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集有大光明电影院,湮灭的仙乐斯舞宫。

南京西路黄河路西望

网络照片,南京西路黄河路西望。
网络照片南京西路190号30年代福利公司门市部号,上世纪8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西侧大光明大戏院。
1843年,英商爱德华在南京路114号开设爱德华会堂。1855年,改名福利公司。不久在此设门市部,公司总管理处迁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公司被日军接管。抗日战争胜利后,资金短缺,无力全部恢复经营,部分柜台出租。1955年6月歇业。后改上海市儿童用品商店。1965年改为上海工艺美术用品服务部内销商场和陈列室。
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1956年10月1日在茂名南路73—85号正式开业。1958年迁到南京东路327—345号。1965年迁入南京西路190号。文化大革命开始,该部几乎所有商品都被列为“封、资、修”打入冷宫。1977年逐步恢复经营(曾经列入黄浦区特老大商店)。

2014年,“苟延残喘”的上海工艺美术商厦开在黄河路11号。现在已经彻底消失。
网络照片,南京西路216号大光明大戏院,以及老剧场外貌(右侧)。
大光明始建于1928年,不到四年,因为放映丑化中国人形象的美国影片《不怕死》,引起声势浩大的群众抗议,影院卖座率一落千丈,而宣告歇业。l932年,卢根与美国国际抵押银公司经理组成联合电影公司,租赁大光明及其附近一带房产,拆除旧屋重建。以脱胎换骨,挽回命运。为此聘请当邬达克承担设计。大光明电影院是亚洲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和亚洲第一座立体声电影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其他电影院放映东欧片为主不同,大光明放映更多的欧美的影片。如我看过的《阴谋与爱情》、《大墙后面》、《塔曼果》等。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文革中购《海岸风雷》电影票的情况:在只有样板戏的年代,看外国电影算是一针兴奋剂,虽然作品比较差。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大早,影院门口就积聚了大批观众等购票。因为实在太冷,电影院把人们请入场内在座位上排队等购票。井然的秩序、安静的环境,偌大的一个剧场居然没有吵闹、没有喧哗、没有插队、没有拥挤!只有沙沙的脚步声。今天,这种场面只有在图书馆、音乐厅还能见到。

大光明电影院夜景。

大光明电影院大厅阔气,为电影院包括当时剧场之最。
《西路》照片,大光明电影院周围。
南京西路226-234号“光明咖啡馆”,曾是老上海规模较大、较有名气的一家西点咖啡馆。1930年由石运尧、史林才开设。设有近百只座位,经营西菜、咖啡、冷饮、洋酒等。凭市口、品质、又有楼上“大沪舞厅(门牌号南京东路248号)”,故生意很好。当时来该店的顾客大多数是社会名流、中上层人士。1949年后生意不断冷落。1959年,并入南京西路72号喜来临西菜馆。

南京西路黄河路西望

网络照片,南京西路黄河路西望。

网络照片南京西路190号30年代福利公司门市部号,上世纪8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西侧大光明大戏院。
1843年,英商爱德华在南京路114号开设爱德华会堂。1855年,改名福利公司。不久在此设门市部,公司总管理处迁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公司被日军接管。抗日战争胜利后,资金短缺,无力全部恢复经营,部分柜台出租。1955年6月歇业。后改上海市儿童用品商店。1965年改为上海工艺美术用品服务部内销商场和陈列室。
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1956年10月1日在茂名南路73—85号正式开业。1958年迁到南京东路327—345号。1965年迁入南京西路190号。文化大革命开始,该部几乎所有商品都被列为“封、资、修”打入冷宫。1977年逐步恢复经营(曾经列入黄浦区特老大商店)。

2014年,“苟延残喘”的上海工艺美术商厦开在黄河路11号。现在已经彻底消失。

网络照片,南京西路216号大光明大戏院,以及老剧场外貌(右侧)。
大光明始建于1928年,不到四年,因为放映丑化中国人形象的美国影片《不怕死》,引起声势浩大的群众抗议,影院卖座率一落千丈,而宣告歇业。l932年,卢根与美国国际抵押银公司经理组成联合电影公司,租赁大光明及其附近一带房产,拆除旧屋重建。以脱胎换骨,挽回命运。为此聘请当邬达克承担设计。大光明电影院是亚洲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和亚洲第一座立体声电影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其他电影院放映东欧片为主不同,大光明放映更多的欧美的影片。如我看过的《阴谋与爱情》、《大墙后面》、《塔曼果》等。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文革中购《海岸风雷》电影票的情况:在只有样板戏的年代,看外国电影算是一针兴奋剂,虽然作品比较差。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大早,影院门口就积聚了大批观众等购票。因为实在太冷,电影院把人们请入场内在座位上排队等购票。井然的秩序、安静的环境,偌大的一个剧场居然没有吵闹、没有喧哗、没有插队、没有拥挤!只有沙沙的脚步声。今天,这种场面只有在图书馆、音乐厅还能见到。

大光明电影院夜景。

大光明电影院大厅阔气,为电影院包括当时剧场之最。

《西路》照片,大光明电影院周围。
南京西路226-234号“光明咖啡馆”,曾是老上海规模较大、较有名气的一家西点咖啡馆。1930年由石运尧、史林才开设。设有近百只座位,经营西菜、咖啡、冷饮、洋酒等。凭市口、品质、又有楼上“大沪舞厅(门牌号南京东路248号)”,故生意很好。当时来该店的顾客大多数是社会名流、中上层人士。1949年后生意不断冷落。1959年,并入南京西路72号喜来临西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