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2全面战争吧 关注:91,918贴子:1,915,487

回复:【机制和数据测试】关于近战攻击和近战防御对于命中概率的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啊哈哈哈哈 细致研究的少,都在等结论


IP属地:安徽29楼2020-09-06 21:32
回复
    由于本人对于excel中计算回归曲线功能的误用,使得最终数据拟合结果出现错误
    相关楼层已删除,以避免造成任何误导
    排除错误后会继续在此贴更新


    IP属地:天津30楼2020-09-06 22:16
    回复
      2025-09-06 13:18: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里先解释一下获取测试数据的方法,
      对于每一次测试,自攻守双方接触后每隔10s记录一次防守方伤亡人数,总共记录20个数据;
      对于每一种条件下(指进攻方近战攻击为某一值),重复测试3次以降低偶然性带来的误差;
      防守方数据不变,近战防御为50,进攻方近战攻击以5为步长由15增加到95;

      这是记录数据的部分截图


      IP属地:天津31楼2020-09-11 16:08
      回复
        这里是数据处理的方法
        对于每一次测试的数据,使用散点图进行统计,并计算一次函数直线(截距不为0)回归进行拟合(这里理解一下为什么不使用正比例直线(即截距为0)拟合,因为单次测试数据拟合直线的斜率反应在此近攻-近防条件下的“命中频率”,实际测试中双方刚接触时由于冲锋导致前几排接触更充分,事实上短时间增大了“命中频率”,使用正比例函数进行拟合会导致所得斜率偏小),取拟合所得公式的斜率值
        对于同一条件下的3次测试均求得斜率值,并取平均值作为本条件下的最终“命中频率”


        IP属地:天津32楼2020-09-11 16:43
        回复
          在诸位看管继续看接下来的结论部分之前,请注意:
          1. 以下结论仅对本人本次测试所得数据负责
          2. 务必注意和区分“命中频率”和“命中概率”,二者关系可以理解为命中频率=攻击频率*命中概率,本次实验中试图以“命中频率”来反映“命中概率”,因为概率难以量化,而频率容易量化(本测试中默认攻击频率保持不变,但是目前尚不清晰罗马2中会影响攻击频率的情况)


          IP属地:天津33楼2020-09-11 16:44
          回复


            IP属地:天津34楼2020-09-11 16:44
            回复
              1、对于50近战防御而言,25近战攻击和85近战攻击在误差范围内可被视为达到命中概率的下限和上限,基本印证了关于之前”命中概率=基础命中(40)+近战攻击-近战防御”说法下上下限分别为15和75的结论(40+25-50=15 40+85-50=75)
              (诸位在游戏中可以通过这个来判断近攻/近防是否溢出)


              IP属地:天津35楼2020-09-13 21:21
              回复
                2、用“40+近战攻击-近战防御”计算出的值不应当是直接反应命中概率的百分比值,因为85近攻对50近战防御(40+85-50=75)的命中频率并不是35近战攻击对50近战防御(40+35-50=25)的3倍,其他数据同理


                IP属地:天津36楼2020-09-13 21:22
                回复
                  2025-09-06 13:12: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对于近攻25~85之间的数据,命中频率与(40+近攻-近防)的曲线使用一次函数曲线无法取得较好的拟合,其总体呈现为弧度较低的上凸曲线,使用二次函数曲线可以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
                  设a=40+近战攻击-近战防御
                  则命中频率f=(-0.0003a^2+0.0611a+0.4911)*q,(q为一常值参量,与攻击频率、双方接触面积等有关


                  IP属地:天津38楼2020-09-18 21:34
                  回复

                    使用一次曲线进行拟合,R^2较大且曲线两端上下限差距较大,拟合结果较差


                    IP属地:天津39楼2020-09-18 21:38
                    回复

                      使用二次曲线进行拟合,R^2较小且曲线两端上下限差距较小,拟合结果较好


                      IP属地:天津40楼2020-09-18 21:38
                      回复
                        我建议楼主每一段能通俗易懂的直接说一下结论,我等小白菜鸟是真的看不太明白。


                        IP属地:湖南42楼2020-11-07 03:20
                        回复
                          不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0-11-12 00:44
                          回复