。让父母好好感受孩子的懂事和成长。
02
—
好好读几本好书
以前,为考试、为升学,读的多是课本和教辅书,很少能有时间读一读有益一生的书。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补上这个缺。
时间短促,精力有限,读什么书好,选择是个大问题。你们即将走入大学,走上社会,走向人生,我认为这个时间的读书,既要从近期入手,又要从远期着眼,可从三个衔接去选择:一是与大学的衔接,二是与社会的衔接,三是与人生的衔接。下面是选择的建议,供参考:
与大学的衔接,建议读一读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化经典讲座《名篇品读三千年》,这本书从孔子到司马迁,从苏轼到施耐庵,从《道德经》到《孙子兵法》,从《离骚》到《红楼梦》,从汉赋到明清小说………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浩瀚深远,瑰丽奇美,很好读。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中的好多名篇是你们读过的,但广度与深度又是出于你们所料的,是中学向大学的延伸与拓展,很适合此时读。
与社会的衔接,建议读一读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华文明史》(四卷本)。做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寻索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源泉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道理,是十分必要的。不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便无法全面、正确了解当今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延伸阅读还有《世界文明史》《二卷本》。一时读不了,可慢慢读。要走上社会了,既要了解中国,也要了解世界。
与人生衔接,建议用心读读《论语》和《道德经》。《论语》是君子之书,《道德经》是道德之书,对增进人生修养、增强人生涵养,益处多多。要经常读,反复读,读到烂熟于心,融贯于行,成为一生为人处世、理家治政的基本遵循。
世上书籍无数,但经典不多。人生生命有限,读书应选择经典。
03
—
好好思考些问题
要上大学了,是成人了,以后的问题大多需要独立思考、自主解决了。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安排个时间,静静坐下来,好好回顾和思考一些问题。
一是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一分为二地剖析和评价自己,明晰自身在学习、处事、做人等方面的优劣和得失,以利扬长避短,确保上大学之后,能够与人和谐相处,顺利、优势成长。
二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如“如何正确对待娱乐和消费”“如何使自己更理智更理性”“疫情给青年认知及行为带来哪些变化”“如何规划大学生涯与发展”“大学生如何逐步融进社会”等问题,以端正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提高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力。
三是好好思考一下,该怎样学会冷静而乐观地对待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该怎样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和善待他人,做一个快乐、向上的大学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